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 Koolhaas親自帶路逛「北藝中心」!獨創如「膜」般的簾幕設計,打造更多劇場可能性
位在捷運劍潭站對面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開幕了!由普立茲克獎得主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帶領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從外形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球劇場」、「大劇院」、「藍盒子」等三個劇場量體嵌入中央透明立方體,其外形也因此被暱稱為「皮蛋豆腐」或有網友們用夜市小吃合成迷因梗圖,可說是近期藝文界、建築界最熱門的話題。
你覺得這座建築只是為了吸引目光?那可真誤會大了!OMA 的設計常受大眾美學爭議,卻確實的反映出城市真實的慾求。這次在台北,他們重新思考 21 世紀劇院的樣貌,讓劇院如工廠般具足使用彈性,同時把劇場都向上拉升、解放了地面層,成為城市裡難得的開放空間,將士林夜市生猛的活力引入過去被視為菁英階級的劇場建築內。
北藝中心被《CNN》選為 2021 年「八大顛覆性建築之一」,2008 年 OMA 贏得競圖、2012 年開工至今,期間 Koolhaas 來訪此處超過 60 次,Gianotten 更不下 200 次,深入了解城市的想望,把充滿活力的台北融入建築。8/7 開幕時,兩人親自帶逛導覽整座建築,一起來看!
你覺得這座建築只是為了吸引目光?那可真誤會大了!OMA 的設計常受大眾美學爭議,卻確實的反映出城市真實的慾求。這次在台北,他們重新思考 21 世紀劇院的樣貌,讓劇院如工廠般具足使用彈性,同時把劇場都向上拉升、解放了地面層,成為城市裡難得的開放空間,將士林夜市生猛的活力引入過去被視為菁英階級的劇場建築內。
北藝中心被《CNN》選為 2021 年「八大顛覆性建築之一」,2008 年 OMA 贏得競圖、2012 年開工至今,期間 Koolhaas 來訪此處超過 60 次,Gianotten 更不下 200 次,深入了解城市的想望,把充滿活力的台北融入建築。8/7 開幕時,兩人親自帶逛導覽整座建築,一起來看!
北藝中心佔地 2 公頃,共有地下 1 層及地上 12 層,最特別之處就在於 OMA 將其中 3 個劇場都抬離地面,除了讓地面廣場作為城市的留白,鑲嵌於中央立方體,亦可共用許多後台設施。同時擁有高達 6 個排練場,最大的與大劇院的樓板面積一樣,每個排練場都可以架燈變成表演空間。此外,其他位於 1、2 樓的公共空間(太陽廳、北斗座、南極座和天狼座)也都可以化身表演場地,打破劇場內外區隔。
在士林夜市、劍潭捷運站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位處交通人流密集處,量體巨大卻因挑高底層而無壓迫感。(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在士林夜市、劍潭捷運站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位處交通人流密集處,量體巨大卻因挑高底層而無壓迫感。(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OMA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架空地面層、打開一道公共迴廊,讓建築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Koolhaas 最初來到士林時便深刻感受到這裡的活力,他特別指出,在城市人口如此密集處能夠擁有這麼大的劇場,在當代非常罕見,因此在設計上透過地面層挑空創造出戶外廣場,「我們盡可能地留一些空間與道路連接或是給公共使用,不希望覆蓋整個基地,而是跟鄰里建立一個和諧的關係,與周遭環境直接連結,留白的空間可以提供不同的使用,讓建築成為都市空間的延伸。」
