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工業 Industrial

一生編曲近萬首華語流行音樂!北流《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展出張惠妹、張雨生經典金曲幕後推手的傳奇人生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開啟的門

——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進退我無權選擇

——張雨生 feat. 張惠妹《最愛的人傷我最深》

 

也許你還不太認識陳志遠,但這些一見歌詞就自帶背景旋律的經典,都出自他手!

 

從民歌年代開始發跡,陳志遠老師曾製作過張雨生、張惠妹、范逸臣、小虎隊、蘇芮重量級歌手的專輯,創作編曲超過千首,包含《天天想你》、《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永遠不回頭》、《感恩的心》等等膾炙人口的金曲,可說是中文流行音樂史上編曲最多的大家,甚至在1980年代歌曲排行榜前50名中,半數以上都是由他所編之作!如同廣播人馬世芳所說:「陳志遠就是賦予我們這40年幾年的歲月裡,台灣流行音樂我們最熟悉的那些歌、溫度、色彩的那個人」。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由長期關注台灣流行音樂的李律鋒策劃,透過13個展區,近千件陳志遠老師手稿、個人蒐藏與眾多音樂人音樂人分享,呈現他傳奇的創作人生。
陳志遠,那位用一生寫下台灣音樂史的傳奇人物
 
一首歌的演唱、詞曲創作最易為人所記住,然而在主旋律與字詞之外,「編曲」譜寫貝斯、鼓、管弦等樂器的位置,卻是為每首歌曲渲染出靈魂厚度的關鍵。
 
編曲家陳志遠從民歌時期開始發跡,經歷了音樂產業的興盛、唱片市場的衰落、獨立音樂抬頭、流行音樂的分眾發展,他音樂生命等同一部臺灣流行音樂史,入圍過 9 項金曲獎,並獲得最佳編曲人、特殊貢獻獎的殊榮。
 
這位傳奇人物有著特立獨行的作風、喜愛挑戰的反骨精神,他敏銳的音感、天才般的直覺、創意與格局宏大的編曲概念,讓他得以在三十多年間,創作了數百首的歌曲,編了近萬首的音樂作品,留給流行音樂界龐大的資料庫,也啟發了無數的音樂創作者。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展出《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Photo Credit: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結合科技、光影、音樂,《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13個展區、展出近千件展品
 
亮點 1:陳志遠是誰?若是在今日,他定依然潮流、瘋狂
 
擁有「音樂怪博士」之稱的陳志遠十年前因病辭世,然而他的才華與幽默,甚至是總走在潮流尖端的形象(想像在1990年代,他就開始用蘋果麥金塔電腦做數位剪輯了!),卻仍然留在許多音樂人心中。
 
走進展場入口的「潮人陳志遠」展區,策展團隊想像這樣陳志遠在現代 FB、IG、Youtube、Tiktok 的樣子,不僅與其妻子陳若葵(Mimi)討論老師的說話陳述方式,還為每種社群搭配不同的經典音樂;更往後到「埋藏在你心裡的歌」整面牆上,是與戀人一人一只耳機的《天天想你》、好友歡唱的《姊妹》、分手失戀時的《一場遊戲一場夢》、《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原來青春回憶的時光背後都有陳志遠譜寫的厚度!


如果陳志遠在今日使用社群軟體,他的版面會是什麼樣子呢?透過貼文、音樂、影片,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勾勒出大師又潮又酷日常!(Photo Credit:PeilingLin)
 
亮點2:這些音樂你一定聽過!一生創作無數傳奇歌曲
 
「台灣流行音樂從民歌時代到現在,已經有半個世紀時間,我會把它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個是陳志遠老師有參與的部分,第二個是他沒有的部分,你大概會很驚訝,這兩個部分幾乎是一樣長的,他貫穿了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策展人李律鋒說。

圖中前後分別為「怪博士的時空旅程」、「埋藏在你心裡的歌」兩大展區,分別展出陳志遠的創作歷程與經典金曲唱片封面。(Photo Credit: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陳志遠的音樂生命橫跨民歌時期、1980年代在地偶像浪潮、1990年代五大唱片極盛時代,直至千禧年後唱片市場衰落、獨立音樂抬頭的時期。展中「怪博士的時空旅程」,從陳志遠在1979年參與《龍的傳人》編曲而聲名大噪,接著 1983-89 年為飛碟唱片「四大天后」蘇芮、蔡琴、王芷蕾、黃鶯鶯作品編曲名作,1985 年為製作人李壽全邀集台灣數十位華語歌手共同錄唱的《明天會更好》編曲等等種種事蹟,梳理陳志遠的經歷,一如爬梳台灣流行音樂所經歷的每個重要時刻。

跨越民歌至獨立音樂興起的年代,「怪博士的時空旅程」蒐集許多當年的簡報、照片、卡帶、書籍,敘述陳志遠的創作與台灣流行音樂史緊緊相連。(Photo Credit:PeilingLin)
 
