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是土地的掌紋,見證過時代更迭的往事,亦為城市追本溯源的重要線索。

位於愛國東路3號,再次被打開的日治時期原臺北刑務所高階官舍,在徐裕健建築師修復完成後,由全新開幕、極具實驗性的 fine dining 餐廳 MAD by Le Kief  進駐,不只集結設計、藝術與特色餐飲,更將風味徹底拆解、堆疊、重組、循環,打造出一段瘋狂實驗下顛覆既定印象的精彩味蕾之旅。
MAD by Le Kief (以下簡稱MAD)由設計工作室 Houth 操刀主視覺,以歷史脈絡和日式廊道為靈感,發想出蘊含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設計語彙,從一簾掛布,我們將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
 

經台北市政府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改造,做為台北市僅存的一間獨棟式的高階官舍,當年副典獄長官邸的日治時期原臺北刑務所高階官舍,如今搖身變成 MAD by Le Kief 餐廳。(Photo Credit:Chris Chen)
 
走進餐廳時,會行經一條幽徑(左),夜裡映照著燈下的光,格外能感受到百年建築的設計底蘊。眼前這間通透的房間(右)正是MAD的專屬實驗室,主廚團隊們會在此熟成魚種、用離心機分離風味,讓料理充滿更多層次變化與可能性。(Photo Credit:Chris Chen)

Houth 操刀主視覺!一探空間裡的設計亮點
 
為突破老屋在裝修上的限制,MAD 在室內陳設上埋了更多細節,讓設計控一看就驚喜連連。比如來自瑞士設計師 Pierre Jeanneret 於1955-1956 年所設計的經典休閒座椅 PJ-SI-28-A 復刻版,以罕見的後背與座椅分離,體現出極標誌性的設計。還有來自台灣手工訂製品牌 Liipo studio 的胡桃木傢俱,則以其優雅的弧線與雕塑般的工藝技法,自然融入日式屋舍。
 
 
左為瑞士設計師 Pierre Jeanneret 設計的經典休閒座椅 PJ-SI-28-A 復刻版。右為 LAVA Bonsai by LANDHILLS。
(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由 Liipo Studio 量身打造的餐桌。(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還包括由台南「伏流物件」所設計的訂製燈具,以特有流動詩意巧妙融合新舊元素,為老屋點綴出曖曖內含光的迷人當代氛圍。至於軟件部分,則由藝術家廖浩哲與 LANDHILLS 創意團隊聯手,為日式空間設計了「LAVA」系列兩件作品,一棵是放置於屋內凹間的沉穩松木,另一個則是可持續變動、承載不同植物樣貌的黑色器皿。正因設計的畫龍點睛,讓無法裝修的老屋,被賦予了嶄新的生命力。

「伏流物件」特別設計訂製的燈具。(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伏流物件」特別設計訂製的燈具。(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由 LANDHILL 設計打造的 SLAVA 花瓶。(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從細節著手,一睹餐桌上的絕美餐具!
 
但 MAD 可不只有空間吸睛,用餐所使用的每件器皿同樣毫不馬虎。無論是以環保材質製作、結合美學與實用,連江振誠主廚在 RAW 2022 年春季菜單中也使用的日本 ARAS 餐具,或是由藝術飾品品牌 CharxChen 量身打造的金屬餐具架,以及陶藝家劉子瑜(Christina Liu) 所操刀設計的餐盤。每件作品都將料理襯托成餐桌上的藝術品,體現出材料與時間相互輝映下的美好。
 
 
左為百分百可回收材質所製成,質感絕佳的 ARAS 餐具,與 CharxChen 餐具架。右為金澤 Secca 餐盤。(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Chris Chen)
 
居然埋了這個梗,簡直顛覆味蕾想像!太驚豔了
 
一間餐廳固然空間美感、餐具設計必須到位,但更重要的是端上桌的料理是否能收買人心?
 
