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猴塞雷」的新式校園建築!Zaha Hadid第一座香港永久作品「創新樓」

在現代建築圈中,提到「女王」、「女爵士」、還是「女魔頭」……這些稱號,都無法讓人不聯想到 Zaha Hadid 這位佔有舉足輕重的建築設計師,更別說她那一件件呈現流線與大膽幾何結構的建築作品──甚至是早期求學、與老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相處時就展現出的火爆脾氣,都讓 Zaha Hadid「裡裡外外」皆充滿話題啊!
 
好了,既然讀者們都已太熟悉 Zaha Hadid 的「實力」,那我們今天還要介紹什麼呢?(甩筆)
 
各位莫急莫慌莫害怕~當然是女王達成建築路上的又一里程碑才敢大聲拿出來講呀!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作品,就是 Zaha Hadid 在香港的第一座永久性建築:香港理工大學的「創新樓」(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被視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創立 50 週年紀念的創新樓,亦同時結合贊助單位香港賽馬會(Jockey Club)慈善基金會的社會創新設計院,整座建築用途將全方面促進設計領域的帶動及發展。(Photo Credit:香港理工大學 JCIT)

這座對理工大學師生而言可說是「等很久」的 Hadid 建築,自 2007 年贏得設計、2009 年開始動工、到延宕至 2013 年才完成,顯現 Zaha Hadid 作品設計與施工上的不易。不過也因為如此,更反映出建築落成後,值得擁有數以萬計人的目光注視著。而就在今年 3 月,「創新樓」也正式揭幕,加上時逢理工大學的設計學院創立 50 週年,又獨具特別的紀念意義,說它「猴塞雷」還真一點也不為過呀。


主體大部分皆以白色作為主色,室內更大量使用白來呈現寬敞的視覺效果;而多處不規則的流線設計,更突顯出現代建築形式上的力與美。(Photo Credit:Iwan Baan、Doublespace)

多層、無多餘稜角的建築形式,向來是 Zaha Hadid 擅長發揮的設計特徵。(Photo Credit:香港理工大學 JCIT)

「創新樓」有著 15000 平方公尺、15 層樓高的廣大面積;室內則可足足容納多達 1800 人也不顯擁擠,而這其中關鍵的因素,便是來自於 Zaha Hadid 流線延伸的設計。

影響層面涵蓋多用途教室、實驗室、設計工作室、展覽區及公共休憩區等空間,透過曲線般的無縫環繞與連結,提昇集中力來鼓勵學生群聚學習和互動交流。此外,運用大量的大面積玻璃帷幕及不規則流動型通道,除了增加空間明亮度,也帶出適合設計學院的軟性氛圍。



小至教室、大至會議廳的室內空間,經由無縫流線環繞式的結合,加上大片玻璃帷幕的運用,不僅造就無壓迫感的舒適環境,對於學生群體間的互動交流也相當有助益。(Photo Credit:JCIT、Iwan Baan、Virgile Simon Bertrand、Doublespace)

然而 Zaha Hadid 認為更重要的是,藉由這座與船體相似的造型建築,讓紅磡當地環境增添上不一樣的色彩(創新樓周圍大多為幾十年以上的老建築),以期展現未來都市的活力,同時也代表著學校及設計學院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



說著說著,這座別具特色的校園建築,即使非校內師生,現在也都不禁想親眼參觀一下了!不過免不了跺腳抱怨 Zaha Hadid 的作品為何要如此媚惑人心才是真的吧?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