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工業 Industrial

匯集在地四大工藝活動!台東美術館《無我—介接自然與生活之美》展出多件工藝家運用自然材質、植物染、傳統文化創作的手工藝品!

與大城市個隔著中央山脈,台東俯拾即是的自然景致成為在地工藝的底蘊,第一屆的「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串連了多項在地工藝活動,匯集30位以上工藝家們的作品,工藝品探索著瓊麻、苧麻、月桃葉、檳榔鞘......等多種自然材質,也流露著工藝家們對於自身傳統文化、與自然連結的探索,熱愛應用材質與手作工藝的你,千萬別錯過9/11-27 臺東美術館「臺東工藝設計獎暨展覽:《無我—介接自然與生活之美》」!
「工藝品與一般器物的區別在於,工藝師將將取材自自然的材料,經由人的美感與手工,融入實用工藝之中,便達成融合自然、人類心靈的作品。」
此次展覽以《無我—介接自然與生活之美》為題,表達人於自然中的謙卑姿態、取之自然並尊重整體生態和諧,除了展出「臺東工藝獎」入圍作品、「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隊」得獎作品,還有「工藝師交流計劃」、「工藝材質復育計畫」等在地工藝活動的成果!
 
1. 「臺東工藝獎」22 件入圍作品,從文化脈絡找到創新的語彙!

首屆「臺東工藝獎」採公開徵件方式,自百餘件投件作品中選出22件精選作品,入圍者除了有新興工藝設計、傳統工藝、應屆畢業生,亦有自有工藝設計品牌者,作品多為燈飾、茶席、器皿、展示櫃等日常用品,強調自然與生活的連結,同時在材質、創新上著墨與自身文化的關係。

例如此次參獎作品《景間,景外》,工藝家陳君岱將風景轉換製成抽象而純粹的「質地」,用琺瑯肌理回應光與空間,在掛繩的連結用以傳統民藝的編、套手法;獲得貳獎的《黫山水器》,則是林精哲以「燻」製的概念,將木頭製造出火與煙的痕跡嵌入陶土,留下自然的色澤與質感,向傳統致排灣族陶壺特色致敬。然而即使今年有許多優秀作品入圍,評審認為工藝應有更深層、屬於台東的文化語彙,因此本屆首獎從缺,讓獎項的意涵提升到更高層次。


由林精哲創作的《黫山水器》獲得貳獎。(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由陳君岱創作的《景間,景外》獲得參獎。(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由「秋雨十一金工工作室」姚怡欣創作的《印象台東》獲得佳作。 《印象台東》以純錫、黃酮、半瓷土、化妝土製作,將台東的山脈、海洋與陽光(左至右)意象融入作品樣態之中,與台灣的茶席文化結合。(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南宇陽金屬物件設計工作室」南宇陽創作的《觀風》獲得佳作。 《觀風》以純錫、黃酮製作,表現無法以視覺感知的「氣」與其流動狀態。(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由吳孟儒製作的《碎圈》,戒指透過熔化及破壞金屬表面來達成特殊的質感效果,每只戒指得裂痕皆獨一無二,獲得本次市場潛力獎。(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陳盈瑜以上膠襯紙製作輕巧並可折疊收納的《摺疊的翅膀》燈飾。
(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鄭中杰以膠合竹皮、麻繩製作《竹之華》花型燈飾。(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鍾杰安以台灣桂竹、藺草製作《藺之架》衣架,運用藺草吸濕特性,加速衣服乾燥的時間,並透過藺草吸水變色的過程來判斷潮濕程度,而夏日藺草獨特香味亦可驅蟲。(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張玲維以孟宗竹、胡桃木製作《衡》座椅。
(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2. 三件由各地青年於台東在地工坊,運用手工技藝描繪的東台灣風景
 
「國際青年工藝設計營隊」已舉辦多年,每年皆邀請 35 歲以下國內外青年來到台東,在10日營隊課程中於當地工坊體驗文化、學習工坊技藝。此次參與工坊包括:花線工作室、Talem、羅沙工作室、鄭梅玉藺草工作室、阿美手作坊,過程中不僅學習到在地技藝,也同時體驗到台東部落文化與生活,讓作品具有實用性與文化的設計底蘊。

