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戰後建築界風雲人物張肇康!徐明松耗時4年於台灣、香港訪問研究,於國父紀念館展出《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

說起台灣戰後建築,王大閎先生肯定是最具影響力者,然而,1950-60 年代還有一位與之同受包浩斯教育出身的第一代華人建築師——張肇康,亦是當年建築界風雲人物!

 

1954 年受貝聿銘所託,他與陳其寬建築師一同參與東海大學校園的規劃與設計,當時台灣本地其實也有駐東海的建築團隊,然而貝聿銘對此時細部設計非常不滿意,加上建築測量、放樣工程不恰當,溝通過程有所落差,因此 1956 年特別派張肇康來台親自設計,師承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的他,揉合中華傳統工藝美學與現代設計,在東海留下眾多詩意之作。

 

對細節堅持、嘗試現代技術創新,張肇康在東海案子告一段落後,成為台灣與香港建築界爭相攏絡、炙手可熱的人才,雖然他在台時間不長,卻留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台大農業陳列館(洞洞館)、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等建築。

 

然而,過往至今卻少有完整梳理其創作的討論,直到 2017 年建築史學者徐明松進行親自赴往香港、台灣兩地搜集資料,並與香港大學合作數位化珍貴的照片與建築資料,同時訪問曾與張肇康親近的學生、故友,耗時 4 年研究,今日將內容統整濃縮,搜羅眾多數位化的施工圖手稿、攝影,並仿製當年設計模型,於國父紀念館藝廊展出《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
張肇康是誰?一生都走在建築路上的傳奇
 
張肇康是華人近代建築史上最具傳奇性的建築師,與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閎相同,是接受包浩斯(Bauhaus)教育的第一代華人建築師。


攻讀哈佛建築設計研究院期間,張肇康(圖右)師從建築師葛羅培斯(圖左)。(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張肇康 1922 年出生於廣東中山,長居香港。早年攻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這是中國第一間以包浩斯系統教學建築的學校,與當時國內盛行的布雜(Beaux-Art)相當不同,因此使他自年輕時就奠下創新、現代化的思維種子,1946 年畢業後,隔兩年即赴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IIT)深造,並於 1949 年進入哈佛建築設計研究院(GSD),師從包浩斯首任校長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成為王大閎與貝聿銘在哈佛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學弟。
 
1954 年張肇康與陳其寬受貝聿銘之邀,一起參與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和校舍設計,因擅長構造與細部設計,1956年貝聿銘率先派張肇康抵臺監督工程,包含東大附小、理學院、舊圖書館、體育館、部分男女生宿舍等。

(左)東海大學東海書房現況(右)張肇康攝影東海大學女宿第八棟山牆(Photo Credit:翻攝自本展覽史料照片)
 
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及其部分校舍設計(1954-60)告一段落後,1960 年代間張肇康返回香港,加入甘洺(Eric Cumine, 1905-2002)建築師事務所,期間亦常接受臺灣當時知名的建築師如虞曰鎮、沈祖海、蔡柏鋒邀請參與設計,在臺代表作品包含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臺北嘉新大樓(細部設計,1965)、士林牧愛堂、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


臺北嘉新大樓入口處的偏心倒傘雨庇。(Photo Credit:翻攝自本展覽史料照片)

1967 年與徐慧明女士結婚後遷居美國,期間眾多室內設計案獲獎肯定,後來在香港地產開發商新世界集團邀請下回港,不過愛好自由、不喜資本主義開發的他,最後卻是選擇自行開業,後期也發展出許多出色設計,留下許多圖稿,然而對照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環境,其中可能有不少未實行而付之東流。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場照片,圖中央輸出照為建築師張肇康。(Photo Credit:Peiling Lin)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場照片,本次展出眾多模型,圖中為「東海時期」展區,1960年代廣受台港兩地建築團隊邀約設計之作。(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即便如此,直至晚年他都仍堅持在建築的路上,1979 年在甘洺推薦下於香港大學建築系任兼職講師,教授建築設計、中國傳統建築,帶著學生踏查中國大陸鄉村民居,遊歷 12,000 公里,當時測繪與拍攝都成為今日重要的檔案,而後搜集其中資料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的浪漫奮戰。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場照片,展覽尾聲「建築之道」展區。(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三大時期與重要作品一次看
 
