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界另一端,以藝術為世界難民而歌!
資訊爆炸的時代享受著信息的便利,卻也隨著訊息更迭,讓人變得善於遺忘,遺忘在世界的另一端仍發生著難民議題值得關注並等待解決。有鑒於此,身處於全球不同地點的藝文創作者紛紛挺身實踐,試著以各種視覺創作喚醒群眾意識,並用作品紀錄當代世界現況,如旅歐攝影師張雍與知名藝術家艾未未近期便分別以影像和藝術的形式,訴說難民流亡現場的故事,令人震撼難忘。這兩個展覽給了 MOT TIMES 一個想法,期待在 6 月 20 日世界難民日來臨之際,提前率領讀者們以藝術之名,展開一場觸動難民議題思考的旅程。
「 直升機探照燈正鎖定著那幾個散落於樹叢間裹著毛毯的身影,往右側看去探照燈光區外的玉米田,看似手機光源那樣微弱的光點正一個接一個從邊境小橋那側依序出現,再仔細看了幾眼,長串隊伍早已沿著河岸往斯洛維尼亞走了好遠…」--《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攝影集,2017 麥田出版。(《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平面攝影系列© 張雍 Simon Chang / Photo Credit:學學 )
張雍攝影之眼,紀錄歐陸流亡現場
第一站從台灣出發, 前往學學白色空間欣賞旅歐 14 年的台灣攝影師張雍於 5 月 5 日甫開展的個人攝影展「 左心房/右心室 」,現楊除展出首度公開的《 日光節約時間 》( Daylight Saving Time )、《 第二個童年 》( Childhood Once More )、《 慢板 》( Adagio ) 等影像系列作品之外,也呈現了震撼人心的難民流亡紀錄《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 》( Fleeing from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攝影系列,帶領觀者隨著他的鏡頭,一同前往斯洛維尼亞與奧地利、克羅埃西亞邊境,感受籠罩在極度驚恐與未知的歐洲觀察。攝影師張雍於 2015 年前往斯洛維尼亞與奧地利、克羅埃西亞邊境進行影像拍攝,以鏡頭紀錄中東/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等難民流亡、過境巴爾幹半島搶進西歐的過程和故事;此系列共 62 件作品,每一個畫面都充滿視覺力度與生命韌性,將情感與流亡磨難場景如實呈現。(《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 》平面攝影系列 © 張雍 Simon Chang / Photo Credit:學學 )
混亂、擁擠、吵雜,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充斥現場,一個不留神,或是突來的政令變動等,都有可能讓自己與最親愛的家人、親友永世分離;攝影師張雍在流亡現場以同為異鄉人的思考進行拍攝,再以異鄉人的身分將影像帶回台灣,道盡世界另一端的辛酸與現實。(《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平面攝影系列© 張雍 Simon Chang / Photo Credit:學學 )
攝影師張雍談起這段攝影計畫時提到:「 在現場進行拍攝時,我常會與難民致意並談話,聊聊同為異鄉人,彼此的生活和往昔故事,其中有些人曾是音樂家、律師或是老師,直到巨變來臨,不得己地必須帶著輕便的家當,協同親友踏上路程,冒著生命危險與未知的危難,然而,這趟路途何時、何處是終點?明天,甚至未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一切都未可知。」
流亡現場的畫面和故事,帶給攝影師張雍萬分衝擊,除了更為確定將拍攝計畫的實踐之外,也在每每重返現場時隨身攜帶照片,並於作品背面寫下問候或祝福,希望能夠贈予給作品畫面中的被拍攝者,縱使他知道顛沛流離的日子中,能再見面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但仍期盼著與旅程中的人們再相逢,用此小小的行動傳遞人與人之間溫暖與希望。
攝影師張雍談起這段攝影計畫時提到:「 在現場進行拍攝時,我常會與難民致意並談話,聊聊同為異鄉人,彼此的生活和往昔故事,其中有些人曾是音樂家、律師或是老師,直到巨變來臨,不得己地必須帶著輕便的家當,協同親友踏上路程,冒著生命危險與未知的危難,然而,這趟路途何時、何處是終點?明天,甚至未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一切都未可知。」
流亡現場的畫面和故事,帶給攝影師張雍萬分衝擊,除了更為確定將拍攝計畫的實踐之外,也在每每重返現場時隨身攜帶照片,並於作品背面寫下問候或祝福,希望能夠贈予給作品畫面中的被拍攝者,縱使他知道顛沛流離的日子中,能再見面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但仍期盼著與旅程中的人們再相逢,用此小小的行動傳遞人與人之間溫暖與希望。
艾未未難民船啟航,廣闊天涯何處是我家 ?
身為難民之後代,再加上自身生命際遇積累,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創作中,總是能見到他以多元藝術形式彰顯人權及人道關懷的精神,甚至透過相對激進並充滿爭議的手法,實踐他渴望引發思考的企圖。在艾未未眼中,難民危機,不僅止於字義解釋,所謂的危機在於人類試著「 處理 」這場悲劇時,一如沙漏般流逝的道德精神和為人的價值。
艾未未以有如史詩般的詮釋方式,打造《 旅途法則 》(Law of the Journey)藝術裝置,為數千名從土耳其橫渡愛情海卻遭船難而亡的難民所悲歌。( Photo Credit:ngprague )
本次在捷克布拉格國家美術館 ( National Gallery in Prague ) 的展覽以「 旅途法則(Law of the Journey)」為主題,地點於曾為貿易所,並在 80 年前作為猶太人送往特雷辛集中營前所集合的空間中進行,艾未未將過往與現今的人類災難進行串連,促成跨時空的議題思考。現場作品中,最引起話題的便是與展覽同名的藝術裝置《 旅途法則 》(Law of the Journey),這艘難民船是一座長達 70 米長的橡皮筏,船上超載近 300 位乘客,每位乘客雖面無表情,卻將難民流亡時的茫然、絕望、無助的氛圍深刻展現,而這艘船將航向何方?它是一艘渴求土地接納的諾亞方舟抑或是在猛烈災難降臨前的避風港?隨著船隻航行意象,似乎也帶領著觀者陷入流亡現場的想像。
在艾未未的眼中,流亡的故事世世代代都在發生,每個人的祖先都曾流亡遷移,脫離故鄉,在新居所開啟另一段人生,於是誕生孕育了現今的社會,或許有一天,任何人都會因為戰爭或其它問題而為流亡,渴望新生、祈求被接納,呼籲人們應從自身開始付出關心,讓悲劇逐漸消失。( Photo Credit:ngprague )
除了與展覽同名的裝置《 旅途法則 》(Law of the Journey)之外,現場也展出了名為《 自助洗衣房 》( Laundromat ) 的作品,現場所展示的每件衣物都是艾未未前往希臘與前南斯拉夫其頓共和國邊境一處名為伊多梅尼村(Idomeni)的地方,收集現場難民於逃難過程中遺落在難民營的衣物,清洗後所組成,上千件看似平凡衣物承載著沉重的流亡故事,令人憂傷。( Photo Credit:ngprague )
攝影師張雍和藝術家艾未未透過流亡現場意象和畫面傳達難民議題延燒的現況,在歐盟與各國門戶大舉對難民封閉,和川普移民禁令發酵的現今又將對難民議題帶來何種影響,值得世界群眾、社群和媒體繼續監督並促成改善。而後,各領域創作者又將會繼續以什麼的實踐和作品為難民發聲?MOT TIMES 將為讀者們進行持續地議題追蹤,請鎖定MOT TIMES 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