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結構語彙—力與美學的全新展現
遠在古希臘時期,人類透過奧林匹克運動競技,追求表現肉體上的力與美;然而,人們對於這種理性與感性交鋒的極致追求,亦展露於其他領域之中。建築,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場域,多少理性結構與絕美的量體外形進行過百般拉扯。拜科技進步之賜,當代結構工程與建築迷人曲線兩者間的天秤,終於達到趨近平衡的境界。
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未曾停止過向自然學習;而正是因為這種動力,導引我們更接近自然、邁向自然。從古至今,人類一直企圖超越自然的法則,比如建起與天比高的摩天大樓、搭建橫越兩岸的跨海大橋;不管是對垂直高度,或是對水平跨越,其所欲挑戰結構尺度的極限,都將面臨自然界場域的所有考驗。風力、地震的撼動,是建築與天競高的最大敵人;而與水平跨度挑戰的最大勁敵,就更不用說是人類能賴以游走於地球表面的萬有引力了,它是左右著橋樑結構的幕後黑手。
橋樑建築的力與美在近代建築中有了顯著地變化。因為結構工程師利用力學建構出水平跨越的橋樑、建築師再以美妙的形態塑造橋樑的動人曲線,使得橋樑的設計彷彿就是一件力與美交織的哲學作品,所謂「完美的橋樑設計」則可說是力學與美學的極致平衡。義大利建築師 Paolo Soleri 早在 1970 年著作之《The Sketchbooks of Paolo Soleri》書中的建築概念,讓原本僅是兩端點之間的跨越連接,因為建築美學的介入,形成完全不同的結構作品。它再也不僅是力學所形成的結構,更包含了與美學融合的建築思維。
跨越人類百年世紀,現在的我們正處於運用數學與科技技術,並且向自然尋求創新方法的嶄新設計時期。在設計上,水平跨越的基礎限制、力學的本質—重力,也從未在地球上消失過;然而如何試圖用更輕巧、更纖細的構築手法,挑戰原本既有的水平限度,是一直被建築師與工程師關注著的理念。毫無疑問地,Paolo Soleri 是當今將建築師與結構工程師雙重身分融合的先驅者之一,他在作品上致力於師法自然,並且利用有機且充滿生命力的線條建構起他眼中的建築。
Paolo Soleri 曾如是說到:「我不知道我為何如此被橋樑設計所吸引,或許是因為它從開始進入設計概念的過程,到最後明確地回答設計目的,都是從一而終的緣故吧!」早在 1948 年 Elizabeth Mock 著作的《The Architecture of Bridges》書中,Paolo Soleri 便特地為此書的內容撰述,提出名為「Beast Bridge」之大跨度混凝土橋樑。在這個提案的中,蘊含對結構工學與建築美學的完美表現。
Beast Bridge 運用預力混凝土與先進工學技術的研究,從工程、材料與結構上做了誠實的對應;構成橋的結構主體—薄如殼狀的彎曲樑,其結構在力量的連續以及支點的平衡上都有著完美的搭配。除此之外,他在當年設計這座橋樑時,甚至考量高速公路上將交通分離成不同流速層級,用以對應其流線造型力學平衡的設計;也為了回應建築的需求,在彎曲的殼狀空間內設計旅客服務休憩設施。即便這只是為了一本建築著作所提出的企劃,Paolo Soleri 依然將自身前衛的建築思維作出毫無保留的展現。
從他迷人的作品手繪草圖中不難窺見,Paolo Soleri 在橋樑結構所呈現的動態力量當中,置入了充滿著師法自然、塑造有機形態的思考方式,並且利用各種力學的原型,設計出多樣且迷人的橋樑造型。藉由連接的隱喻,Paolo Soleri 更讓其設計的橋樑充滿著建築的意涵。當橋樑的結構力學融合了動態的有機造型,同時也作為連接與傳遞文化的各種功能時,「橋樑」將不再是單純地一條連接通道,而是一個文化場域的發生、一個場所的行為。
19 世紀末出生的西班牙建築師 Antoni Gaudí i Cornet 曾說:「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他都在追尋有機物體與曲線在建築上的終極表現。師法於自然,並且將有機的結構形態融入建築,是他貫徹始終的理念,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為後世流傳。同樣宛若想要挑戰上帝,建築師 Denton Corker Marshall 將他的建築創意與水岸結合,發表名為 China Bridge 之複合橋樑。他運用曲線並且將橋樑化作彩帶,彷彿在水上所漂浮的雲彩般,形成一幅動態的視覺饗宴。
Denton Corker Marshall 運用色彩學以及彎曲的幾何造型,讓 China Bridge 之橋體交織構成多層次的彩帶空間。三道彩帶之間蜿蜒綿亙,從遠處看視覺焦點落於紅色的彩帶上,而人行走於扭轉彎曲的橋面上,因為動線的變化多端,更能體會水岸的迷人風景。彎曲且錯落的橋,形成不僅是一種造形上的躍動,也是行人漫步於水岸上、猶如遊走於水面般的浪漫體驗。當建築美學與結構工學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就會有越來越多力與美兼具的橋樑誕生;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橋樑有著始終必須克服之結構跨度方面的問題。然而擁有建築靈魂與融合自然美學的橋樑,不論在哪個年代都是那樣地迷人,不是嗎?