MAD 由 ROOM by Le Kief 主理人易柏翔(Seven Yi)主導,攜手曾任職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和 SUGALABO 等世界知名餐廳的主廚團隊,以完整的 Tasting menu 套餐形式,呈現極具實驗性的當代餐飲體驗。
 
MAD 這一季緊扣「過去、現在、未來」概念,將 18 道菜劃分為兩個階段、六個主題,並以每三道為一組,讓味蕾旅程更加清晰。

 
左為 MAD 主理人易柏翔(Seven Yi),右為實驗室裡的熟成魚。(Photo Credit:Chris Chen)
 
主題一「實驗性」:季節與實驗 / 海的想像 / 潮濕森林
 
從踏進 MAD 開始,就是場構思縝密的體驗。賓客入場後,會先被邀請到過去是警衛廳的空間裡,坐在 Pierre Jeanneret 的經典設計椅上,伴隨伏流物件的燈,開始品嘗五道會隨季節更換的「開胃小點」,並佐以帶有熱帶水果風味與辛香調的氣泡酒,打開悶了一天的味蕾,準備啟程迎向這趟穿越古今的時空之旅。

 
五道開胃小點。(Photo Credit:Chris Chen)

品嘗完小點後,將會走過一條瀰漫著日式氛圍的幽徑,來到屋內用餐。

率先登場的第一個主題是「海的想像」,這個向未來探問的題目既是對未來漁貨短缺的想像,也是回應當代海洋浩劫的現況。易柏翔表示,在這個主題裡他想傳達的是,如果未來沒有魚怎麼辦?因此「我們用了番茄、椰子,跟帶有礦物質的白酒做的魚凍,再結合以離心分離技術拿掉牡蠣、茴香頭、鮮奶油等乳脂與纖維後,所呈現的獨特醬汁,最後綴以魚子醬,讓人感受滿滿的海洋餘味。」

除此之外,在這裡主題裡,他也透過料理體現過去保存魚類的熟成手法,以及運用海膽混搭豆漿冷麵的當代風味,每一道都讓人感受到被海洋包覆的美好。

易柏翔透露,他自己解讀為何未來沒有魚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我們吃了太多魚子醬,所以魚來不及長大(哈)。因此才特別設計了這道料理,體現出一種過去、現在、未來交織而成的料理。(Photo Credit:Chris Chen)

熟成魚。(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海膽混搭豆漿冷麵。(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接續同一個主題,我們從海洋跨足內陸,眼下迎來菌菇與青苔遍佈的「潮濕森林」,從和牛生牛肉捲抹上發酵過的夏季松露,到義大利菌菇餃淋上衝突又和諧的福菜醬汁,各種原始野生的食感,搭配帶著黑色水果與森林地表氣息的紅酒,以「發酵」做為元素,體現時間賦予食物的味道。


抹上夏季松露的 A5 和牛生牛肉捲。(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主題二「非傳統的傳統」:農作再生 / 油脂與豐饒之地 / 非(常)起司
 
脫離原始狀態,我們開始前進到農業文明,這個如今已被視為「傳統」的產業,卻值得用非傳統的方式去探究。

MAD 以番茄的三種型態象徵「農作再生」,從離心後的番茄汁製成清爽透明的番茄凍,剩下的番茄纖維炒香做成千層醬汁,到最後再取番茄渣與魚骨高湯共煮,成為傳統西西里海鮮湯基底。因為當代科技的存在,一項食材也能循環再利用,並發揮到極致 。
 
 
農作再生之一(左)「茄子千層」,將番茄以較為當代的醬汁方式詮釋,並結合酥炸蛋皮代替傳統餅皮,吃起來有濃郁奶香。農作再生之二(右)「炙燒花枝與番茄凍」,以油漬芥末葉、自家醃漬時蔬、炙燒花枝,再淋上經離心分離技術後以番茄水所製成的果凍。(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農作再生之三「西西里海鮮湯」,以最傳統的塊狀番茄呈現方式,搭配上熟成八天的石老魚,口感多汁軟嫩,再淋上高湯。(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隨著時間和空間推進,MAD 的狂想來到更富庶的現代—「油脂與豐饒之地」,團隊利用不同手法將季節性的油脂與肉類搭配,為了讓冰凍的鴨肝奶油能更快速地與油脂結合,特別將牛小排製成漢堡排,再鋪上雪花般的奶油薄片,油花與肉香同時在口中融化,創造出難以形容的美味口感。

