說到「傳統市場」,人們腦海中跳出畫面多半是,狹小擁擠的走道,商品隨意堆放,混濁的空氣裡夾雜各種不知如何形容的味道,既不舒適也很難和衛生作連結,然而,透過實地走訪與文獻資料閱讀才知道,原來,那些刻板印象準確說是小販自然集結而成的「市集」,而要稱上所謂的「市場」,那可是一項重要的公共建設了!

1935年「北斗紅磚市場」

明治年間,日本政府以公共衛生為主要目的,大力整頓了清領時代就存在的「街市」以及一些已經過整併後的「魚菜市場」,而後開始在各地廣設「市場」,這些市場設立的地點都是經過地方政府的精挑細選,例如彰化市南門市場就是設立在開化寺附近、臺北千歲町市場是因日人居住者多而設立、中壢市場則是因為位於市中心且與官署靠近而設置。



上圖:市場外,說明牌上馬賽克磚花樣;左下圖:重建後市場內乾淨整齊的景象;右下圖:市場緊臨著民居,通道上方搭建遮罩。(Photography by趙淑琪)
 
北斗街消費市場新築工事設計圖


 
建築本體為磚造材質,規劃上有四個出入口,回字中央口部中空,形成明亮的中庭。(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北斗街消費市場賣店配置圖
 

建築本體為磚造材質,規劃上有四個出入口,沒有刻意區分主次要,為顧及採光跟通風,回字中央口部中空,形成明亮的中庭,屋頂以鋼衍架搭建而成,挑高以產生寬闊感,屋脊上則設置有通風設備,藉以讓熱氣排出調節氣流,立面山牆上也有通氣窗。屋身以等距的方形開窗既有裝飾美化的意涵,也能達到實際的功用,並且,場內場外均設計了最重要的是排水系統,以求達到公共衛生目的。(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不過,第一代的市場建築在設置之時,多半以簡易粗糙的材質搭建,或者便宜行事以一般家屋替代臨時之用,因此,日治時期的市場建築,隨著氣候、環境、時間等造成建築的耗損而有新築、增築或改建的需求。第一代的「北斗街市場」,由於市區改正,道路重新劃分而將原本的市場全部拆除重建。



上圖:重建後,天花板的屋架設計;下圖:回字型中央口字於重建後加裝透明遮罩。(Photography by趙淑琪)
 
1935年新築的北斗街市場,現稱為「北斗紅磚市場」,其外觀上立面、本體,到內部屋架、下水道、走道、攤位配置、便所,都是經過建築師悉心的設計。「本館」主要成「回」字型,一開始市場內所有的攤販混雜一起,僅以走道隔開,後來,才將熟食獨立於本館之外,而不同類別的食材也依類別集中各區,例如中央為魚肉和獸肉區,外圍主要為雜貨區,這樣的分區方式依然存在於現在的市場裡。
 
1935年「員林街市場」

大約在同一時期設立的「員林街市場」,也就是現在的「員林第一市場」,其市場本館同樣以當代流行的磚造材質來建造,而這種以紅磚為主,搭配淺灰色洗石子作為裝飾,是受到英國維多利亞式風格的影響,在挑高的立面上通常有典雅精緻的變化,並且加開較大面積的窗戶,如北斗街市場的立面為一山形,山牆中央是加開帕拉底歐母題窗;員林街市場的立面則是複合(神廟與凱旋門形式變形)的樣式,山牆中央為一圓拱形窗,讓整體建築增添設計感,也能引入更多自然光源,整個場域更顯得舒適優雅。


走進市場才看見市場原始立面。(Photography by趙淑琪)
 
不過,北斗街市場卻也如彰化南門市場一樣遭逢祝融之災,2003年暗夜大火讓市場付之一炬面目全非,所幸,隔年北斗鎮公所依原樣重建,於2008年提報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員林第一市場則為列冊追蹤之建築,期待這些被保存下來的「第一市場」們,能被妥善的維護留存,和我們的日常共好。




左上圖:彰化員林第一市場整建後的外觀立面;右上圖:保存完整的屋頂木構及通風氣窗;下圖:由於建造年代久遠,屋頂已用鋼架補強。(Photography by趙淑琪)

參考資料:鍾順利(2006)。「臺灣日治時期五大都市之公設消費市場建築」

本文由彰化地方誌《炯話郎》授權提供,想了解更多彰化的在地故事可上《炯話郎》購買~
 
關於炯話郎
《炯話郎》是一本在彰化發行的地方誌。在彰化這座緩慢的城市,我們對「藝文匱乏」習以為常,但白色方塊咖啡店的創立,讓我們用新視角觀看彰化,藉由打破老闆與顧客的關係,與文字工作者、校園教師、設計師一塊投入,朝我們還不夠認識的彰化走去。

文/陳宥妤、編輯/李玲玲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