時逢張肇康百年誕辰,本次由建築史學者徐明松,以及其學生黃瑋庭共同擔任策展人,展覽訂名為「現代之眼」,彰顯他繼承包浩斯現代精神,也以新的眼光看待華人傳統舊事物的理念,對華人建築文化具有重大影響力。
 
完成王大閎的研究、於北美館前的自宅重建後, 2017 年開始,徐明松投入陳其寬、張肇康、陳仁和等戰後於台灣有重要影響的建築師研究,期間不只在 M+ 博物館引介下訪問張肇康之妻徐慧明女士,並與香港大學合作將徐女士所提供的眾多照片、圖稿數位化保存,並拜訪了港大龍炳頤、鄭炳鴻教授,其中作為張肇康當時於港大的學生,鄭教授在 1992 年恩師過世後,隔年曾經為他舉辦一次回顧展,此展也曾巡迴台北台大農業陳列館(洞洞館),然而這些展件在之後 25 年間再也未曾曝光過。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場照片,展覽開頭清楚以年表整理出張肇康經歷,其中亦對照國際建築史重要進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本次展出張肇康重要設計作品建築模型。(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本次展覽集結這兩大批重要史料,以及徐明松與劉瑋庭共同訪談當年曾與張肇康共事或交往的友人(如高而潘、游明國等人一手口述資料),展覽詳細梳理其經歷的年表,以及「東海時期、後東海時期、建築之道」三個展區,分區詳細介紹期間代表作品,並搭配本次特別製作的模型、原施工圖大開本輸出,讓建築迷們看見張肇康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其細節之臻致!

本次展出張肇康重要設計作品建築模型。(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本次以大圖輸出當年張肇康設計建築的施工圖。(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必看建築 1:東海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倒傘計劃案
 
「東海時期」展區包含他在 1954-1959 年包含東大附小、理學院、東海書房、舊圖書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等等,其中卻特別展出一件未曾實踐並與前述作品風格大不相同之作!
 
「東海大學」在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的籌辦下,希望打造不同於以往於中國大陸辦校時宮殿式建築、同時又兼具在地色彩的校園,於是,可見其中眾多建築都擷取灰瓦、木構屋頂等元素,而張肇康也嘗試運用陶管、金錢磚、紅磚等建材,將傳統的工藝感深入建築肌理。


圖中模型為1954-1959年「東海時期」為校園設計作品的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展出張肇康於「東海時期」常使用的元素——陶管與金錢磚。(Photo Credit:Peiling Lin)

然而有趣的是,由於聯董會並無定義何謂「在地」風格,除了日本寢殿造本就傳承自中國建築的關連性,日式建築某種程度而言也可被理解為追尋「中國性」的源頭之一,再加上當時國際建築界對日本傳統建築美學的讚賞(包含葛羅培斯等建築師都曾訪日),因此東海許多校舍都可以感覺到日本建築的影子。這在美感細節與極高的設計密度上毋庸置疑(如體院館甚至因眾多細節與工法的堅持,使施工大超過預算,卻是其堅持理想的證明),然而其「形式」卻於戰後國情及現代性上,引起批判與討論,因此後期「東海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倒傘計劃案」,可說是張肇康嘗試的創新突破,也是本次徐慧明女士提供的資料中有趣的發現。
 
建築將 6 把倒傘置於量體內,除了以流暢曲面展現出混凝土的現代性,其實也是傳統中式木造樑柱挑簷斗拱的轉化,周圍則是不承重的玻璃帷幕或空心磚牆,延續其他校舍工藝語彙。不過最後此作最終並沒有獲選,反而是今日仍偏向傳統的另一方案獲得實踐。

