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人民的城市,建築的原點

在這當下,想居住在市中心,可能得花上兩輩子才買得起的年代,建築與城市究竟屬於誰的?不斷炒作的地皮與房價,讓它成為建商與富人們手中的「3D 大富翁」遊戲。到底誰買得起這些房子?不過只是投資客們手上買空賣空的棋子罷了。剝去層層偽飾的外衣,才能看到本質;而建築的本質,就該是讓人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不是金權遊戲的籌碼。
建築究竟是為何而建?是為了絢麗的外表,抑或是為了人類居住的空間需求?從單一的建築、連排的街屋,接著是鄉、鎮,而至城市、國家;當建築的邊界無限延伸,上位者的欲望無限放任時,城市的本質為何?是為了表現建築本身?還是為了人們居住需求?又是誰才能擁有它們?

台灣建築師謝英俊,藉由中山創意基地場域,以「人民的城市—謝英俊建築展」發聲。在展覽空間當中,釋放出他對「人民與城市」的觀點,也訴說他 20 多年來不斷對建築所尋找的答案。城市究竟是屬於誰的?而建築又是為了誰而建?在踏入展場、映入眼簾的第一幕,便是謝英俊對此展覽的期許與任務—「關係到 70% 人類居所的思考與實踐」。原本就是建築本質最初議題的「人與建築」,卻逐年的被建築界所淡化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極盡地表現出建築量體的外表與豪宅身分;而他以近 10 多年來的力行實踐與關懷思考,對建築的本質做出了回應。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兼任講師凌天老師,親自為觀展民眾導覽與解說。(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雖然多數人都居住於平地,但廣闊的山林內,依然隱沒著許多屬於山中居民的建築。然而當重大天災無情地造訪,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台灣台東、中國四川,竟發生了足以摧毀全村的類似災難!謝英俊秉持以最簡單、經濟的結構方式作為建築的手法,重新打造災區中幾乎消失殆盡的家園。他成功在台灣、中國兩岸的災區內,建造起數以百計的「救難建築」。其中可貴之處,在於他運用最基本的模矩單元,不斷研究、設計,發展出一套精準且容易搭建的「自力造屋模式」。如此的結構構件完全採用 C 型鋼,那是一種冷彎薄壁型鋼條,也是製造容易、相較於一般型鋼材薄且輕;並且因為「C 型」的形抗作用,讓它擁有相當的力學性能。除此之外,以螺栓為主,作為構件連接的結構手法,更強化了其簡易組裝的特點,實踐自力共造、降低搭建成本的目的。

在謝英俊所設計的「救難建築」概念中,必須是以當地居民的人力就可以搭建、並且組裝而成,因為只有自己才能自救。在這樣的訴求下,結構系統的設計,採用接近傳統木結構的樑柱結構系統;而輕盈的素材與簡易的組裝,則讓整體結構輕量化、施工簡易化。再加上利用斜向支撐、剪力牆的協助,抵禦了水平外力來襲,而加強關鍵構件的連接,亦讓整個結構不僅輕巧而且安全。展覽中更展出建築團隊在不斷研發這樣的輕量結構時,所須使用的力學實驗器具,像是「組裝式簡易型萬能壓縮機」的使用,讓結構力學的支持不僅僅是理論,還有數據的依據。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汪文琦老師,正在解說著如何以簡易型萬能壓縮機,在災區中對 C 型鋼進行形變。(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用簡易的構造方式、輕巧的結構,就能形成意想不到的空間品質。」這理念不禁讓人想起 2008 的北京奧運、或是 2012 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那些用無限代價所建造而成的驚世建築;它們與謝英俊正在進行的救難建築,兩相比較之下,形成強烈的對比。究竟屬於人民自己的建築是哪一種?而又是怎樣的建築,可以滿足人民對於建築的渴望?不管如何,答案都應該是握在人民自己手裡!

謝英俊並未使用特殊的構造方式與手法,他僅僅運用了構造與結構的基本原型與建築本質的思考,並花了 10 餘年的研究、設計,才能有今日的成果。「建築必須是由人民自己搭建的,這樣才有意義。」這是謝英俊對建築的回答,自力造屋的概念也因此而生。

若要由人民自行建造的話,建物構造必須簡單且輕巧才能容易施作,結構必須清晰且明白才能容易理解,於是才誕生了「自力營造系統—協力造屋」C 型輕型鋼構的架構方法。其不僅具有力學性能且容易組裝的特色,創造出開放的建築系統,也適應不同的環境與狀況。協力造屋建構出屬於人民的建築,其低成本特性連帶創造出還給人民、讓人民自力打造的建築空間。

透過了解整個展覽內容之後,你可以理解謝英俊取用當地環境的材料、運用建築本質的設計手法,20 多年來一步步地往貼近人民的建築理想邁進。以人為本,並且讓居住的人民自力搭建的模式,就像回到一百年前,因為人類的需求,而建造起屬於自己且符合家族所需的建築。因為這是屬於人民的家園,建築的原點。

編輯/陳秉松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