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片漸受重視,甚至成為主流,他們扶植默默無名的導演和演員,以大膽和獨特的拍攝風格在業界佔了一席之地。從被忽略的角色,轉為主流片廠主動勾搭上的創意能源;也意味著觀眾心目中的好電影,無關多具名氣的演員或雄厚資金背景下所展現多驚人的科技動畫結晶。

對電影導演來說,投身好萊塢拍片像在面對一個數學題組,經由層層關卡檢驗,通過龐大完整產業鏈,試圖得出趨近最大利益的數字。然而獨立製片,則提供近乎解析證明題的挑戰,幾乎所有作答皆仰賴導演自身,有可能因此走出全新影像風格,但也有可能全盤皆墨。

近幾年,獨立製片扮演的角色也在悄悄轉變,並非如以往我們所想像的,趨近叢林裡的作戰游擊部隊,遠遠看到一小群人在街上偷偷摸摸快閃取景,擔任主角的兩造雙方突然在路上演起戲來,讓導演搶在警察趕人前快快拍上一小段,最後搞出一部充滿藝術實驗精神,卻激不起觀眾絲毫反應的電影。

現今獨立製片在美國儼然已成為另一股重要勢力,即使沒有好萊塢八大影業完善的製作與發行體系,但對劇本題材的多元選擇,甚至大膽採用創新拍攝手法,都展現了有別於主流的開放與包容,往往有機會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作品。如紐約獨立製片公司「好機器」(Good Machine)的老闆James Schamus,當年慧眼識英雄相中了還很菜的李安,協助他運用中影給的一筆小錢,完成電影《推手》,並開啟兩人長久合作關係。也因為「好機器」公司在獨立製片方面的嫻熟運作與累積人脈,李安才能以後來的作品《喜宴》順利打開知名度,贏得市場黑馬美名,獲得更多製作邀約。像這樣對未成名導演給予充分信任,極難出現在以票房利益為最大考量的主流公司裡。

當佔據主流位置的八大電影公司,所慣常推出的大場面與明星卡司在票房上慘遭失利後,很快也意識到旗下出品電影的相似與疲弱,進而將目光轉向獨立製片領域,希望從非主流富有開拓性的影像展現中,找到能夠吸納學習的優點。後來更成立了不少獨立製片子公司,企圖透過拍攝具有個人風格,非商業取向的電影作品,為公司體系注入新活力,如HBO影業公司、新線影業、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等,逐步形成邊緣與核心的對話空間。

具有導演和演員雙重身份的Robert Redford,在1978年創立的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為美國重要電影節,除發揚獨立製片特有的堅毅精神外,更提供一個讓獨立製作曝光的好機會。影展如今也成為許多渴求投身好萊塢主流影業的新銳導演跳板,不少大型製片公司也紛紛來此尋找有潛力的新人和作品,給予拍攝機會或提供發行通路,藉此串連原本理念不同的雙方,開啟全新的合作平台。

另一方面,透過獨立製片所產生的作品,也可能是雅俗共賞,在藝術成就與市場上皆獲好評。如2006年的電影《小太陽的願望》,包裝在公路電影外貌下,講述一個七歲女孩前往加州參選陽光小美女,三代同堂的怪咖家族在旅途中幾經波折,更加感覺到彼此重要,成為當年絕佳的黑色喜劇。該片不僅奪下多項獨立精神製片獎(該獎項以獎勵存在於好萊塢大型片商之外,成本低於兩千萬美元之獨立製作影片),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亦抱回了最佳男配角與最佳原著劇本(Michael Arndt),證明演員卡司與動輒破億的製作經費,絕非是好作品的必要條件。

回歸亞洲地區來看,由於缺乏完整嚴密的電影工業體系,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幾乎所有影片都可歸入獨立製片範疇。但在地狹人稠、步調快速的香港,其電影市場類型片當道與商業利益掛帥,仍有值得觀察之處。而90年代末期,香港最令人驚豔的導演無疑是陳果。遭逢97年英國殖民歲月正式告結的當下,陳果推出作品《香港製造》,一舉刷新獨立製片風貌。這部以剩餘過期底片、非職業演員、極低預算且僅有五人團隊拍攝的電影,精準勾勒出瀰漫在這塊複雜土地上的不安氛圍。該片以高中輟學生、弱智少年、罹患末期絕症少女三人角度,描繪一個絕望且毫無前景的世界。影片末尾李燦森所飾演之角色中秋,在墓地舉槍自盡的同時,導演搭配上一段對回歸充滿希望的中國政府發言,令人隱隱察覺潛藏其中的觀察與批判,呼應回歸前夕所有香港人心中難以按捺的惶恐不安。而這群在城市裡打游擊的小團隊,以晃動的手提攝影、非線性敘事與剪接、獨白畫外音等手法,也顛覆了香港觀眾往常習慣的觀影經驗。

其後所拍攝的《去年煙花特別多》,以英軍部隊解散後,遭解雇的中年失業軍人對未來感到迷茫失向;《細路祥》敘說茶餐廳男孩阿祥與非法大陸移民阿芬所衍生之友情,繼續從不同角度針對回歸議題發聲。總計九七回歸三部曲,為陳果贏得各影展多達二十座以上的獎項,奠定在電影圈的獨特位置,也讓人見識到他有別一般商業電影導演,更加貼近所在土地的挖掘與思維。

然而這位自嘲比起王家衛,更像是窮人名牌佐丹奴的導演,並非由獨立製片起家。早在80年代便與多位優秀電影人合作過,成為炙手可熱的副導,但在主流電影工業打轉多年後,陳果於1991年首部導演之作《大鬧廣昌隆》,卻在倉庫閒置了三年才有機會上映,其後長達五年多的壓抑與抑鬱,沒再擔任導演之位。陳果在訪談中曾提及,正因為有了這段時間的沉潛思考,《香港製造》才能以狂放不羈的風格,掙脫商業考量的重重束縛,透過非主流獨立製片找到更為強悍的力量展現。

當97年陳果在香港電影市場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後,於同年成立的「影意志」(Ying E Chi)也從另一角度為獨立製片發聲,該機構所經營的「百老匯電影中心」(Broadway Cinematheque),近似「台北之家」,藉由舉辦影展與發行光碟,扶植不少獨立製片人才。當這幾年香港電影年產量逐步下滑,黃金年代一去不返,同時又遭受來自中國市場龐大競爭壓力,許多原本置身商業電影領域的製作人與演員,也紛紛轉而積極與獨立製片界進行合作交流,希望能為香港電影走出一條嶄新道路。

無論是由邊際朝主流靠攏,或者矢志堅守邊緣,意圖創建新核心的影像工作者,最重要的依舊是秉持獨立思考精神,才不致迷失自我或被潮流馴服。畢竟從觀眾角度來看,能夠引起共鳴與記憶的,無關乎主流與否,永遠是充滿力量的好電影。

▌陳果
香港電影導演、獨立電影製作人、電影編劇等身分,習以低成本拍攝電影,常起用新人或非專業的演員作為電影主角。電影風格寫實,人物多為草根階層。《香港製造》曾獲瑞士洛迦諾影展評審團特別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導演。

2010年日舞影展官網

影意志

百老匯電影中心

▌台北之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