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園邊陲的舊教師宿舍已有50年歷史,原本封閉的2道圍牆及黯淡、雜亂如廢墟的空間,在輔導團隊計畫主持人顏名宏教授規劃下,以保留文化歷史建築為課題,重新活化成為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辦公室,希冀成為未來討論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議題的示範基地。年久失修的老校舍,轉化為通透的玻璃帷幕外觀,讓樹梢光影得以在保留紅磚牆的室內空間中自然流動,寬敞通透的林蔭廣場,讓此處街角浸潤四季遞嬗的自然景致。
 
門前茁壯蓊鬱的芒果老樹和九芎見證歲月流轉,年年果實纍纍,如同由教育部委辦的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8年來顏老師帶領著輔導團隊走訪全臺各級學校,當以校園環境教育為載體,創造移地教學的第二教室及師生共同翻越校園圍牆的思辨平臺。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校園環境創造力的美學教育運動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自105年啟動,希望營造兼顧自然環境、在地文化、學校需求及整體視覺美感校園,並推動結合基地條件的校內相關課程,促成「美感公民」的校園環境教育策略理想與願景。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藉由美感環境的營造,將校園轉化為師生集體參與的平臺,引導學校將校園作為公民教育的根本基地,讓師生共同思索自己的學校需要什麼樣態的藝術人文美感植入,進而創造檢視自身美學特質的機會。「我們發現校園空間活化的目的,並非機能與使用,校園美感的目標並非想像力的提升,而是去促進『發現的能力』及提供『思辨教育的機會』」,顏教授希望創造的願景是從探索環境到創造美感,放大孩子的眼界「讓環境再造不只是裝飾,並且創造學習的「第二教室」,促成校園美感環境營造的基地成為師生共同談論「美」的記憶發源地。
 

臺灣特有色彩「福木黃」,點亮校園


111年度美感校園改造績優學校的南投縣竹山鎮社寮國民中學,因以合院回型空間構成,重建後的新校園呼應了在地聚落文化特質。經年的使用習慣,使校內四處懸掛紛亂的宣導看板與盆栽遺置、主要行政大樓前廣場隨意停滿汽車,地坪連鎖磚也因溼氣而孳生苔蘚小球藻,致使鋏蠓(俗稱小黑蚊)橫生,嚴重影響校園觀瞻、阻斷教育課程運作動線和停留。

(Photo Credit: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辦公室)
 
透過本年度環境美感計畫的植入,首先移除所有宣導看板與大小色彩不一的盆栽;移動車輛改停學校圍牆旁重新規劃的停車場,復原校舍原本應呈現的整體造型典雅、空間通透且乾淨的建築環境。原本學校的植物染課程,改為「重新發現校園」作為校園知能教育轉變契機,協助師生了解校園環境之餘,亦將實驗場域擴大至整個家鄉,共同進行田野調查,尋找校園分佈的植物與其內涵樣態。其中,尤以生長最豐的「福木」落葉,做為水煮萃取色素觸媒染劑的環境色彩實驗課程,依其地域及文化代表性,選為代表學校精神的「福木黃」色彩。

改善後的警衛室及校門,巧妙融入校徽及門牌號碼,對稱交錯視覺錯覺設計,呈現學校移動創意活潑的第一印象。承接廣場與合院校舍的穿廊,設計成曲折起伏彷若山林的牆面,展示師生植物浸染課程的成果,共同觀察漸層色彩與律動空間美感;教室中埕裡新設置的板凳,是師生們觀察與、對談編織共同記憶的場所,花圃新種植的蔓花生,循季節開出遍地黃花,呼應學校的代表色「福木黃」。社寮國中將校門到教學樓的中埕場域鏈結在一起,融合自然色彩與課程元素,形成一條校園美感學習路徑,拓展學生發現與探索的視野,在大自然中培養對「美的感受力」。
 

校園與家鄉文化場域的美感啟發
 

安溪國民小學位於臺南市後壁區聚落東陲,民國3年創校至今已逾百年。校園三面稻田環抱景象與校內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等,訴說校園整體環境深受文化產業變遷影響,稻田、埤塘、臺糖鐵路等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相互輝映,勾勒校園環境的人文色彩,豐富家鄉校園的歷史風貌。然而多樣文化產業變遷,造就雜亂、不和諧的校園景觀,除了貼滿萬國旗與世界地圖的川堂,牆面亦滿是歷史文物痕跡,包含各式標語、褪色彩繪、殘釘、電線外露等,呈現斑駁、老舊與凌亂的視覺現象。

