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光環境獎」公布,高雄市立美術館、花博竹跡館齊拿下!還給大地星空的「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周鍊
光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僅僅只是單純為了照明、或是廣告宣傳所用。然而,如今行走於城市中,一個招牌比一個招牌更亮,巨型影像廣告樹立街頭,百光爭寵喧囂,我們看不見城市原來的樣子、看不見原來天空的模樣。
但光能呈現的,遠遠不僅於此。建築大師路.康就曾經說過:「人們應該更關注於光帶來的感覺,而不是它的源頭。」好的燈光設計,是會走入你的五感、你的心底。
2019台灣光環境獎得主:高雄市立美術館、台中花博竹跡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是國內第一個使用光膜系統打造的公立美術館。禾磊建築梁豫漳建築師分享:「我們提出光間的概念,引入了光這個元素,讓它變成在空間中的重要靈魂,不僅是均質的光的建立,更透過控制系統,建立面對不同藝術展覽的需要。」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趙宇晨)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趙宇晨)
禾磊與沁弦國際照明設計總監林靖祐合作,運用光膜天花系統及智能控制光軌打造可控的人造光,可因應各式展覽需求,創造出彈性、多元且自然柔和的光環境。以玻璃纖維製的建築膜作為光的介質,LED光源的光透過介質後,不僅提供基本照明,更營造出詩意的空間氛圍,成為展現藝術作品最佳狀態的關鍵。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趙宇晨)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趙宇晨)
評審團認為,高美館展覽空間應用光膜材料結合電腦控制系統,創造了傳統燈具難以達到的展覽照明效果;且善用整體空間的戶外自然光及室內的人造光,營造一個愉悅、流暢的光環境體驗。
高雄市立美術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趙宇晨)
台中花博竹跡館以台灣的中央山脈做為設計意象,取用台灣南投竹山在地的竹材,通過傳統竹藝技法與建築技巧,塑造出一個10公尺高的地景空間。從開幕到閉幕的半年間,參觀者絡繹不絕,成功透過照明設計「營造一個讓民眾願意親近的光環境」。評審團則認為台中花博竹跡館以象徵台灣山脈的鏤空竹建築造型結合照明設計,成功塑造出日夜光影兼具的光環境,充分展現竹跡館遠觀近賞皆宜的地標意象。成功的燈光照明,為獲獎連連的竹跡館再添一獎項。
台中花博竹跡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
台中花博竹跡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
台中花博竹跡館。(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 Credit:攝影師夏新建築攝影工作室)
暗天不暗地,還回我們一片璀璨星空
當我們談「光的設計」時,不僅僅只是加入光,「減光」其實也是一種設計。
2019年8月甫獲得國際暗空協會IDA認證,合歡山成為全台灣第一個獲得國際認證的暗空公園,也是目前全亞洲唯三獲得認證的成功案例!而這一切是經過長達4年的「減光努力」,在台灣星空守護聯盟、海西諮詢顧問有限公司、清境觀光協會等民間單位與南投縣政府攜手合作下,才達成!
評審郭中端感性的分享:「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絕對是重要的里程碑,從照明燈具的改善,到定時的燈光減量。」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 陳詠傑)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 陳詠傑)
其中「暗天不暗地」是最重要的減光設計原則。因為向上投射的光是造成光害的主要源頭,因此透過改造燈具,例如民宿業者自發性的將室外庭園燈的上半部塗上三層環保漆遮光,避免光線散射至天空,造成光害。另一方面,清境觀光協會更通過「關燈公約」,統一在晚間九點關燈。為了兼顧居民夜間活動的照明安全,仍保留「向下照明」的燈光,這就是所謂的「暗天不暗地」,盡量關掉向上投射的光源,而適量留下向下投射的照明。
左圖: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石門山北峰登山口。(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 黃以新);右圖: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瀧奧山(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 黃以新)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昆陽灣。(圖片提供: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Photography by 黃以新)
世界正以年增2%的速度變得更白更亮,過多過強的人工照明對生態系帶來重大負面影響。暗空計畫的推動,正反映著人類對光需求的反省,也破除大眾越亮越好、越美的迷思。
如同台灣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創始人劉志安所說:「台灣的星空一直在那邊,我們只是把那些遮蔽掉星空的光移掉。」有時最好的光設計,其實就是留下那片星空原來的璀璨風景。
光與微環境的協奏曲
評審團主席周鍊在進行今年作品總觀察時,則提到當我們在思考光與大環境的關係時,同時也需考量到光與微環境的關係,「例如光到牆如何反射到地面,如何回射到我們的臉上,這個次序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考量。」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則進一步分享,當他實地踏訪這幾件作品時,可以發現各團隊處理光與微環境的不同手法。例如在高雄市立美術館中,可以感受到空間裡的「視覺上的安靜」,漫步於空間中,可以看到許多光影與牆面的變化,而不僅是單一的光的表現。在台中花博竹跡館中,則可體驗光線與竹材間的對話,其中的微觀變化,都值得細細品味。
「好的照明設計可以讓你有多種不同觀看的形式。」他說。
基金會將於11月30日起至2月2日,於淡水旅學堂空間展出「光軌跡之旅」展覽,展出點亮淡水禮拜堂及台灣光環境獎系列成果,更多台灣光環境獎及展覽資訊請至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