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VRDV替台電操刀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光源之石」,建築於今年8月動工。(Photo Credit:MVRDV)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等環境問題,近10年來,各國積極地落實節能減碳,淨零排放、發展綠電也隨之成為共同的能源轉型目標。作為台灣最大的電力公司,台電乘著台灣海峽先天的風場條件推動一系列「海風借電」計畫,2021年在彰化芳苑外海的離岸風電一期有21部風機投入發電,鹿港鎮外海的離岸二期也預計在2025年完工後增加31部風機,替台電電網提供電力。

台電的離岸一期計畫於2021年8月併聯發電,平均每年可發出3.6億度電。(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風力發電機。(Photo Credit:台灣電力公司)
為了維護離岸風電裝置、存放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台電聯手瑞助營造並委託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操刀,在彰化濱海工業區打造一座名為「光源之石」的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這也將是台電的首座綠能運維中心。

坐落彰化濱海工業區的光源之石。(Photo Credit:MVRDV)
MVRDV過去曾在台南打造河樂廣場、新化果菜市場等作品,此次依舊扣合其「永續性」的設計理念核心,讓彰化豐沛的日照運用效率最大化,以4000平方公尺以上的太陽能板為「光源之石」批上外衣,使建築現能源自給自足的同時,成為綠能生產者、發電回饋台灣電網。

台南河樂廣場。(Photo Credit:MVRDV/Photography:Daria Scagliola)

台南新化果菜市場。(Photo Credit:MVRDV/Photography:Shephotoerd)
MVRDV創始合夥人Winy Maas表示「光源之石」是一座完全建立於數據分析的設計,建築的每一片太陽能板鋪設位置與角度,都經過了日照位置、方向、時數與建築面積、發電效率等大數據建構而成的模型精準分析確認,待落成後,將可年發近100萬度電(約3000家戶月用電量),並減少500公噸碳排放量,在自產再生能源完全滿足用電能耗的情況下,再通過能效認證,這座宛如穿山甲的「光源之石」將成為全台第一座零耗能的淨零建築。


光源之石的外型是基於一系列複雜的數據設計而成,使日照能最大限度地被轉換運用。(Photo Credit:MVRDV)

建築的空間配置圖。(Photo Credit:MVRDV)

(Photo Credit:MVRDV)
「光源之石」除作為台電離岸風電未來超過50部風機的運維基地、太陽光電相關的設備材料倉儲中心,也設置了辦公室和展覽等空間:建築中心是擁有高挑中庭的數據室,即時呈現台電生產的綠能相關數據;二樓的展覽空間能俯瞰下層工廠的維修運作;頂樓則在太陽能板建構的屋頂下,規劃了種有植物的露台,創造出一個親近自然的休憩空間。「光源之石」預計於2024年底完工,它不僅是一座結合多項功能的創新建築,也將成為台電追求電力淨零目標的里程碑。


(Photo Credit:MVRDV)

(Photo Credit:MVRDV)
編輯/Kura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