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波蘭國家歷史扛在自己肩膀上的導演——華依達
如果沒有華依達,就沒有波蘭電影,或許(顯然)我們可以這樣說。
緊接著金馬影展而來,光點國民戲院於年末推出強度、深度、厚度都非凡的「波蘭大師華依達回顧展」,聞天祥笑說:「經過金馬影展,影迷們應該覺得都快撐死了。但是,這確實是個難得機會,透過華依達回顧展,讓我們得以擴大對於波蘭電影版圖的認識,並將波蘭電影最重要的那一塊稍稍補齊。」
從華依達的作品中,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民族意識,他試圖透過電影為人民保留歷史的真相,以鏡頭戳破政治的謊言,許多波蘭人民可說是從華依達的電影之中認識自己的國家歷史;反觀台灣近日喧鬧不休的媒體壟斷議題,要聽見真實與誠實的聲音真是越來越難得了,因此「華依達回顧展」雖不輕鬆但來得正是時候,因此以下就先為大家簡單介紹這位波蘭的良心——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導演風格及其作品,並請大家依自己對於大師導演作品接受程度各自做選擇。
緊接著金馬影展而來,光點國民戲院於年末推出強度、深度、厚度都非凡的「波蘭大師華依達回顧展」,聞天祥笑說:「經過金馬影展,影迷們應該覺得都快撐死了。但是,這確實是個難得機會,透過華依達回顧展,讓我們得以擴大對於波蘭電影版圖的認識,並將波蘭電影最重要的那一塊稍稍補齊。」
從華依達的作品中,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民族意識,他試圖透過電影為人民保留歷史的真相,以鏡頭戳破政治的謊言,許多波蘭人民可說是從華依達的電影之中認識自己的國家歷史;反觀台灣近日喧鬧不休的媒體壟斷議題,要聽見真實與誠實的聲音真是越來越難得了,因此「華依達回顧展」雖不輕鬆但來得正是時候,因此以下就先為大家簡單介紹這位波蘭的良心——安德烈‧華依達(Andrzej Wajda)導演風格及其作品,並請大家依自己對於大師導演作品接受程度各自做選擇。
嚴寒的冬日,歲末的氛圍,顯然是最適合觀賞華依達(Andrzej Wajda)的時節了。有人說「認識華依達,有如親炙半部波蘭電影史」,但是對於這位波蘭導演,台灣觀眾應該只感到滿頭問號,不禁想自問這是一位冷門導演嗎?而對於他的作品,大家或許也僅認識一部2008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愛在波蘭戰火時》,但其實若搬出華依達在世界影壇的得獎紀錄,相信大家將對這名字就此改觀。
其作品曾4度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而威尼斯金獅獎、柏林金熊獎、坎城金棕櫚、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也都通通蒐集完畢,華依達在國際影壇上名聲響亮,堪稱是波蘭聲望最崇高的導演,而曾參與過華依達電影拍攝演出的導演波蘭斯基更曾說過:「波蘭電影就是從華依達的《這一代》開始的。」
華依達生於1926年,於今已86歲仍創作不懈,他的作品題材多與所身處的環境有關,20世紀的波蘭,先後歷經納粹與共產主義的侵襲,這段期間人民沒有發聲的自由,國家政權可能一夕變色,因此處在這段歷史下的華依達,不斷透過電影自問,什麼是波蘭?什麼是波蘭性?波蘭怎麼來的?一連串對於歷史真相的挖掘成了華依達電影最主要的核心;而在波蘭擺脫納粹摧殘、脫離共黨執政後,華依達依舊對於波蘭的未來感到憂心,從其《戰後光景》(右圖)片頭可見,被囚禁在集中營的波蘭人,終於被解放出來,歡欣鼓舞地向前奔跑,然而浩劫餘生後,未來在哪裡,該往哪裡去,那些歡快的表情竟漸漸變得迷惘,華依達關注大歷史下的小人物,誠實努力的以電影為民喉舌,他是位始終將民族國家背負在自己肩膀上的波蘭導演。
波蘭是什麼?波蘭人怎麼來的?——抵抗三部曲
關懷納粹主義壟罩下的人民生活,始終是華依達電影不變的命題,而其最重要也最知名的3部作品《這一代》(左圖)、《地下水道》(右圖)、《灰燼與鑽石》,合稱為「抵抗三部曲」,便是總結了波蘭反抗納粹與蘇聯的歷史傷痕,關於這段歷史官方資料多交代地模糊不清,而華依達透過電影提出誠實而勇敢的觀點,因而奠定了華依達在波蘭電影裡的地位,《地下水道》與《灰燼與鑽石》也分別獲得了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與威尼斯影展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因此若要了解華依達作品內涵與風格,這3部作品實屬最好的選擇。
