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大稻埕,立即感受到這裡濃濃的歷史氛圍,也許是中藥材的氣味所致,也許是刻印了光陰痕跡的石材紅磚、乘載記憶的建築所感染。
 
百年前,大稻埕是茶葉、布料、南北貨等商品集散地,因而形成熱絡的商業聚落,然而隨商業型態改變,人們的遷出讓這裡逐漸凋謝零落。深厚的文化韻味與我們的記憶,則封存在那個年代蓋起的一幢幢洋行與街屋之中。隨著近年老建築再利用的意識漸興,以及電影娛樂帶動懷舊風潮,各式新興活動與設計文創小店開始往此區進駐,並可看到許多台灣當代設計師作品,「達開想樂」(Deco Collect)便是一例,就讓MOT/TIMES帶大家到這裡走走吧!

甫開幕一年的「達開想樂」(Deco Collect),就選擇駐店在大稻埕核心的迪化街區裡。

在迪化街的老建築中,達開想樂賦予了家具與器物之美;歷史建築的定位,再加上台灣文創商品與負責人Sophia的選品風格,讓人忘卻時光的流逝,而想在生活的美好裡無限徘徊。


這些日常的器物,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皆因它們擁有生活的溫度。(Photo Credit:達開想樂)


在歷史建物裡,用來自印尼的老家具做搭配,呈現樸實溫潤的居家生活概念,也讓人感受到平易近人的生活感。(Photo Credit:達開想樂)

一走近台北市南京西路與塔城街口,你就會為達開想樂所處的那排建築物所深深著迷。光是外牆是低調的洗石子不說,地板也是維持傳統建築樣式,鑲嵌了金屬條的磨石子地板,同時更擁有推拉門與精采的樑柱設計。

現在在台北市南京西路241、243、245、247、249和251號這六棟建築群統稱作「六館街尾洋式店屋」。這六棟原本是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本源維記興業株式會社」,林家在日據時代(1892年)委託建築師陳應倫興建為茶行,推廣台灣茶葉之用,但隨著茶葉的衰退之後便轉型為布料批發集散地。

雖然百年後物是人非,但這排「洋式店屋」不僅見證了當時永樂町的發展歷史,其建築更以RC(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空間裝飾充滿當時代所崇尚的設計式樣,有其歷史價值,因而2008年9月17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將這裡列為歷史建築。

上圖:達開想樂就位在「六館街尾洋式店屋」的251號。圖為達開想樂的外觀。(Photo Credit:達開想樂)

台灣當代工業設計最美麗的展台

為了呼應251號被列為歷史建築的日子,達開想樂特意選在去年的9月17日正式開幕,同時連結著早些進駐的小藝埕、民藝埕、印花樂、Simple Pleasure等等文創工作室與店鋪,作為迪化街南面入口的起點,以一種lifestyle的姿態坐落於此,恰好為台北市西區的文化轉身掀開一個美麗的詩章。


德國GUAXS口吹玻璃,磨砂般的霧面質感讓人感受到光與器具之間的朦朧美感。(Photo Credit:達開想樂Deco Collect)

當達開想樂賦予了老建築新生命的同時,Sophia更希望達開想樂成為一個新舊能夠對話的場域。

因而以原本達開select的印尼老件為核心,再加上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副教授謝大立的牽線,讓林曉瑛駱毓芬東海醫院、green room、玩美文創、鏨工房、拙茁文創、Robin Tang Antic、爽爽貓、喜吱吱等屬於台灣當下文化創意設計的前線品牌,一齊在老城區訴說著這個時代的美。


店內另一品牌「鏨工房」設計的茶具組。使用紅銅與無鉛琺瑯釉藥,用當代藝術觀點重新演繹傳統工藝。(Photo Credit:達開想樂Deco Collect)

同時近日在周年慶之際,更帶來由新銳藝術家吳熒庭的創作個展「REDA MYSELF, RE-MYSELF」。透過設計師的器具在老建築中享受一段咖啡時光,這樣悠然的氛圍是迪化街最舒心的美學生活新基地。

近年在大稻埕開了許多有趣的設計小店,或是像「達開想樂」這樣的設計選品店,不彷假日到這裡走走,絕對可以挖到許多寶、遇見許多驚喜!


在達開想樂還會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照片中作品則是新銳藝術家——吳熒庭的創作個展《REDA MYSELF, RE-MYSELF》,展期到10月10日。在這裡可以看見藝術與生活的結合並不困難也無距離感。(Photo Credit:達開想樂Deco Collect)


2018 移至溫州公園老宅。
(Photo Credit:達開想樂)


2018 移至溫州公園老宅。(Photo Credit:達開想樂)

編輯 / 黃毓瑩

關於「達開想樂」
2018已移至面對溫州公園老宅
地址: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83巷7弄12號
電話:02 2298 2808
開放時間:周一公休,周二至周六 11:00 ~ 19:00,周日12:00 ~ 18:00

吳熒庭創作個展《REDA MYSELF, RE-MYSELF》
展覽日期:2014. 09.18 ~ 10.10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