(Photo Credit: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辦公室)
 
透過本次美感環境改造的機會,校方動員全校師生進行一場環境清潔與工具應用的教育課程,將雜亂不勘的環境還原為乾淨整潔的校園,同時讓學童學習妥善運用工具與奠定美感啟發。由於學校收有許多新住民的學生,設計師便發揮巧思,於每日行走的樓梯梯面上設置字卡,包含中英文與新住民語言,且每段字卡的長度皆對應光照下影子的長度,透過巧妙設計讓學童認知光影變化。樓梯下方空間前後兩側以空心磚堆砌填補,讓陽光穿透磚隙,灑落一地的光點美學豐盈了樓梯角落,並可利用空間,放置鄉土教學腳踏車與上課運動器材。樓梯轉身幻化為多元教育的場域,學童可以在此學習語言、觀察光影,更成為鄉土文化教學的啟航站。
 
百年歷史的安溪國小,在純樸農田景觀與埤塘文化包圍下,透過農忙時節的課題串聯整體改造計畫,將體驗、創新融入課程設計中,順利翻轉流於形式的國際彩繪標籤,轉向鄉土文化思考,讓純樸的安溪國小在獨有人文與自然景觀文化基礎上,屏除守舊停滯的混亂視覺景象,有機會進一步整理家鄉的農村識別色彩與語彙,奠定鄉土文化教育的深耕之路,轉向營造美好的校園家鄉色彩。
 

「感」與「知」的校園美感秘密基地

 
光影的美感知覺是本次校園環境再造的主要課題。創立於日治時期的臺東女中,亦是臺東地區唯一的女子高級中學,111年度提案計畫中,學校欲改造獨立於操場一端的風雨走廊,灰藍色外觀如常見的鐵柱機車、腳踏車停車棚,在樹蔭遮蔽下更顯陰暗,無法吸引師生產生進駐動機的聯想。

(Photo Credit: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專案辦公室)
 
改造的廊道屋頂採用透明浪板,走廊前後包圍木質格柵,創造陽光停留的景象,使廊道如同樹蔭下發光的寶盒;廊道外鋪設撿拾自臺東海岸邊的卵石,以曲線比例的律動設計,解決雨水沖刷造成地坪低陷的問題,學生亦可於遊戲間學習堆疊的造型美學原理,認知臺東太平洋地域文化特質。設計師巧妙利用視軸線原理,自司令台鏈結廊道與校舍關係。進入廊道內可見光影變幻的展示作品,往外望去,則鏈結學校軸線,形成學生們放鬆談心,減緩課業與升學壓力的共同回憶,及校園美感記憶的秘密基地。讓老舊走廊轉身化為一座兼具美感與知性的空間場域。
 

新舊並存的光影玻璃屋
 

回到臺中教育大學的計畫專案辦公室。兩棟主體建築物拆除毀損牆面及2道圍牆後,藉由透明玻璃帷幕將陽光樹影引入室內,打開空間格局創造視覺的開闊性,亦針對樑柱進行鋼構補強,穩固建築延長使用年限。改造時,納入自然生態的規劃,利用鋁框架高木棧平台設計,並於水泥地基預留排水孔,加強洩水功能,使門前的芒果老樹和九芎能夠茁壯佇立;辦公室後院以回收展架木條所搭建的棚架上,攀爬植栽正茂盛延伸,為保留下來的老檜木窗景增添幾許綠意。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空間活化後的老舊宿舍,作為計畫專案辦公室,同時透過美感校園環境課題向申請學校引為範例,美感場域的營造,除了「美」還要創造「感知」,踏出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的第一步。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透過校園環境再造計畫,讓學校與社區能有機會共同發展因應在地特色,展現不可複製的獨特魅力,保有校園的靈魂人文與自明性;創造社區住民參與校園空間的介面與機會,以利漸進自體美學觀,才能彰顯此項計畫其具深化的需求與意義。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推翻了以往改造校園的傳統認知,即專注於環境硬體的改善和校園裝飾的藝術形式化設置窠臼;當人們思忖「學校為什麼需要藝術人文的美感營造」議題,答案不言而明,不僅因為校園是催化公民教育基礎感知的園地,美感思辨的能力更是國民價值思維方式與性格的培育器。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我們無不引領期待讓具有「美」的校園,在臺灣這座島嶼遍地開花結果,成就屬於每一位未來公民與自身腳下土地共同孕育而生的價值與故事。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上稿編輯 / Sunnie Syu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