東海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倒傘計劃案模型(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東海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倒傘計劃案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必看建築 2: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洞洞館)
 
俗稱「洞洞館」的「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中,許多中國傳統色彩都被抽象性轉化,此二、三樓處延用陶管設計立面的工藝,不過以黃、綠兩色淋釉,象徵稻田的黃穗綠葉,遠看甚至如傳統的琉璃瓦屋頂,而懸挑空間不必設柱體支撐,他卻仍在立面上佐以清透的紅色壓克力片,看過去彷若柱列一般。此外,由於是美援建築,從內部矩形折梯、扇形螺旋梯到立面的韻律感等,都可落實建築師理想的細節,被建築師西澤文隆評為「台灣現代建築中細部設計密度較高一例」。

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模型(圖前方第一座)(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必看建築 3:香港太平行大樓
 
在展覽中間有張大型的輸出圖,張肇康就蹲坐在為香港太平行大樓剛拆除模板的「偏心螺旋倒傘狀結構」旁,這是他在 1964 年寄給王大閎欣(炫)(耀)的照片!

由王大閎家屬提供書信照片,圖中張肇康與當時施工難度高的「偏心螺旋倒傘狀結構」合照。(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他在香港甘洺建築師事務所時,此作除了將當年東海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未建造的倒傘結構付諸實行,打造中環皇后大道上優雅的雨庇,在立面上也可見一番功夫,一個個長方形預鑄單元層疊,搭配玻璃窗面每隔一層就變換垂直桿件所產生的韻律感,也與傳統古塔建築帶來的律動感相似,是一相當出色而細膩的傑作。
 
香港太平行大樓模型(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唐吉訶德般浪漫奮戰的張肇康身上,你也能感覺自己所屬時代的建築精神

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而有了東海校園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香港太平行大樓等佳作。晚年則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
 
策展人徐明松教授在展覽結語感慨道:「有時候會產生疑惑,張肇康那麼敏感的心、細膩的筆觸,及無法真實應對虛矯社會的個性,如何在世界有立足之地?張肇康離開東海後,輾轉在臺灣、香港、紐約工作,最後再回香港,四處遷移流離。改革開放後,又勇敢地進到他朝思暮想的故土:神州大陸,察訪民居,記錄、測繪,並於 1987 年成 《中國:建築之道》一書。儘管張肇康 1992 年過世,僅活了七十歲,王大閎與陳其寬都更晚離世,但在 1980 年代末,王大閎與陳其寬都已不再專注於本業,一位寫小說,一位畫畫去了;只剩張肇康拖著羸弱的身體,像唐吉訶德般,浪漫地持續奮戰。」


策展人徐明松(Photo Credit:國立國父紀念館提供)
 
除了於國父紀念館舉辦「現代之眼-張肇康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期間也將在展場藝廊舉辦四場講座,展覽預計於明年 4 月移師高美館展出,下週六(7月16日)則將於臺大農業陳列館展出相關展覽「洞洞與花牆──臺灣戰後建築的文化情調」。此外,本次徐明松老師更將把四年的階段性研究匯集成書籍《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以及兩部紀錄片。


 

 
「過去台灣建築有段時間,建築師身上流淌著兩種文化。出生在中國傳統舊時代氛圍下,他們傳承著傳統,接著又接受最前衛的西方建築教育,日常生活裡都有這兩種因子。今天我們住在台灣,我對那傳統已經很陌生,在我們土地上未必能看到這些東西,因為許多都已被破壞掉了。因此從王大閎到張肇康,這十多年來的研究對我有很大的意義,感覺有個必須傳遞給大家、試著感受的任務,是不是這樣,台灣的建築會變得更有厚度、變得更好,這是我們做展覽、研究最大的目的。」策展人徐明松說。
 
■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
時間:即日起至8月14日每日9:00至18:00
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及1樓文化藝廊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