此外,無論是「1980s:流行音樂起飛」展區中,當年他僅用一張A4就能紀錄整首歌的不同聲部編曲的手稿,從家中找到當年自創唱片公司「熱帶風雲音樂事業有限公司」的名片;或一旁「記憶唱片行」展區將陳志遠畢生蒐藏蔡琴、蘇芮、王傑、張雨生、小虎隊、林憶蓮、歐陽菲菲......等歌手的黑膠與卡帶,都帶人細細回味那個令人懷念的年代。

「記憶唱片行」展區復古呈現當年少男少女記憶裡唱片行的場景。(Photo Credit: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Photo Credit:PeilingLin)
 
亮點 3:開一台麵包車創作?1980 年代高產、高壓的編曲過程 ON AIR
 
而這位編曲大師究竟是如何創作的呢?本次不僅邀請台灣鼓王黃瑞豐、吉他教父黃中岳等多位資深音樂人錄製影片,一同分享過去與陳志遠的合作經驗與回憶,展出多件編曲手稿,還重製了他的創作場域——麵包車!
 
據說他總是開著麵包車停在錄音室樓下編曲,在那個分秒必爭、一天就要錄完一張專輯 10-14 首歌的時期,往往樂手們開錄一首歌時,老師就必須著手編下一首歌,而唱片公司的製作助理就在外頭候著剛創作完成的編曲總譜,馬上複印、分給每一位樂手。
 
「一首歌的完成」除了邀來多位音樂人分享合作經歷,也有多份編曲手稿,其中包含當年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裡頭還可見陳志遠在前奏處幽默寫道「(無三度音)請李教授親自教授」,要樂手們自己去問李宗盛!可見兩人感情要好。(Photo Credit:PeilingLin)
「行動工作室」復刻出當年陳志遠的麵包車創作空間。(Photo Credit:PeilingLin)

(Photo Credit:PeilingLin)
 
而在1970-80年代,錄音硬體技術還無法將每項樂器以單一聲部錄成一軌(track),錄音系統僅有共四個聲軌,其中兩軌為歌手的左右聲道,樂手們必須共用剩下兩軌,因此一人出錯就必須全部重錄,是個高產、高壓的工作環境。這次展中也邀來台灣多位資深樂手,復刻當年的錄音方式錄製《最後一夜》、《永遠不回頭》、《一樣的月光》,並搭配陳志遠老師的手稿呈現於「金曲錄音間」中!

錄音室ON AIR!來聽以1980年代錄音方式錄製的《最後一夜》、《永遠不回頭》、《一樣的月光》,裡頭影片還可一邊比對看陳志遠老師的手稿!(Photo Credit:PeilingLin)
 
亮點 4:原來大師生活如此幽默有趣!熱愛科技潮流、重視生活儀式感的陳志遠
 
最後,策展團隊也資料蒐集過程中發現的許多趣事,集結於後半段展中!在1990年代,傳統編曲流程漸漸被midi技術取代,作為科技重度愛好者,陳志遠也醉心於研究各種電腦編曲技術。
 
有趣的是,展中特別分享了一則他與 Mimi 的故事,據說當時兩人已論及婚嫁,卻因故大吵了一場,使得 Mimi 離家出走,傷心不已的他寫下《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曲子,音樂人丁曉雯則從他所述感觸填詞,後來,陳志遠將音樂與兩人相處的合影剪輯成一支 video letter 作為道歉信,兩人也因此體會到彼此的重要性,決定共結連理。
 

「大師的生活哲學」展區裡頭都是陳志遠蒐藏的桌椅、DVD,以及 Mimi 在丈夫去世後以期編曲為靈感,抒發懷念與情感的藝術創作。(Photo Credit:PeilingLin)
 
而且,他對金錢並不執著,反而「任性」的把錢都換成了「喜歡的形狀」,展中還可以看見他懷抱電影夢蒐集的各式DVD、專業錄影設備,或是對於品酒與雪茄都有必須有套儀式感,裡頭還藏著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事(比如到泰國買了顆假芭蕉樹,任性運回台灣,運費超貴)!


「時代的浪潮」展區以陳志遠的創作手稿打造出如同海潮般的場景。(Photo Credit: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或許正是因為陳志遠對生活的態度,他的每一首樂曲都具有獨特的感情樣貌,前奏一下,總能知曉是哪一首歌,燦爛多變,從不重複。這次展覽不僅展出他的創作歷程,帶著大家從耳熟能詳的歌曲裡感受編曲家音樂生命的厚度,也挖掘出許多過去他私下為人不知、卻幽默有趣的一面,值得細細感受。

《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聚集多位資深音樂人,包含(左起)無有創意總監張智舜、呂聖斐、黃韻玲、黃瑞豐、陳復明、葉雲平、李律鋒。(Photo Credit: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音樂怪博士-陳志遠特展
展覽日期:110/12/25至111/4/27
展覽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
營業時間:每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售票平台:OPENTIX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