編輯/陳秉松
橋樑建築的力與美在近代建築中有了顯著地變化。因為結構工程師利用力學建構出水平跨越的橋樑、建築師再以美妙的形態塑造橋樑的動人曲線,使得橋樑的設計彷彿就是一件力與美交織的哲學作品,所謂「完美的橋樑設計」則可說是力學與美學的極致平衡。義大利建築師 Paolo Soleri 早在 1970 年著作之《The Sketchbooks of Paolo Soleri》書中的建築概念,讓原本僅是兩端點之間的跨越連接,因為建築美學的介入,形成完全不同的結構作品。它再也不僅是力學所形成的結構,更包含了與美學融合的建築思維。
跨越人類百年世紀,現在的我們正處於運用數學與科技技術,並且向自然尋求創新方法的嶄新設計時期。在設計上,水平跨越的基礎限制、力學的本質—重力,也從未在地球上消失過;然而如何試圖用更輕巧、更纖細的構築手法,挑戰原本既有的水平限度,是一直被建築師與工程師關注著的理念。毫無疑問地,Paolo Soleri 是當今將建築師與結構工程師雙重身分融合的先驅者之一,他在作品上致力於師法自然,並且利用有機且充滿生命力的線條建構起他眼中的建築。
Paolo Soleri 曾如是說到:「我不知道我為何如此被橋樑設計所吸引,或許是因為它從開始進入設計概念的過程,到最後明確地回答設計目的,都是從一而終的緣故吧!」早在 1948 年 Elizabeth Mock 著作的《The Architecture of Bridges》書中,Paolo Soleri 便特地為此書的內容撰述,提出名為「Beast Bridge」之大跨度混凝土橋樑。在這個提案的中,蘊含對結構工學與建築美學的完美表現。
Beast Bridge 運用預力混凝土與先進工學技術的研究,從工程、材料與結構上做了誠實的對應;構成橋的結構主體—薄如殼狀的彎曲樑,其結構在力量的連續以及支點的平衡上都有著完美的搭配。除此之外,他在當年設計這座橋樑時,甚至考量高速公路上將交通分離成不同流速層級,用以對應其流線造型力學平衡的設計;也為了回應建築的需求,在彎曲的殼狀空間內設計旅客服務休憩設施。即便這只是為了一本建築著作所提出的企劃,Paolo Soleri 依然將自身前衛的建築思維作出毫無保留的展現。
從他迷人的作品手繪草圖中不難窺見,Paolo Soleri 在橋樑結構所呈現的動態力量當中,置入了充滿著師法自然、塑造有機形態的思考方式,並且利用各種力學的原型,設計出多樣且迷人的橋樑造型。藉由連接的隱喻,Paolo Soleri 更讓其設計的橋樑充滿著建築的意涵。當橋樑的結構力學融合了動態的有機造型,同時也作為連接與傳遞文化的各種功能時,「橋樑」將不再是單純地一條連接通道,而是一個文化場域的發生、一個場所的行為。
19 世紀末出生的西班牙建築師 Antoni Gaudí i Cornet 曾說:「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他都在追尋有機物體與曲線在建築上的終極表現。師法於自然,並且將有機的結構形態融入建築,是他貫徹始終的理念,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為後世流傳。同樣宛若想要挑戰上帝,建築師 Denton Corker Marshall 將他的建築創意與水岸結合,發表名為 China Bridge 之複合橋樑。他運用曲線並且將橋樑化作彩帶,彷彿在水上所漂浮的雲彩般,形成一幅動態的視覺饗宴。
Denton Corker Marshall 運用色彩學以及彎曲的幾何造型,讓 China Bridge 之橋體交織構成多層次的彩帶空間。三道彩帶之間蜿蜒綿亙,從遠處看視覺焦點落於紅色的彩帶上,而人行走於扭轉彎曲的橋面上,因為動線的變化多端,更能體會水岸的迷人風景。彎曲且錯落的橋,形成不僅是一種造形上的躍動,也是行人漫步於水岸上、猶如遊走於水面般的浪漫體驗。當建築美學與結構工學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就會有越來越多力與美兼具的橋樑誕生;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橋樑有著始終必須克服之結構跨度方面的問題。然而擁有建築靈魂與融合自然美學的橋樑,不論在哪個年代都是那樣地迷人,不是嗎?
編輯/陳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