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手提攝影機,白南準以其攝製他的第一捲錄影帶,在紐約阿哥哥咖啡屋 (Cafe a Go Go) 展出史上第一件錄像藝術作品。1974年,他進一步結合東方哲學思想與西方前衛精神,創作出《電視佛陀》(TV Buddha)。這位韓裔藝術家後來被稱為錄像藝術之父,錄像藝術便是從東西文化的交會開始。
  
近期於國美館展出的「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展,即延續錄像藝術創始精神,在東西文化交會下,呈現這個奇觀式藝術的歷史脈絡和流動趨向,也讓當代白盒子成為對話的場所。

「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展源自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 (Videonale Bonn) 的國際觀摩,由王俊傑與格奧.爾本 (Georg Elben) 共同策劃,廣納全球各地錄像藝術家共53件作品,其中包含9件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希望藉此強化國與國、文化與文化、及傳統與當代之間的對話。
 
在這個展覽中,參展藝術家廣泛地從文化性、政治性、經濟性、社會性及美學表現性等面向,展現新媒體影像書寫的能力。除了幾部長篇錄像作品,如:陳界仁的《帝國邊界II─西方公司》(2010)、謝查德.達武德 (Shezad Dawood的《特別演出》(Feature, 2008)、約翰.迪.史狄方諾 (John Di Stefano) 的《爾之所在》(You Are Here, 2009)、安納希塔.拉茲米 (Anahita Razmi) 的《穿著高跟鞋醉醺醺的走著》(Walking Drunk in High Shoes, 2010),大部分作品都以傳統的篇幅來呈現。儘管如此,此展將53件錄像作品並置於一個展場,讓人猶如置身於影像森林中,不斷地接受影像的轟炸。在科技日新月異快速變遷下,人們可以平行地同時擁有許多影像中的世界,這些大量的錄像作品不但宣示了影像媒介不斷改變的特質,也告示人們如何以當代影像科技,創造出超越傳統視覺藝術範疇的可能性。
 
除了影像篇幅長度的議題外,此展更著力於錄像藝術歷史脈絡中不可或缺的「實驗性」。例如:陳志建的《換日線》(2008) 契合了實驗媒體的「時間性」探索,以礦時攝影 (Time Lapse) 記錄一天24小時的香港地景,再以解構影格次序的方式,重新排列360段影像的延展,達到其所謂真正無界線的時間性;密海耶.格雷庫 (Mihai Grecu) 的《凝》(Coagulate, 2008) 則是以實驗性的手法顛覆自然界的定律,以數位的手法將水凝固,使其異於常態,呈現似是而非的液態雕塑試驗,藉以挑戰觀者的認知。
 
錄像藝術的造型性
 
在當代藝術中,錄像藝術可謂以創作媒材異軍突起,與當代前衛的創作形式並列為「新媒體藝術」,而這也使得錄像發展軌跡,逐漸呈現出複合媒材的趨勢,並與其他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如:雕塑、裝置、舞蹈或戲劇表演等,甚至電影。若從「造型性」來看這個展覽,克里斯多夫.吉哈德 (Christoph Girardet) 的《銀色森林》(Silberwald, 2010) 便是以多重屏幕的概念,並列三面螢幕同步放映相異的影像情節,來批判劇情片類型中的陳腔濫調;曾御欽的《絮語分鏡》則是將影像負載於具「雕塑」造型的載體上,使影像在奇特的視覺感知中,呈現其所欲表達的思緒。此外,更多的作品以「多頻道錄像裝置」的投映造型,宣示其藝術性,例如:荅雅.卡亨 (Daya Cahen) 的《國族的誕生》(Birth of a Nation, 2010) 即是以六面投影幕展示;烏特.亨那 (Ute Hö rner) 與馬蒂亞斯.安特爾分葛 (Mathias Antlfinger) 的《夢泉奇幻地》(Dream Water Wonderland, 2010) 則是以立體輸出、黑膠唱片、旁白與投影來呈現影像裝置;許家維的《花東新村》(2009) 與廖祈羽的《好看小姐》(2010) 同樣以五頻道錄像裝置的方式來展現。
  
上述作品不僅破除了傳統活動影像單一屏幕中,敘事邏輯所表達出來的純粹性,也呈現出其影像造型的多元性。此外,大多數錄像作品的投映造型,都透過將影片投影在不同的環境區域,來創造出空間性的感知,或以一種能滿足人們感官期待的方式,將影片投影在整個空間之中。因此,觀者得以一次參與不同的現實、行動、故事與環境,在一次進入多種不同領域的感受。
 
錄像藝術的表現性
 
若從「表現性」的面向來看,米格爾.安荷爾.里歐斯 (Miguel Angel Rios) 的《牛肉捲》(Matambre, 2008) 以男性舞者俐落的雙腳,作為節奏的拍子,並以其手上揮擺的套索,來刺激野狗的反應,藉以探討阿根廷牛肉外銷的議題;謝查德.達武德的《特別演出》也是以表演的手法,輕鬆詼諧地模仿,來質疑人們對影像題材類型的認知框架;黃然的《愉悅悲劇》(2010) 則是以詭譎的氣氛,曖昧地展現令人毛骨悚然的權力鬥爭,以隱喻對性與暴力的寓言;最為特別的是,雷諾.雷諾茲 (Reynold Reynolds) 的《六堂easy物理課》(Six Easy Pieces, 2010) 以科學為根據,結合經典名畫的景框構圖,在快慢不一的影像流動速度中,將變化與腐朽的意象交錯並置,以刺激觀者對時間命題的思考。在這些表演性特質強烈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知到,表演的即時性在時間面向上,賦予作品「不可再現性」的獨特性格,並添加許多不可預測的可能性,而在空間的進展上,也使得作品更加具備舞台及戲劇性的效果。
  
正如策展人王俊傑所言:「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展是「一場巨大且無人稱的當代對話」,人們可以從龐大的影像氛圍中,思考當代影像藝術的轉變及其美學。當錄像成為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藝術家們即不斷地應用其工具的便利性,以諷刺、隱喻或象徵等方式,透過影像文本的意義書寫來對抗政治強權。更重要的是,錄像也成為彰顯自我認同、表現美學風格,與回應社會環境的重要裝置之一。透過這次的展覽,讓我們認識到錄像藝術的多元性面貌。

編輯/龍傑娣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