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過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Urasawa Naoki)的科幻作品《20世紀少年》,應該都會對作品內所描繪、大阪萬國博覽會內那座由藝術家岡本太郎(Taro Okamoto)所創作的核心標誌《太陽之塔》(Tower Of The Sun)印象深刻吧。當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由日本建築家丹下健三(Kenzo Tange)負責會場總規劃,而這場博覽會也成為他的學生們集體向世界發表作品的競演場地,包括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黑川紀章(Kisho Kurokawa)、槙文彥(Fumihiko Maki)、黑川紀章(Kisho Kurukawa)、磯崎新(Arata Isozaki)等人,整個展區就如同科幻場景一般,充滿各式對城市的想像,而再將時序往回推10年,那正是代謝派對國際發表改良人類社會宣言的開始。
如生物般新陳代謝、有機演變的建築該是什麼樣子?
 
1960年代歷經戰後荒頹的日本,逐漸走向經濟高度成長的時期,一群懷抱遠大理想的建築師們想像著未來城市的樣貌,將生物學上新陳代謝的概念,運用在建築上,他們藉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的機會提出「能夠不斷新陳代謝、再生重組的建築」之理論,這也是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代謝派」(Metabolism)一詞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代謝派同時也是唯一一個發生在非歐美地區的建築運動。接下來,就來回顧這段代謝派初次向國際發聲的歷史,並探討在那個年代裡,日本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產生了哪些現象。

第一個起源於亞洲的現代建築運動

新陳代謝論(Metabolism)初次於國際平台正式發表,是在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World Design Conference),丹下健三及設計家柳宗理(Sori Yanagi)也協助了這場大會的執行,當時負責統籌該屆設計大會的建築學者淺田孝(Takashi Asada),邀請了建築評論家川添登(Noboru Kawazoe)及黑川紀章、菊竹清訓、槙文彥、大高正人(Masato Otaka)、工業設計家榮久庵憲司(Kenji Ekuan,日本GK Design Group創辦人)、平面藝術家栗津潔(Awazu kiyoshi)等人出席大會,共同發表了新陳代謝論宣言及出版以「未來都市」為主題的代謝派書籍《Metabolism / 1960》(如右上圖)。這些大多於日本國內接受建築、藝術教育的代謝派成員,在1959年現代建築組織「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宣布終止活動之際,提出了這套由日本本土城市議題所發想、迥異於歐美主流論述的建築思維,也因而銜接上國際建築論述發表的舞台。


1960 年新陳代謝論正式於世界設計會議發表(World Design Conference ),當時出席這場大會的人士還包括美國知名建築家路易斯.康及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等人。

        
建築家丹下健三於《東京計畫1960》全體模型前。(Photo credit:TANGE ASSOCIATES)
 
1960至1970年間為代謝派最受矚目的活躍期,此時也正是日本二次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巔峰,然而在政治、社會等面向卻劇烈變動,社會氛圍就如同攝影家中平卓馬(Takuma Nakahira)拍攝於60、70年代一系列高反差、失焦不安的城市影像(如左圖),在政治上,發生了反美日安保條約、反越戰抗爭,以及延續至60年代末期的激進學生運動(全學共鬥會議),而環境議題也是這個時期另一項抗爭運動的重點,農民、學生與反戰人士對成田機場擴建的聯合抗爭運動即為一例,60年代日本開始投入於對理想社會的積極追尋,理想國度與現實環境的衝撞,成為代謝派發展期間最為深刻的時代背景。