因而 1 樓面向捷運的廣場設計了多個出入口,卸貨、計程車、停車場動線則面向承德路,迎接四面八方的人們; 2 樓大廳亦是開放空間,可提供不同活動彈性使用,樓板高度甚至特別設計與捷運軌道相同,讓城市人們產生視覺上的交集互動。
北藝中心面向捷運站的廣場迎接四面八方的人們。(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建築西側面對承德路,規劃為卸貨、計程車、停車場車流動線。(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建築外觀(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以挑高 5 米的雙層曲面玻璃作為中央立方體立面材料(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地面層規劃多個入口與人行道(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同時,Gianotten 提到劇場工作非常的有趣,但一般大眾通常沒有機會看見「劇場如何被使用」,因此他們特別設計動線獨立的「公共迴廊」,從 1 樓開始,行經三大劇場周圍,也會通過頂樓花園餐廳,讓人們即使沒有持票看表演,也能一窺劇場與後台技術支援空間。
入口處的「公共迴廊」提供未買票看表演的人們穿梭建築(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公共迴廊手扶梯(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這是 21 世紀的劇院!三大劇場的彈性與創新
北藝中心每個劇場在 2 樓皆有獨立入口,並且皆具建築上非常實驗性的特色。
北藝中心涵蓋地下空間共 13 層,但卻不像一般建築垂直界線分明,不只公共迴路直接透過電扶梯穿梭各劇場外圍,樓梯若坡地般由 1 樓漸次抬至 2 樓,各層高度呼應劇場使用需求。遊走於明亮的立方體與不透光的劇場之間,量體所帶來的身體感更為強烈。(Photo Credit:Peiling Lin)
☞ 大劇院
大劇院(Grand Theatre)可容納 1,500 席,不只擁有全臺最大的樂池,還有高達 5 個副舞台,是全世界少見可提供快速佈景替換的劇場。同時,觀眾席側邊特意加上一道連結上下層的斜坡走道,提升了劇場內的流動、開放性。
大劇院擁有1500席,無包廂設計,但有一座獨立的VIP室,上下層之間在劇場內以斜坡相連,與傳統觀眾分層不同。Gianotten 說,為了讓所有人都擁有良好的觀看視野,設計過程就像在解數學謎題,仔細觀察可發現上層的席次坡度較陡、下面則較緩。(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頂部有隔音板、回音板提供不同的表演需求,圖前側一隅為VIP座席區,另設有獨立通道。(Photo Credit:OMA)
頂部有隔音板、回音板提供不同的表演需求,圖前側一隅為VIP座席區,另設有獨立通道。(Photo Credit:OMA)
觀眾席以斜梯連接上下層。(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建築師 Rem Koolhaas(Photo Credit:Peiling Lin)
☞ 超級大劇院(大劇院+藍盒子)
此外,大劇院與一旁可容納 800 席的藍盒子(Blue Box)之間,創新以可活動式「隔音板」區隔,打開隔音板後即可成為 100 公尺長、40 公尺寬、容納最多 2,550 人的超級大劇場(Super Theater),「像這樣的尺度通常只能在城市外的工業區實現,然而現在越來越多創作者感到受傳統劇場設計限制的問題,透過彈性的設計,這裡讓他們擁有更自由的環境」Gianotten 說道。
Koolhaas 接著說,「有趣的是,我們並沒有添加任何東西,而是用新的方法連結。作為建築師,我們仔細遵循客戶的計畫,同時也提供更多使用的方法。我認為這是一個空間邁向工業化的運動,不只是劇院,未來台灣文化空間也可以有更多重新想像。」這座劇場不僅巨大,同時劇院本身就像工廠一樣擁有符合當代的機能性。
