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想像中正紀念堂園區的未來!「概念競圖」10組優選作品公布
特別的是,因競圖並無須考量現實條件(如古蹟保存),設計提案想像多元,包含創造開放性的平台、翻轉與重新定義園區軸線、反省歷史的設計、增加複合式功能及多元化友善的可及性等等,開啟更多考論空間。對於本次項目提案,評審指出「年輕世代們不見得是在論述上強力批判,不必然是非常準確或者考慮周到,而是用更多空間設計手法重新定義空間。」一起來看其中五件作品與評審解析!
【延伸閱讀】重新想像中正紀念堂園區的新可能!「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7/1開始徵件
社會組
孫啓榕建築師事務所《福爾摩沙基地》(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謝宜庭・高鼎翔建築師事務所《The Left-Right》(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其中,Team Off Grid 的《Lifelines: Everyday Sanctuary》(生命線:日常聖所)以 Joseph Beuys 在德國卡塞爾的 7000 Oaks 植樹項目為靈感,提出以人們在偌大的園區中「共同種樹」為本質,讓公眾對空間具參與感,樹木的生長亦將見證未來建立城市人文歷史的變化,產生集體記憶。同時,在園內創造一系列 8 種被視為沒有特定目的之裝置/結構,允許人們自由地使用。而活動路徑也將打破原本如傳統宮殿的直線指向,讓人們可漫遊其中,在不介入堂體與兩廳院建築之下,降低區域的政治色彩,拓展空間靈活性。
Team Off Grid《Lifelines: Everyday Sanctuary》(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Team Off Grid《Lifelines: Everyday Sanctuary》(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三個圓包含進入建築前下沉式空間「反思的圓」,融入水瀑及燈光裝置,使堂體在視覺上模糊消失或呈現;進入堂體後,內部「中介的圓」透過移除銅像,加入貫穿各層的旋轉樓梯,改善原本被切割、缺少連貫性的空間;最後,在後方加入「活化的圓」新建築,引入商家,並透過大面通透的玻璃立面設計連接廣場,也串起永康商圈,提供不同進入方式。
納悶工作室《OOO 紀念堂》(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納悶工作室《OOO 紀念堂》(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BK Taiwan《自由日常,民主開箱》除了解構牌樓、迴廊、堂體屋頂作為地面新鋪面,並依照基地周圍生活空間,設計與園內連結的路徑,同時也創造更多樣、不同大小的活動空間;堂體則將保留大部分建築體,並透過「封箱」的動作將威權象徵轉化為歷史建物,一旁則拆除部分建築基座,加入戶外大棚架,成為民眾的城市客廳。
BK Taiwan《自由日常,民主開箱》(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BK Taiwan《自由日常,民主開箱》(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學生組
學生組 5 組獲獎名單包含侯德郁《時序顛覆》、漢堡王《聲之行》、零食小隊《聽見自由》、P+Y Studio《Park X S-Park》、A.M.1:00《不在場聲明 The Voice Of Absence》。
侯德郁《時序顛覆》(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零食小隊《聽見自由》(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A.M.1:00《不在場聲明 The Voice Of Absence》(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同時園區依照四周環境來規劃,如北部鄰近學校可設運動場、南方作為商業空間的中介地帶、東方規劃森林公園。再者,考量未來捷運萬大線開通後的人流,堂體周遭增加下沉式廣場、車站大廳、餐廳,提供更多樣的連結與功能,外牆亦加以改造、改善人行鋪面,思考整體街區關係。
漢堡王《聲之行》(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漢堡王《聲之行》(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地層下,則從增加國民安全意識出發,希望在城市中心創造系統性的避難、醫療後備機制。創造連通現有的捷運路網及地下停車場的廊道,平時可作為藝文與休閒空間,災害發生時則使都市避難更具韌性。地下更結合了原有池塘與沙濾系統,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親水系統,希望具備公園飲水、緊急避難用水功能。
P+Y Studio 《Park X S-Park》(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P+Y Studio 《Park X S-Park》(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評審分析
另外評審黃丞儀則特別提到,面對場址的轉型,社會組與學生組觀念有所不同,「學生組有很多作品過度強調要做一個中立、和解的呈現;但是任何一個轉型的設計,一定都會有態度和立場,中立多半是偽裝的,可能導致轉型無效。和解不能強求,如果一開始就設定場址轉型象徵和解,那就等於不做任何反省。」
(Photo Credit: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
本次獲選作品各可獲得 30 萬元的工作獎金,以支持他們繼續發展作品內容。競圖結果將連同其他入圍者、畢業設計組、和國內外特邀的 3 組團隊,於 4 月 7 日共同舉辦成果展覽,以及系列論壇、民眾參與活動。更多關於中正紀念堂基地背景與設計團隊提案內容,可見「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官方網站。
■ 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