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法院生冷意象!全新系列「國民法官法庭」,以空間模組打造溫暖莊重的司法場域
在國外,英美法系國家擁有陪審團制度,確保人民參與及司法的公正性,而今台灣也將在 2023 年元旦開始實行「國民法官」制度!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公民參與「國民法官法庭」,審判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之罪。
司法改革融入設計,在司法院委託下,台灣設計研究院邀來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博瀚設計操刀空間與指標設計,深入調研台灣及離島 22 間地方法院的空間場域、服務流程,設定統一的空間改造設計規範,將不同年代的法院蛻變為溫暖明亮,同時不失莊重的全新「國民法官法庭」。
司法改革融入設計,在司法院委託下,台灣設計研究院邀來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博瀚設計操刀空間與指標設計,深入調研台灣及離島 22 間地方法院的空間場域、服務流程,設定統一的空間改造設計規範,將不同年代的法院蛻變為溫暖明亮,同時不失莊重的全新「國民法官法庭」。
打造以國民法官為主的新型態國民法官法庭
「國民法官法庭」是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具體實踐的重要一環,然而過去法庭莊嚴的形象,多半伴隨冷硬色彩與氛圍,空間設計上除了法檯必須增設六席國民法官、四席備位國民法官席位,如何強調「人民參與」是一大關鍵。(☞什麼是國民法官制度? )
設研院團隊首先研究司法流程、實地至全國22個地方法院探勘,空間融入多元、包容、透明意象,並使全區皆為無障礙空間,兼顧多方使用者的需求。同時,也藉此優化過去識別資訊整合度低、評議空間有限、空間缺乏整體規劃......等各種問題。如同去年公部門「衛生所再設計」案例,今年同樣請設計團隊規劃出一套建議設計計畫,希望新型態國民法官法庭不僅空間符合需求,也能有一致的安心與專業形象。
高雄地院視覺與空間配置的巧思,打造沒有壓迫感的法庭空間。(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和平白大理石主背牆與法官入口融為一體。(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視覺與空間配置的巧思,打造沒有壓迫感的法庭空間。(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和平白大理石主背牆與法官入口融為一體。(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保留建築原始風貌,融合全新設計打造親民的法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設計考量視線角度,讓參審者的視角能輕鬆掌握整個法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地院設計考量視線角度,讓參審者的視角能輕鬆掌握整個法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如何轉變既有空間?設計空間模組打造法庭一致形象
負責本次改造的建築師蔡嘉豪提到,各地法庭空間建造於不同年代,考量既有空間與硬體條件限制,且各單位經費不同,此次從 22 間地院中挑選了新北、南投、高雄等三個分別代表長型、寬型、挑高型空間型態作為示範,並且運用「空間模組」的概念進行設計,為動線、法檯、舒適度、無障礙通用設計等等建立規範與準則。
其中,法庭皆以台灣特有「和平白大理石」為主背牆、木質感法檯為基調,營造公開透明、人性而溫暖意象,法官、檢辯雙方席位弧形的設計,也讓職業法官與國民法官的互動、審理過程更加順暢,以此打造出屬於「國民法官法庭」的共同印象。
南投地院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圓弧的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沒有視線死角,讓審判的過程更易溝通。(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圓弧法檯搭配咖啡棕的名牌,兼顧識別度及美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國民法官休息室強調提供獨立休息空間的設計。(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減少視覺干擾的國民法官評議室,以舒適色調緩解長時間討論的疲勞。(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圓弧的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沒有視線死角,讓審判的過程更易溝通。(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圓弧法檯搭配咖啡棕的名牌,兼顧識別度及美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國民法官休息室強調提供獨立休息空間的設計。(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南投地院減少視覺干擾的國民法官評議室,以舒適色調緩解長時間討論的疲勞。(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究竟新的法庭設計上有哪些特色?一起先來開箱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
改造前的新北地院。(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改造前的新北地院。(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特色 1. 審判活動區圓弧形空間,調節職業法官、國民法官、檢辯雙方的互動
法庭中使用者多元,因應法檯座位需要容納 9-13 位法官與國民法官,規劃創新的「圓弧形雙層主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的視線沒有死角,坐在中間的審判長,也能夠隨時關照國民法官需求,讓審判的過程中更易於溝通。
檢、辯席位的扇型配置,也使所有參與者都能夠聚焦於法庭上攻防,更有助於實踐證據裁判、公平審判的核心理念。
新北地院雙層法檯與45度角的檢辯席位,創造審判活動區的新互動。(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地院雙層法檯與45度角的檢辯席位,創造審判活動區的新互動。(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雙層木作法檯,層次分明為新型態的國民法庭。(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除了法庭場域,用於討論案件的「多功能評議室」也進行改造,運用輕盈的色彩與軟性的材質,提供國民法官咖啡廳般的休息空間,減少流程進行中的不安感。
新北地院運用輕盈的色彩與軟性的材質,提供國民法官咖啡廳般的休息空間,減少流程進行中的不安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特色 2. 空間視覺聚焦效果、軟硬體提升,增加審判過程的注意力
法庭長時間審理需要相當專注力,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帶有線型紋路與燈帶,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除了輝映主牆面司法天秤,也讓視線通向法檯、聚焦於審判活動區,同時具有收納照明、空調等設備功能。
空間配置上,不同的席位區域都設置了適當的隔板,座椅也特別著重高度與肢體伸展活動空間,另外也導入良好投影設備、語音辨識系統等,減輕審理過程的壓力及疲勞感。
特色 3. 明亮、溫暖色調,打造親切無壓迫感的法庭空間
色調選用上皆以白色、木質調為基底,除了選用台灣特有「和平白大理石」作為主背牆、木質感法檯,側板也使用大面積的淺木材,木材上凹圓直紋則詮釋司法建築常見的柱列語彙,帶來溫潤安定感。
新北地院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讓視線通向法檯,並聚焦於司法天平上,整體空間舒適沒有壓迫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地院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地院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讓視線通向法檯,並聚焦於司法天平上,整體空間舒適沒有壓迫感。(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地院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Photo Credit:台灣設計研究院)
特色 4. 設置無障礙設施
法庭上配備在動線上考量到輪椅使用,設計移動式坡道,希望能使每一位參與審判的國民感到友善、可親,實現國民法官制度多元、同理及包容的精神。
這次設計導入國民法官法庭的設計行動,也接續在桃園、新竹、苗栗、彰化、橋頭、基隆、宜蘭等七所法院完成,讓嚴肅的司法領域有不同的樣貌!
除了法庭空間,任選會場、詢問室、評議室、休息室、專用動線及安全通道等關聯場域,也同樣從多元角度出發,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的新型國民法官法庭,希望讓每位參與的國民法官都能夠在此自在且自信的為正義發聲,落實司法參與的意義。
☞ 設計導入國民法官法庭
主辦單位:司法院
示範地院:新北市地方法院、南投地方法院、高雄地方法院
服務設計及專案執行: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顧問: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趙璽理事長
空間設計: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
指標設計:博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