圖中右方為藍盒子、左方為大劇場,可以看到中間隔音板打開後即成為「超級大劇院」。圖中央傾斜的突出體則為「公共迴路」,可以透過小窗看到劇場的運作狀況。(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圖中右方為藍盒子、左方為大劇場,可以看到中間隔音板打開後即成為「超級大劇院」。圖中央傾斜的突出體則為「公共迴路」,可以透過小窗看到劇場的運作狀況。(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超級大劇場舞台(Photo Credit:趙紹伯)
超級大劇場演出(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對於近期備受關注椅子的問題,OMA 也回應,在設計過程中,除了參考國際、台灣眾多劇院設計,過程中也和台北不同的單位多次討論,在各方同意的結果下才接續進行。尤其座椅 95 公分的間距,是競圖時所提最後一排需距離舞台 31 公尺、並設 1,500 席位考量下計算的結果,如果要擴大間距的話就必須刪減席次(可能至少500席)、或是增加與舞台的距離(可能高達20公尺),現行方案是多重因素下的解方。
OMA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OMA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 藍盒子
在進入藍盒子前,可以特別感受到前廳建築挑高、上方引入自然光,白天鋼構光影線條映射於金屬板,晚上則可仰望夜空。藍盒子是兩層樓高的黑盒子劇場,二樓的樓座(balcony)是場內唯一固定區域,一樓所有座席的架子、椅子皆設計可收合,方便運送、能依照表演需求放置,並有 35x35 公尺的設備區佈滿整個劇場天花板,因應各種使用方向。
藍盒子劇場中所有椅子皆可收合,上方設備擴及整個天花板,是個可以提供不同舞台佈置的實驗劇場。(Photo Credit:OMA)
藍盒子劇場中所有椅子皆可收合,上方設備擴及整個天花板,是個可以提供不同舞台佈置的實驗劇場。(Photo Credit:OMA)
藍盒子舞台(Photo Credit:趙紹伯)
☞ 球劇場
球劇場(Globe Playhouse)則擁有全世界唯一的圓球造型觀眾席,可容納 800 人、內含 19 個獨立的包廂,不同位置的觀眾都可以無視角阻礙看到舞台。在建築的球體與立方體交接鑲嵌處,即是鏡框式舞台的台口,人們可以清晰感受到的建築的尺度。
進入球劇場前的中介空間(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球劇場的觀眾席就位在球狀量體內,舞台台口則是鑲嵌中央立方體之處。(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OMA為了球劇場打造的座椅,坐下後椅墊會微微向外延伸,是團隊因應使用空間的小巧思。(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有別於傳統劇場升降簾幕的方式,OMA 也在此與荷蘭景觀與室內設計公司 Inside Outside 合作,獨創了一種類似於「膜(membrane)」的半通透構造,可由上方或側邊關合,除了可全部關合作為投影幕、或在後方演出類似皮影戲的剪影效果,也可以敞開不同大小演出,讓劇場有機會實驗不同舞台景觀。
「這個特色是以前從未使用過的,我們希望觀看的人可以感受到跟古典劇院不同之處,透過這個『膜』構造產生一種連結感,站在台上表演的演員也會感覺跟觀眾更親近。」Koolhaas 說。
球劇場獨特環形設計讓每個位置皆可無死角觀賞表演。(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OMA 與 Inside Outside 合作設計如「膜(membrane)」一般的布幕。(Photo Credit:Shephotoerd Co.)
逛完三個劇場,OMA 彰顯了各自鮮明的特色,同時劇院內部都使用「藍色」最為背景,除了具有統一性,相較一般劇場以紅色為主色,他們在實驗下發現藍色相對容易在燈暗時掩沒於背景,讓北藝中心的劇場感與眾不同。
劇場工作者也需要日光!
