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打開你的感官,讓想像力啟航!歷史紙廠華麗變身 —《紙的進化論》特展正式開幕

台北有前身為酒廠和菸廠的華山、松菸文創園區,而宜蘭去年剛開放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則是歷史悠久的造紙廠變身!

宜蘭五結鄉的田間,中興紙廠靜靜在此矗立了八十餘年。紙廠和產出的紙承載著歷史的起落,即使這裡的生產量曾是東南亞第一,終是隨著時代變遷而在2001年劃下休止符。在宜蘭縣政府的規劃重整下,老紙廠變身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再度開放,過去造紙的歷史深深鐫刻進建物裡,漫步其中就能感受;不僅如此,即將開幕的特展《紙的進化論》更進一步以「紙」為主題,從「紙的進化」看見「想像的進化」,串連起紙廠的過去與文創園區的現在、未來。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是有八十餘年歷史的中興紙廠。(Photo Credit:MOT TIMES)

展覽所在的「有料倉庫」過去是散漿機房和存放漿料的倉庫,倉庫的挑高與寬闊營造出充滿開放感的空間。展覽規劃為三大展區,從「紙的知識考」啟程,第二步到「紙的創意學」感受紙張如何成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最後則是鳳嬌催化室打造的「紙的自由式」。放眼望去,展出作品配合原倉庫的維度,各自在空間中突出了獨特的存在感;作品之間保留恰到好處的距離,維持了展覽空間的寬敞,也讓人仍能感受到過去倉庫的氛圍。


《紙的進化論》的展場空間保留原倉庫的寬敞開放感。(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在入口迎接大家的是廖昭豪的「消波塊」和康雅筑的「未來的形狀」。廖昭豪的消波塊以紙亂真,保護色徹底融入水泥建築,讓人訝異紙漿的質感竟能如此近似水泥。當消波塊不再是水泥、而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紙」製成,如何面對這種感知的衝突?而康雅筑的作品與頗具份量的消波塊呈現鮮明對比,紙在她手中恢復輕盈、化為七彩雲朵,宣告了《紙的進化論》就是想像力的飛揚。


位於展覽入口區的廖昭豪作品「消波塊」及康雅筑作品「未來的形狀」,展現截然不同的「紙」的質感。(Photo Credit: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王鼎瞱的作品「光,灑落於紙」運用自然素材引領觀眾,在紙的歷史中漫遊。(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接著,跟隨王鼎瞱的作品「光,灑落於紙」的光線指引,在紙林中邂逅紙的知識:看紙如何從地圖開始起飛、化為天際中的風箏與天燈甚至是實現想像的飛行器。王鼎瞱將自然素材如樹枝、石塊與紙結合,在紙間遊歷紙的發展歷程彷彿是林中漫步,充滿想像力的進化之旅就此展開。
 

張徐展的「玫瑰小黃」運用了傳統紙紮工藝,外圍的展間也是由紙所造。(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紙的創意學」展區匯集了國內外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張徐展以愛犬為靈感的作品「玫瑰小黃」藏身獨立小屋之中,完全以紙打造的小屋營造出封閉性,讓人沉浸於動畫和紙製裝置所訴說的故事中;長谷川洋介的「鈔票摺紙」,則透過各種摺疊角度為各國紙鈔人像戴上帽子,展現幽默感的同時也呼應紙廠過去印鈔的歷史。


 

長谷川洋介的「鈔票摺紙」,你能認出哪些鈔票?(Photo Credit:均勻製作、長谷川洋介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Tim Budden 的作品「炙陽」展現中國窗花的特質。(Photo Credit:MOT TIMES)
 
英國藝術家 Tim Budden 擅長剪紙創作,這次的全新作品「炙陽」不只是剪紙、更挑戰「燒花」的技術,透過火燒展現別樣的紙感,也是他創作生涯中的最大件作品。「炙陽」延續Budden 作品如同中國傳統窗花的特質,改變了觀看空間的方式,且遠看、近看各有逸趣,近觀窗花洞中所透出的世界更是迷人。
光線穿透後在地上映出「炙陽」的陰影。(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專注聲音藝術的吳秉聖,這次的作品「何處」以輕薄的宣紙挑戰紙做為發聲體的可能,五個彷彿小型衛星天線的裝置在充滿歷史痕跡的廠房裡擺動,創造奇異的感官體驗。瑞士藝術家 Zimoun 同樣以聽覺為徑,在挑高的展場中以棉球動力裝置敲打180個紙箱,堆疊成牆的紙箱隔絕出一方獨立空間,從「牆」外就先帶來視覺上的衝擊;進入牆內空間後,重複的敲打聲如同無形的膜一樣讓人與現實暫時斷線,全心體會每一個紙箱的不同頻率。


吳秉聖的作品「何處」以宣紙為素材創作聲音裝置。(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瑞士藝術家 Zimoun 的「200 prepared dc-motors, cotton balls, cardboard boxes」,棉球敲打紙箱的聲音此起彼落。(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紙的創意學」展區也展出各式紙材化為海報、書籍和包裝的精采設計,可以看見紙如何成為設計師們的謬思,以千變萬化的樣貌豐富了各種設計的可能。


鳳嬌催化室的「紙林紙海」讓觀眾用身體自由感覺「紙」的存在。(Photo Credit:均勻製作、Photography by 楊雅淳)

最後,來到由鳳嬌催化室打造的「紙的自由式 PAPER FREES YOUR MIND」,這片「紙林紙海」在炎炎夏日中讓人感覺分外清涼!作品大量運用田中央的種籽紙、展現石磨特性的蜂巢紙、以機能紙抄技術表現的薄纖紙等特殊紙材,觀眾可穿梭從天而降的紙林、暢遊於起伏的紙浪中,用身體來感受團隊對紙和纖維的各種想像與實驗精神。

《紙的進化論》展期間更規劃主題活動工作坊,讓《紙的進化論》完全超越單一的視覺經驗,而是真正能觸動多樣感官的創意展覽。走一趟宜蘭,在歷史中感受想像力的進化,感受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