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構想開始經過了 40 年,2022 年在大阪中之島的中心,一座黑色的美術館開幕了!

其實大阪從 1983 年開始就有設置大阪市近代美術館的計畫,1990 年成立了美術館的建設準備室,隨後因為經費等問題各種延宕,又經歷了數年後,再度重新籌備,2017 年舉辦了建築競圖,終於在今年二月與大家見面。

建築師遠藤克彥那座若似浮在空中的「黑色盒子」

 
這座經歷各種迂迴,經過了 40 年才完工的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師遠藤克彥擔任設計,他一反過去我們在設計建築時,總是希望建築物可以融入在地環境的想法,為了讓美術館不要被埋沒在中之島這個被高樓包圍著的地區,他提出了一個「黑色盒子」的概念,將一樓藏在地底,二樓是被玻璃隔著的主要大廳與戶外廣場,三樓以上就是個黑色的大量體。

由日本建築師遠藤克彥所設計的「大阪中之島美術館」以「黑色盒子」外型,讓建築在高樓密集的城市之中仍具有自明性。(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本以為這座美術館會成為都市裡過於突兀的龐然大物,但令人驚訝的是,二樓玻璃外的植物們環繞著建築,若有似無的清透玻璃更顯得輕盈,黑色量體像是浮在空中一樣,美術館顯眼卻不沉重,在城市裡不但沒有違和感,更是達到了建築師想呈現的理念。

建築周遭種植綠色植物,樓梯連接至二樓戶外廣場,讓美術館成為串連中之島東側與西側的節點。(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不打造主立面!連結中之島東西側,讓建築成為城市自由進出的「通路」
 

美術館另一個主要的設計概念取自於法文的「passage」,在法文裡是「通路」之意,在這個連結中之島東側與西側節點上的美術館,建築師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無論是誰都可以自由的進出、來往,像是廣場一般的室內空間,沒有主要正面的中之島美術館,張開雙手迎接來自四方的旅客們。

建築雖然以 609 枚經特殊處理的預鑄混凝土板組成深色量體,但建築第二層使用大面積落地玻璃連接戶外廣場,到了第三層才為黑色立面,不但消去了厚重感,遠看反而像輕輕浮於空中。(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沒有主要正面的中之島美術館迎接來自四方的旅客們。(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落地玻璃與戶外植栽,都成為讓這座建築更加柔和的元素。(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進到美術館裡的人們自在穿梭著,大廳的大挑空串起了美術館各層空間,不同樓層的量體堆疊或開口讓空間變得複雜有趣,與簡練的外觀大相徑庭,像是座立體的廣場一般,提供來自各方的客人們一個新的休憩場所,一處新的空間體驗。

室內大挑空設計以錯置的樓梯動線,讓空間個性豐富有趣。(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挑空上不同方向的電扶梯串連著 1、2 樓的公共空間與上部的展覽空間,錯置的動線與錯置的空間,令我想起了霍格華茲城堡裡移動樓梯的奇幻空間。「passage」除了接起室內外空間的動線,展覽樓層裡不同方位的開口位置,看出去是阪神高速公路後方的大樓群與一旁的堂島川河道,也使「passage」 這個概念成為視覺上與都會風景的連結。

一樓大廳空間。(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二樓公共空間。(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二樓商店空間。(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passage」的概念既接起室內外動線,展覽樓層裡不同方位的開口,也是視覺上與都會風景的連結。(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以人們移動的樣貌、交錯的光影,塑照室內空間個性


遠藤先生說,大多數大型公共建築的動線設計,比起其他空間可能都稍嫌平淡或無趣,所以他刻意地將樓梯或電扶梯等成為空間裡的主角,將人們移動時的樣貌呈現在美術館的大空間裡。

由三樓向下望去,樓梯或電扶梯錯落的線條成為主角,呈現人們在空間裡活動的樣貌。(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室內牆面、天花以銀黑色的金屬格柵所製成的金屬鋼板包覆著,不同面向的金屬格柵反映著室內照明或自然光線,依據天氣、時間及各種角度,產生出不同深淺的陰影變化,使室內量塊變得更加有層次,有著各種豐富表情。無論是在平面空間的遊走或是上下移動時那動線交錯的特別體驗、光影的晃動或變化、移動時每一分每一秒的風景,都像是美術館的動態展覽作品一般,讓人新奇且印象深刻。

銀黑色的金屬格柵反映著室內照明或自然光線,讓建築隨著環境光線有不同的表情。(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金屬格柵與牆面細節。(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探訪的這一日時陰時晴,609 枚經過特殊處理的黑色預鑄混凝土板所組成的黑色盒子,無論是在藍天下或陰雨裡都依舊有態度、有個性的佇立在中之島的大樓群裡。跟著人群進到大廳,大盒子內天光撒下,挑空裡的量體錯置、交錯的動線、開口以及人們穿梭在其中的樣貌,我也跟著在空間裡漫遊,成為這個動態藝術作品裡的一份子,偶爾與藝術作品碰撞,偶爾發現令人感動的細部收邊,或是充滿設計感的家具或商店。讓市民們久等了的這座美術館,終於以最充滿自信的姿態,在中之島誕生。

經特殊處理的預鑄混凝土板與天花板金屬格柵細節。(Photo Credit:李昀蓁 Chenvia Lee)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