這裡不僅僅是城市的客廳,也是劇場工作者日常的工作場所,Gianotten 分析,「通常劇場裡的事物都不會曝光,他們都被藏在劇院的後台,有時候排練場甚至位在地下室,但是劇場是一個工作,更關乎創意,劇場工作者也該需要享受擁有日光的正常工作環境。」對他們而言,需要更多具有隱私的開放性,因此西側塔樓後勤辦公室,在沖孔鋁合金立面下也大多有良好的採光,並且也設計了讓演員、工作人員可以到室外的露台,有助於日常工作減壓。
西側塔樓作為後勤辦公使用,設計充分考量工作者的日光需求。(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天臺劇場(Photo Credit:趙紹伯)
西側塔樓作為後勤辦公使用,設計充分考量工作者的日光需求。(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大排練室亦有良好採光(Photo Credit:趙紹伯)
立方體優美的 S 型玻璃立面是 OMA 與環境連結進一步的解決方案,Koolhaas提到,「在上個世紀如果希望有大片介面(玻璃),通常需要蜘蛛網一般的鋼繩(Spider Web of Cables)來支撐它,我自己覺得這很惱人(笑),所以我們透過彎曲讓這個材質讓它足以支撐自己,就不需要額外支撐,也就代表你可以看見純淨的風景,眼前不會出現蜘蛛網。」(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天臺劇場(Photo Credit:趙紹伯)
OMA建築師 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連接露台的餐廳,露台外可眺望圓山周圍山景。(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建築師 Rem Koolhaas(Photo Credit:Peiling Lin)
特殊的外型是整合所有條件的結果
北藝中心在透明的玻璃盒子上,嵌入三個鋁板立面的量體,彷彿來自外太空的產物,讓許多人都對建築的外型感到好奇,但造型其實並非 Koolhaas 著重之處,他說,最重要的仍是空間的開放性、地面層的解放,使這裡不會成為對城市活力的威脅,反而融入成為其中一部分「這不是複雜的形式轉譯或個人形式的宣言,這只是被給予的元素(所構成的建築),每個人都可以讀懂,建築體本身就展示出其目的性。」他從造訪夜市的鴛鴦火鍋的大雜燴中感覺靈感,混合多樣的空間聚合在一座建築中,實際上外型就具有功能的表徵。
底層的挑空為的就是讓夜市與周遭庶民生活的活力延伸至建築。(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Gianotten 解釋:「我們汲取了所有所需條件,外型只關乎我們組合它們的方式。很有趣的是,為了放入所有的設備、大廳、餐廳等等,我們就像拼圖一樣把所有不同的元素集結再一起,再將劇院懸掛於立方體外。所以藍盒子是個方盒、大劇院是個底部有傾斜的矩形、球劇場是圓形的,而他們不透明的立面設計則讓大家可以專心觀戲,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曝光在外的。」
南側大劇場量體底部的傾斜,實際上就是如實呈現劇場建築的樣貌。(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在北藝中心,無論是反轉劇場菁英性的「參觀迴路」、運用最小支點創造最大空間的「球劇場」,我們看見許多 Koolhaas 早在 1978 年出版《譫狂紐約》提及的概念,建築的實踐與他當年的書寫是否相聯?「每個人都會有有意識跟無意識的部份,而我無意識比有意識多很多,因此這座建築跟我著作有關係是有可能的,但決不是刻意的。」他的回答使大家聯想到書中所提達利的「妄想批判法」,有意識的分析無意識,具批判性又系統性地將其中譫狂的想法具體實現,令人尋味。
由捷運站月台望向北藝中心(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這十年來,北藝中心曾因基地地質不如預期,而重新評估土力工程(geotechnocial)並因此變更地基的設計,也曾因承包營造場倒閉而停工三年之久,但重新分包後團隊也將此視為與更多專家合作討論、共同完成的機會。
今日終於完工開幕,兩人站在優美的曲面玻璃前,Koolhaas 眼神深邃,他說,「建築是一門克服挑戰的專業。 整個實現的過程就是一道挑戰。 它總是意味著討論、應對規則、研究新材料。 這有點像你畫草圖的第一刻是簡單的,但隨之而來的其他事情,你需要擁有大量的創造力,也就是實踐的雄心。」
OMA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 延伸閱讀
- 「我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譫狂紐約》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專訪曾成德教授談Rem Koolhaas經典之作《譫狂紐約》與實踐
OMA 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Photo Credit:Peiling Lin)
■ 延伸閱讀
- 「我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譫狂紐約》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專訪曾成德教授談Rem Koolhaas經典之作《譫狂紐約》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