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柏林八年、擁有建築背景的台灣設計雙人組 Yellow Nose Studio,以簡約純粹、優雅和諧、極具想像力的木質家具與陶作、不隨波逐流的風格,在德國逐年獲得各界好評,成為歐美設計圈矚目新星。向來追求精準完美的何欣穎(Ying)與董凱銘(Kai),去年四月喜迎家中新成員 Muyi。如此珍貴的人生事件無疑為每位創作者帶來某種程度的變化,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兩人也不例外。
 
在台北複合藝文空間「朋丁 pon ding」最新展覽《INDERGARTEN》中,誠實反映 Yellow Nose Studio 這一年半來的生活狀態與心境變化,無論是彷彿由幾何積木堆疊而成的家具,還是重新詮釋的 N-05 石頭花瓶系列,都誠如 Kai 所言:「以前會希望不被別人看到破綻,追求更完美的設計、單色,現在則是以更開放的心面對創作。」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屬於所有人的花園,大人小孩一起自由探索

 
還記得兒時置身海邊、山林間,面對未知時的好奇心與新鮮感,光是把石頭、貝殼撿起來玩就覺得滿足的快樂嗎?Yellow Nose Studio 這一次想談的就是如此原始與純真,這股感受在初見《INDERGARTEN》展名時M或許已經嗅到一點蛛絲馬跡,卻又不那麼令人確定。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一切源於 Kai 調查時,無意間發現「Kindergarten(幼兒園)」一詞來自於德文,且意指「孩子們的花園」,1840年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替孩⼦創造第⼀所幼兒園,最初的概念是讓孩子像植物一樣在大自然中探索、成長、遊玩與創造,與現在必須競爭激烈的框限狀態不太一樣。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Kindergarten 的原意和我們想做的事情很接近,把字首 K 拿掉讓大家感覺與幼稚園有關,卻又有一點陌生,彷彿是獨立的字。」此舉也呼應了 Yellow Nose Studio 本次一系列較為低矮的家具,並非專門設計給小孩子使用的,而是希望大人使用物件時,打破框架回到兒時的快樂。


寫有本次展名的木塊由由台中路力家器具提供,為現場增加活潑親近的氛圍。(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INDERGARTEN系列家具。(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朋丁二樓展場如同 Yellow Nose Studio 打造的全齡花園,除了作品之外,一旁如山野綠草恣意向上蔓生的木塊頗有畫龍點睛之妙,「由台中路力家器具提供木頭廢料,我們簽上工作室的名字,希望觀展者隨性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像小時候玩積木一樣,充滿可能性與玩心。」Ying 說。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三種形狀堆疊組合,彷彿積木般的家具

 
多數人已經忘卻的童年想像力,是本次個展同名作品「INDERGARTEN系列」的靈感沃土。差不多從女兒 Muyi 出生後,兩人暫時停下了總是推進自己前進的腳步。
 
Kai 分享:「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沒有去想設計與創作,只是單純地與 Muyi 相處,看到她直覺用手觸摸各種材料、堆疊不同物件,我們也一起重新經驗這些已經忘記的事情,讓我們回想小時候一點簡單事物就讓人快樂的模樣。」因此,他們從替自己拿回這些「有趣而單純的東西」開始著手創作。「INDERGARTEN 系列」由三種木頭材料(松木、杉木、櫸木)、三種木質形狀(圓形、正方形與矩形)組合出十種變化,視覺上令人玩味。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Yellow Nose Studio 不改細膩對待結構的嚴謹態度,依舊先做好每一件迷你家具模型,反覆確認後才開始正式製作組裝,確認組裝好後再拆除,進行打磨、上油的反覆工序,只為了讓作品更加細緻。不妨仔細欣賞圓形椅面,結構看似成熟,實則並非完美的圓形,他們特意創造小孩子拿筆畫圓的粗獷線條;略為低矮的尺寸設計,除了不分使用對象,也並未特別定義其功能,它可以是椅子,是邊桌,也能是雕塑,隨心所用。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INDERGARTEN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童趣線條躍上石頭花瓶系列

 
從 2020 年就推出的 N-05 石頭花瓶系列(stone vase series)這一次有了不同面貌,40 件作品靈感來自兩人旅⾏途中撿拾⽯頭、拿筆恣意塗鴉的心情與經驗;Yellow Nose Studio 將撿來的石頭翻模,再以注漿方式成型,最後進行線條塗鴉,並運用手勢讓線條在陶土上留下不同的材質觸感。

N-05 石頭花瓶系列。(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小朋友繪畫的痕跡非常天然,其實是成人有點達不到的狀態,因為我們會控制力道、擁有很多想法,孩子則是依靠本能繪畫,加上拿筆的方式很輕巧,我們也嘗試模擬她的動作。」Ying分享,這一次作品中也有女兒 Muyi 塗鴉的痕跡。Kai 補充說道,工作室甚至有女兒專屬工作區域,三個人各占三分之一,有時候會發現她常常帶來驚人舉動,或是將木材自然堆疊出有趣的樣態,成為兩人創作靈感泉源。


N-05 石頭花瓶系列。(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N-05 石頭花瓶系列(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不同的階段的「慢下來」形塑設計路徑

 
因為選擇創作的媒材是陶、是木,Yellow Nose Studio 一路從材料身上潛心學習「慢下來」的功夫,比方說反覆乾燥與燒製的過程,你一急躁,成果往往不盡如預期,也成就出一件件寧靜平衡的作品。

(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現階段的「慢下來」則來自女兒,「以前即便緩慢,在設計方向上依舊有一定的壓力,我們會讓自己不斷往下一階段走;有了小孩之後有一點半被迫,可是也讓我們學習慢下來的好,如果沒有這一段空白,我們大概也無法再去想像『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路線』之類的。」Kai 如此說。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Ying 與 Kai 張開雙手迎接每一個階段的轉變,所有打破原有節奏的事情都成為養分,不一樣的慢哲學也為 Yellow Nose Studio 拓寬創作能量,令人更加引頸期盼未來的發展。


N-05 石頭花瓶系列。(Photo Credit:Yellow Nose Studio、Photography by Daniel Farò)
 
 
Yellow Nose Studio《INDERGARTEN》
日期|2023/09/09(六)至 2023/10/1(日)
地點|朋丁 pon ding 2 樓⁣⁣⁣⁣⁣⁣⁣⁣⁣⁣⁣⁣⁣⁣⁣⁣⁣⁣⁣(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編輯/沈佩臻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