而《灰燼與鑽石》(下圖)更被柯波拉、史柯西斯、洛依安德森等導演列為影史10大影片,此片描述二次戰後俄國接管波蘭,2名隸屬於波蘭反抗軍的士兵則受命暗殺共產黨書記,作為殺手的男主角在片中有段十分掙扎的抉擇場面,到底該不該為了國家扣下板機,但也將讓自己一生就此處於犯罪陰影之中,無得解脫,華依達透過電影向大眾提問,這類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行為,或許在當下是顆閃耀的鑽石,但會不會在歷史中僅只是灰燼!?從《灰燼與鑽石》觀眾得以看見華依達作品最根源的內涵,「戰爭亂世裡,小人物在逃避不了的悲劇性結局中,承受著苦痛卻不放努力尋求快樂」。
華依達電影美學
或許有些觀眾對於歐洲的歷史糾結是不感興趣的,因此除了從題材與歷史面向來認識這位大師級導演外,就美學角度來看華依達的電影作品仍是有其精彩之處,華依達在場面調度、攝影構圖、光影處理、音樂搭配上的拿手,都讓他的作品在沉重的歷史議題之外,多了些令人迷醉的理由。
以《灰燼與鑽石》為例,華依達以他擅長的光影處理,呈現男主角面臨選擇的心境,光與影代表著希望的未來與暗殺的醜惡,細膩的畫面調性展現華依達的拍攝功力;而在地下水道拍攝的同名作品《地下水道》,狹窄而昏暗的場地,讓拍攝顯得極度困難,但華依達仍從中拍出多樣且令人深刻的故事情節,這也成為觀看此片令人暗暗叫好之處。
另外改編自文學作品的《戰後光景》,其開場場景也非常獨特,前10分鐘沒有一句對白,全用影像說話,讓觀眾自行解讀,而音樂的選擇上是使用韋瓦第《四季》,從春到冬,從希望到無望,富有意涵,《戰後光景》一作讓影像、文學、音樂各元素交融地極有詩意;同樣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附魔者》,是華依達籌備10年之作,集結眾多黃金陣容演員,光看片中演員比拚演技就十分過癮,但也需提醒讀者,此片雖然是電影與文學成功結合之作,但畢竟是改編自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說,不用多想就知道不會是部輕鬆易懂的作品。
最不華依達的華依達作品
華依達曾經也因為政治的壓迫,處於禁拍階段,因此不能拍攝太過敏感的題材,所以在華依達的電影作品中,也有幾部不那麼像華依達風格的作品,如《捕情人》(左圖)、《戀愛編年史》,題材屬於愛情喜劇,因此相對來說就比較輕鬆,容易入手,但因為此兩片並不是華依達擅長的題材,所以看來會有點怪異,而華依達到底有無拍出作品中的喜劇成分,則是見仁見智,各界說法不一;另外還有一部較容易看懂的作品,是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的《應許之地》(右圖),全片戲劇性十足,演員表現十分精彩,此片被公認為波蘭影史最佳電影之一。
最後,關於華依達的作品還有一些小提醒,述說波蘭國族歷史的《亂世迷情》,全長234分鐘,可說是本次影展最有難度的作品,但也是華依達畢生最重要的作品;而喜歡奇士勞斯基「道德焦慮」電影類型的觀眾,則是可以考慮《酷刑》、《樂隊指揮》、《大理石人》與《波蘭鐵人》;另外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的《丹頓事件》,取材自法國大革命歷史事件,由波蘭導演講述這則法國歷史,並獲得法國獎項肯定,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由此可見。
這次由光點所舉辦的華依達回顧展精選了24部華依達作品,實屬難得的機會,得以讓觀眾較為全整地認識這位波蘭大師級導演;影展分為台北、高雄兩處舉行,台北場將從12月7日播映到12月21日,爾後移師高雄,更多資訊請見光點官網。
其作品曾4度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而威尼斯金獅獎、柏林金熊獎、坎城金棕櫚、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也都通通蒐集完畢,華依達在國際影壇上名聲響亮,堪稱是波蘭聲望最崇高的導演,而曾參與過華依達電影拍攝演出的導演波蘭斯基更曾說過:「波蘭電影就是從華依達的《這一代》開始的。」
華依達生於1926年,於今已86歲仍創作不懈,他的作品題材多與所身處的環境有關,20世紀的波蘭,先後歷經納粹與共產主義的侵襲,這段期間人民沒有發聲的自由,國家政權可能一夕變色,因此處在這段歷史下的華依達,不斷透過電影自問,什麼是波蘭?什麼是波蘭性?波蘭怎麼來的?一連串對於歷史真相的挖掘成了華依達電影最主要的核心;而在波蘭擺脫納粹摧殘、脫離共黨執政後,華依達依舊對於波蘭的未來感到憂心,從其《戰後光景》(右圖)片頭可見,被囚禁在集中營的波蘭人,終於被解放出來,歡欣鼓舞地向前奔跑,然而浩劫餘生後,未來在哪裡,該往哪裡去,那些歡快的表情竟漸漸變得迷惘,華依達關注大歷史下的小人物,誠實努力的以電影為民喉舌,他是位始終將民族國家背負在自己肩膀上的波蘭導演。