最後是傳統法式煎鴨肝,品嚐原味後,再將鴨肝搗碎拌入與煙燻豬頰肉一同拌炒的珍珠米型麵,入口後竟有著近似肉燥飯的熟悉風味。豐饒之味,是此刻、當下的享受,稍縱即逝。

將鴨肝奶油做成奶油花,再搭配牛小排漢堡排,一口咬下可以感受到兩種油脂層次交融的豐潤口感。(Photo Credit:MAD by Le Kief)

傳統法式煎鴨肝佐珍珠米。(Photo Credit:Chris Chen)
 
最後主題回到過去對傳統法式fine dining的印象,當服務生推出滿載各式起司的推車時,好像才是真正為盛宴畫下句點,因此 MAD 將起司車(Cheese Trolley)的概念打散重組,再次堆疊了起司、蜂蜜、新鮮蘋果、無花果果乾等重點元素,並連結兩道甜點,以「非(常態)起司盤」的方式呈現。

雖然強調起司,在風味上卻力求清爽,加入各式柑橘、雪酪、與水果餡料,讓味蕾從濃郁中緩緩甦醒。最後再搭上帶有香料與木質調的波特酒,則平衡了未來起司盤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為這趟旅程做出和諧溫暖的收尾。


羊奶乳酪冰淇淋,佐上新鮮柳橙冰沙、柑橘油,糖漬柑橘。(Photo Credit:Chris Chen)

MAD 將起司車的概念打散重組,創造出有著起司薄餅、草莓軟糖的組合甜點。(Photo Credit:Chris Chen)
 
料理實驗場上的關鍵元素,酒才是主角!
 
不過,如果在 MAD 料理是瘋狂的藝術實驗,酒肯定是豐富靈魂的關鍵元素,因為酒在 MAD 不只是配角,更像完成拼圖所需的那一塊,也是這場料理實驗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劑。

因為當我們走進 MAD 順理成章聽信服務人員介紹著紅白酒的品種、風味,迷失在香氣與口感的堆疊中,是否還能察覺杯裡的葡萄酒其實是 Winetail (Wine Cocktail)呢?

 
服務人員每次上酒時都會認真介紹著酒的風味,然而透過文字描述與口感的對應,你是否曾經察覺其中饒富趣意的差異呢?(Photo Credit:Chris Chen)

傳統上習慣以葡萄酒作為 fine dining 的佐餐飲品,因為紅白酒來自風土的自然變化與口感,是調酒無法取代的。然而許多時候,當我們試圖描述葡萄酒的風味,例如鉛筆、煙硝、潮濕、礦物等,往往顯得模糊,對很多人來說,甚至無法明確感受到侍酒師所敘述的這些味道。

延伸自 ROOM by Le Kief 的概念,易柏翔選擇用 Winetail 定調 MAD 的餐酒搭配,他表示,因為葡萄酒的風土沒辦法改變,但風味可以,所以我將風味變成香料,挑選幾個原有的特色進行強化,便可以延伸出更強烈的味道。

因此,他不只模擬香氣、放大風味,同時更創作出一種全新飲品,在餐酒搭配時更貼近香料或醬汁的屬性,為食物提味的同時,也能與料理互補,增添更豐富的味覺體驗。

值得期待的是,未來 MAD 也預計在餐期之外的時間將警衛廳空間設為新型態的 Winetail Bar,讓更多人無須用餐也能嘗試輕鬆版的 winetail pairing。

 
每一瓶煞有其事的葡萄酒,都是精心策劃的一場味蕾大騙局,因為好喝,搭配合宜,讓這場味蕾體驗更加有趣。(Photo Credit:Chris Chen)

MAD by Le Kief (預約制)

MAD Tasting menu (18 courses + 3 winetails)  NT$6,880+10%
MAD 主廚季節套餐 (18道料理 + 3杯酒)NT$6,880+10%
+ NT$1800 for full pairing experience 完整餐酒搭配體驗 (Total 8 winetails 共8杯酒 )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8:30-23:30
線上訂位:https://reurl.cc/X4ZdMg
電話:+886 2 2782 0678 (包場請來電詢問)
IG:mad_by_le_kief

編輯\Christine Chen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