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界末日只剩3個月了,無論這是不是媒體誇大渲染的噱頭,末日意識或許都存在你我心中,就連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創作者們也不例外。但相較於近期即將上檔的電影《騷人》的歡樂瘋癲,北美館正展出的「cover-: 2012牛俊強個展∥」則冷靜、沉重許多,牛俊強說:「這整個計劃其實在回應:何謂終結(結束over)? 它不是一種結束的恐慌,而是喚醒我們對生命的自覺:唯有面對逝去和消失,我們才能對照出不會磨滅的部分。」
牛俊強以一則去年日本311大地震的漂流物歷經6000多公里的航行,最終又將回到失主手中的新聞為隱喻,在網路上發起一項匿名計畫,蒐集包含牛俊強自己的19位參與者的物件,讓有形的物件為無形的身分、回憶說話,讓這些帶有情感的物件暫時從身邊「消失」43天,待展覽結束後再重新歸回所屬者。
有別於過往錄像、實驗電影的創作媒材,牛俊強面對這一年來健康、與戀人分手、親人的離世等種種生命狀態的變化,思考創作能量應是來自於自我的生命經驗,不將自己侷限在「視覺藝術家」,而是想要在展覽中呈現出物件離開擁有者後看不見的「消失的狀態」。但消失並不是不再存在,如果你曾痛過,你會明白,時間不會讓傷口消失或結束(over),只會在表層覆蓋(cover),偶爾不經意地拉扯碰觸,就會疼痛。
牛俊強以一則去年日本311大地震的漂流物歷經6000多公里的航行,最終又將回到失主手中的新聞為隱喻,在網路上發起一項匿名計畫,蒐集包含牛俊強自己的19位參與者的物件,讓有形的物件為無形的身分、回憶說話,讓這些帶有情感的物件暫時從身邊「消失」43天,待展覽結束後再重新歸回所屬者。
有別於過往錄像、實驗電影的創作媒材,牛俊強面對這一年來健康、與戀人分手、親人的離世等種種生命狀態的變化,思考創作能量應是來自於自我的生命經驗,不將自己侷限在「視覺藝術家」,而是想要在展覽中呈現出物件離開擁有者後看不見的「消失的狀態」。但消失並不是不再存在,如果你曾痛過,你會明白,時間不會讓傷口消失或結束(over),只會在表層覆蓋(cover),偶爾不經意地拉扯碰觸,就會疼痛。



編輯/張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