波蘭是什麼?波蘭人怎麼來的?——抵抗三部曲
關懷納粹主義壟罩下的人民生活,始終是華依達電影不變的命題,而其最重要也最知名的3部作品《這一代》(左圖)、《地下水道》(右圖)、《灰燼與鑽石》,合稱為「抵抗三部曲」,便是總結了波蘭反抗納粹與蘇聯的歷史傷痕,關於這段歷史官方資料多交代地模糊不清,而華依達透過電影提出誠實而勇敢的觀點,因而奠定了華依達在波蘭電影裡的地位,《地下水道》與《灰燼與鑽石》也分別獲得了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與威尼斯影展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因此若要了解華依達作品內涵與風格,這3部作品實屬最好的選擇。
而《灰燼與鑽石》(下圖)更被柯波拉、史柯西斯、洛依安德森等導演列為影史10大影片,此片描述二次戰後俄國接管波蘭,2名隸屬於波蘭反抗軍的士兵則受命暗殺共產黨書記,作為殺手的男主角在片中有段十分掙扎的抉擇場面,到底該不該為了國家扣下板機,但也將讓自己一生就此處於犯罪陰影之中,無得解脫,華依達透過電影向大眾提問,這類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行為,或許在當下是顆閃耀的鑽石,但會不會在歷史中僅只是灰燼!?從《灰燼與鑽石》觀眾得以看見華依達作品最根源的內涵,「戰爭亂世裡,小人物在逃避不了的悲劇性結局中,承受著苦痛卻不放努力尋求快樂」。
華依達電影美學
或許有些觀眾對於歐洲的歷史糾結是不感興趣的,因此除了從題材與歷史面向來認識這位大師級導演外,就美學角度來看華依達的電影作品仍是有其精彩之處,華依達在場面調度、攝影構圖、光影處理、音樂搭配上的拿手,都讓他的作品在沉重的歷史議題之外,多了些令人迷醉的理由。
以《灰燼與鑽石》為例,華依達以他擅長的光影處理,呈現男主角面臨選擇的心境,光與影代表著希望的未來與暗殺的醜惡,細膩的畫面調性展現華依達的拍攝功力;而在地下水道拍攝的同名作品《地下水道》,狹窄而昏暗的場地,讓拍攝顯得極度困難,但華依達仍從中拍出多樣且令人深刻的故事情節,這也成為觀看此片令人暗暗叫好之處。
另外改編自文學作品的《戰後光景》,其開場場景也非常獨特,前10分鐘沒有一句對白,全用影像說話,讓觀眾自行解讀,而音樂的選擇上是使用韋瓦第《四季》,從春到冬,從希望到無望,富有意涵,《戰後光景》一作讓影像、文學、音樂各元素交融地極有詩意;同樣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附魔者》,是華依達籌備10年之作,集結眾多黃金陣容演員,光看片中演員比拚演技就十分過癮,但也需提醒讀者,此片雖然是電影與文學成功結合之作,但畢竟是改編自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說,不用多想就知道不會是部輕鬆易懂的作品。
最不華依達的華依達作品
華依達曾經也因為政治的壓迫,處於禁拍階段,因此不能拍攝太過敏感的題材,所以在華依達的電影作品中,也有幾部不那麼像華依達風格的作品,如《捕情人》(左圖)、《戀愛編年史》,題材屬於愛情喜劇,因此相對來說就比較輕鬆,容易入手,但因為此兩片並不是華依達擅長的題材,所以看來會有點怪異,而華依達到底有無拍出作品中的喜劇成分,則是見仁見智,各界說法不一;另外還有一部較容易看懂的作品,是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的《應許之地》(右圖),全片戲劇性十足,演員表現十分精彩,此片被公認為波蘭影史最佳電影之一。
最後,關於華依達的作品還有一些小提醒,述說波蘭國族歷史的《亂世迷情》,全長234分鐘,可說是本次影展最有難度的作品,但也是華依達畢生最重要的作品;而喜歡奇士勞斯基「道德焦慮」電影類型的觀眾,則是可以考慮《酷刑》、《樂隊指揮》、《大理石人》與《波蘭鐵人》;另外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的《丹頓事件》,取材自法國大革命歷史事件,由波蘭導演講述這則法國歷史,並獲得法國獎項肯定,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由此可見。
這次由光點所舉辦的華依達回顧展精選了24部華依達作品,實屬難得的機會,得以讓觀眾較為全整地認識這位波蘭大師級導演;影展分為台北、高雄兩處舉行,台北場將從12月7日播映到12月21日,爾後移師高雄,更多資訊請見光點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