新陳代謝論源於日本二戰後因高度經濟發展,導致都會區人口迅速膨脹、空間密度提高、居住空間不足等問題,因此城市的居住環境問題,也成為代謝派試圖解決的主軸議題。



 
菊竹清訓(左下圖)早期的作品《海上都市》可以在海洋中自由漂浮遷徙,環形結構的外圍還可以設置各種居住單元,拓展人類的生活空間。

奔離土地的未來想像 

1961年丹下健三提出《東京計畫1960》,試圖建造新的東京城市系統,丹下健三的學生門也深受感召,接續地創造各種理想城市的原型,他們假想在城市土地不敷使用的情況下,探索向天空和海洋拓展未來城市的可能性,如菊竹清訓在1958年就已提出的《海上都市》,那些順應海洋浮游飄移的城市,挑戰了陸地上固定居所的觀念;1960年磯崎新提出《空中都市》,以如橋樑般的柱狀主體結構架起城市空間,因此脫離土地的空中之城下方將產生大量的挑空區域,減少建築物對土地面積的使用,磯崎新也以類似的觀念在1962年又提出 《Clusters in the Air》方案,這個方案在主結構體上方懸挑著樹狀連接型態的居住單元,這些居住單元距離地面有一定高度,使下方的土地空間可做其他用途,如花朵般展開的居住單元間彼此亦可相互串聯,空間的可替換性在這個構想裡也愈趨明顯。

黑川紀章也於1961年提出《螺旋城市》(Helix City)的想法,其建築模型如同DNA雙股螺旋構造,代謝派建築家們在1960年代如百花齊放般發表著各式大型城市的紙上規劃,這些作品有著新陳代謝的生物學特質,他們將建築及城市空間視為動態有機的生命體,讓空間能隨時間不斷生長更替,因此在建築型態上表現出核心主體向外生長蔓延的狀態,而這些生長的模具單元仍有其規律的空間樣貌,因此也塑造出屬於代謝派獨樹一格的城市美學,回顧代謝派的初衷雖然是立基於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場域,但若以城市景觀、市民生活與環境保育的視角來觀察其優劣,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由黑川紀章於 1961  年東京計畫中所提出的 Helix City 計畫,螺旋造型就像是 DNA 雙股螺旋構造。右下圖為磯崎新 1962 年提出的 《Clusters in the Air》計畫。
 
突破框架的大膽實驗,成為建築豐富的養分

在舉辦大阪萬國博覽會的1970年代,冷戰時期尚未結束,日本正進入另一階段的社會轉變期,在東南亞的越戰逐漸進入尾聲,日本校園內的學生運動已日漸式微,並轉型成小眾卻更為極端的左翼活動,而日本文壇,作家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相繼於1970、1972年自殺離世。

大阪萬國博覽會是代謝派建築家集體發表的巔峰,但也似乎成為代謝派建築運動發展的分水嶺,也或許代謝派建築師所提出那些豐富想像,脫離原有的常民生活太遙遠,在那之後,日本境內少有真正將代謝理論具體發展成的實體建築,萬國博覽會會場內的代謝派作品也早已隨著展覽結束而拆除,那些充滿奇幻、理想色彩的大規模城市規劃想像則成了紙上建築,而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也幾乎是少數代謝派建築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但這並不代表代謝派建築師們當年的構想完全沉寂,除了紙上的理想城市在近代建築史形成永恆外,新陳代謝論也成為往後日本在建築論述與城市議題探討上重要的基礎,並且也被後繼的建築師轉換成各種建築觀念來重新詮釋,如菊竹清訓的學生伊東豊雄作品中流動、柔軟的變幻特質,新銳建築師平田晃久由樹木獲取靈感,追求建築與環境間的平衡,這些皆可視為廣義代謝派思維的當代詮釋。而代謝派建築家們當年的「未來」已然抵達,這些和《20世紀少年》漫畫要角們一樣熱血的建築家,也成為當今最前衛的歷史。
 
 
磯崎新在大阪萬國博覽會祭典廣場設計了兩座表演裝置機器人《デク》和《デメ》,機器人包含頭、身體、底座和兩隻長度不同的手臂等部分。主要的身體部分可以向上升至 24 英呎,下方空出的底座就變成一個舞台,而頭部則擁2個控制室可以收集和處理資料,並對機器人發布命令,以產生氣味、聲光或是繚繞的霧氣配合現場演出。
 

編輯/洪佩君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