「羅沙工作室」以色列籍學員Adi Maoz《竹筒包》獲得首獎。Adi 以竹筒飯為發想,包型以構樹樹皮、薯榔染色,皮包可展開及收納,順著樹皮的橫向紋理和薯榔染色防潮。(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左)「Talem」林柏瀚《外婆》獲得貳獎。林柏瀚將自己家中具有外婆記憶的廢棄椅子帶來,利用所學的技法和工坊撿拾的廢棄物重新改造設計。
(右)「花線工作室」戴彤容《地景構築》獲得參獎。戴彤容以不鏽鋼網取代「十字繡布」,將工坊所在地建和部落的環境編織成景。
(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3. 工藝家相互碰撞的驚喜!四組作品呈現對自然材質的崇敬的熱愛

台東自2018年即有「國際駐村交流計畫」,今年受疫情影響改以「工藝師交流計劃」,邀集來自各地的工藝師相互激盪創意。此次由臺東工藝師鄭志強、林嘉倫、高莎莎、黃郁絜、楊慕仁,縣外工藝師吳學豐、吳思嶔、吳其錚、日本籍工藝師山中彩等 9 位各自專精於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分成 4 組在 5 日內跨界合作創作出《初光》、《三個故事》、《豆豆咧》、《圍牆外的浪花》。


由山中彩與拉日格安製作的《初光》,將傳統排灣族運用「火廣竹」製作魚簍的記憶化作燈飾,並用以台灣的原生樹種「九芎」作為植物染原料,木製燈架上則雕刻著排灣族文化中代表著「山」的菱形格紋。在魚簍、九芎染布工藝等技法皆已鮮少人使用的今日,藝術家以此為創作靈感回溯文化更別具意義。(Photo Credit:山冶計畫 提供)

《圍牆外的浪花》由「米麻岸Mima'an工作室」高莎莎、「糸島織物」鍾瓊儀,以連接著樹幹的「檳榔鞘」,製作如同海洋中的珊瑚生物、浪花般的燈飾。檳榔在阿美族生活中常見植物,除了食用果實,由於部落內並不會設置圍牆,傳統阿美族便以種植成排的檳榔,作為與鄰家屋舍之間的界線,阿美族藝術家高莎莎更特別分享,傳統也會將檳榔鞘作為「石頭火鍋」承裝燒燙鵝卵石作為煮物的容器。(Photo Credit:山冶計劃 提供)
 

《三個故事》由工藝家黃郁絜、吳其錚製作陶藝後,再由善於繪畫的藝術師楊慕仁上色。作品中提及早期「大洪水」的傳說故事,而以土捏製而成的陶藝品,也似提醒著人類發展的脈絡,是一件工藝家回溯創作與生命本質的創作。(Photo Credit:山冶計劃 提供)


由工藝家吳學豐、吳思嶔、鄭志強創作的《豆豆咧》,樂於由山林中尋找創作靈感的三人,製作了豆形的夾子、刀子、研磨缽等日常工藝品。(Photo Credit:山冶計劃 提供)
 
4. 工藝材質復育計畫成果《撚阡陌》:帶你認識苧麻、瓊麻、虎尾蘭的材質特性
 
工藝與材質的開發、傳承息息相關,此次不僅深入調查「苧麻」、「瓊麻」兩種自然材質的運用,也加入了生活中常見的「虎尾蘭」作創新實驗,透過多種層次性的試驗瞭解材質的可能性!
 
「虎尾蘭」的纖維雖柔軟纖細,卻有著絕佳的韌性,一束8公克的「銀脈虎尾蘭」與「金邊虎尾蘭」分別可以承受78.6、83.1公斤的斷裂強力測試,過去多被用為製作弓弦的材料。在以福木、月桃、毛柿、薯榔、大青等植物染色測試上,則可發現此兩個品種各有不同的光澤感。且虎尾蘭纖維也可製作成如湯匙等生活用品,突破過去大家僅將其作為景觀擺飾的想像!

這項計畫中,他們實驗製作了0.1、0.15公分兩種厚度的「手工苧麻紙」,並發現「手工苧麻紙」的纖維相較於機械製作紙張鬆散,使得顏料擴散性更好,材質在書法創作上也容易表現「飛白」。(Photo Credit:PeilingLin)

「手工苧麻紙」製作過程。
(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工藝家林金次將瓊麻製作成生活用品的創作過程。(Photo Creidt:山冶計畫 提供

2020 Taitung Craft Award 臺東工藝獎暨展覽 
展期:2020.09.11-09.27
地點: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浙江路350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2:00-17:00;週六至週日10:00-17:00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