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臺北萬華「環南市場」的藝術可能!專訪《環南的餐桌》計畫主持人洪宜玲╳專刊主編董淨瑋
你對傳統市場的印象是什麼呢?位在萬華的環南市場,因為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型的建築量體和以批發為主的販售方式,讓這裡有別於一般傳統市場的氣息。而現正展出的《環南的餐桌─365天的市場旬味》展覽,邀來四組創作團隊進行創作,試圖以藝術敞開與市場多元對話的可能,除了讓民眾深入認識環南市場,也與人們一探常民生活與藝術對話的樣貌。這次我們邀請計畫主持人洪宜玲、專刊出版主編董淨瑋與我們分享他們所認識的環南市場,以及如何把這個藝術計畫帶到大家面前。
洪宜玲
1978年生於新竹。現任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及明日製作所總監,主要負責新富町文化市場營運,持續透過場域活化驅動老城區的再生。專業養成從景觀建築跨域藝術管理,喜歡探索城市空間、鑽研地方文化,這幾年關注傳統市場議題,持續將觀察思考揉合在策展、地方生活與場域經營的實踐之路。
董淨瑋
裏路文化出版社主編,信仰「編什麼書成什麼人」,因為熱愛地方種種,創辦《地味手帖》雜誌書,近期更企畫「誌村鑑」新書系,持續開拓更多種靠近和理解土地的生活方式。
洪宜玲
1978年生於新竹。現任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及明日製作所總監,主要負責新富町文化市場營運,持續透過場域活化驅動老城區的再生。專業養成從景觀建築跨域藝術管理,喜歡探索城市空間、鑽研地方文化,這幾年關注傳統市場議題,持續將觀察思考揉合在策展、地方生活與場域經營的實踐之路。
董淨瑋
裏路文化出版社主編,信仰「編什麼書成什麼人」,因為熱愛地方種種,創辦《地味手帖》雜誌書,近期更企畫「誌村鑑」新書系,持續開拓更多種靠近和理解土地的生活方式。
非普通市場攤商?藏在環南市場裡的職人氣息與自信
可以跟我們分享為何會執行《環南的餐桌─365天的市場旬味》計畫?
洪宜玲: 2015年拿到新富町文化市場的案子後,我們就會去關注傳統市場,旁邊的東三水街市場更是我們主要關注的對象。我發現他們批貨的來源在環南市場,所以也想要從批發的角度了解傳統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產銷狀況,剛好那時有公部門的標案,所以就試著去拿這個案子來執行。
兩位一開始對環南市場的印象是什麼?深入了解後又有什麼感受呢?
董淨瑋:我住新北市,很喜歡逛菜市場,那也是我的日常生活場域,會進入環南市場是因為協助這個藝術計畫製作出版品。一開始知道它是大型的批發市場,實際進入後覺得它有種職人的市場氣息,因為相較於小型市場單純以營收為主,環南市場的攤商很多是二代、三代,經驗傳承下來更久,所以有專業的感覺,他們不一定有這個自覺,但都散發出一種自信感。這除了是他們做了很久,一部分也知道自己的貨源對整個大臺北來講是很重要的角色。
洪宜玲: 我採買的地方都是零售市場,很少接觸批發市場,第一次去場勘的時候覺得環南很特別,不管是場地規模還是攤商總數都比我想像的還複雜。我發現有些攤商只有賣一兩樣東西,比如說有個張大哥專賣高冷高麗菜,他會讓我知道什麼季節去買是最好的時機,在講的時候也是帶著自信的感覺。
想將多元藝術形式帶進改建後的環南市場,第一步是對內溝通
兩位期望這次的藝術行動為環南市場帶來什麼新氣象?
洪宜玲:我們的計畫首先要對內溝通,讓攤商知道有團隊會帶著不同藝術家進來,也要看他們是否有意願參與進來。下個階段就是跟大眾溝通,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供應大臺北30%的市場運作,以及現在透過改建迎來新的環南市場,所以觸及對象包含周邊學校和一般大眾,像是請三明治工以教案方式跟周邊學校合作等等,也請淨瑋的團隊製作出版品,讓更多無法到環南市場的人可以知道那裡的型態。
董淨瑋:我曾經要從龍山寺那邊搭計程車到環南市場,司機跟我大力推銷裡面東西很多又便宜,我聽到覺得很可愛,好像環南市場周邊的人會覺得那裡像祕密基地,想讓大家也認識那個地方。而這次出版計畫就是要兼顧大眾無法到場的事,有些人沒有同樣經驗或所在地不同,所以出版計畫或公共計畫就是要把浪推出去。
注重與攤商的對話交流,讓藝術從市場裡的真實日常中長出
此計畫從2021年就開始執行,請問宜玲當初如何規劃這個計畫?其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洪宜玲:這個計畫很龐大,藝術團隊還沒進場前,會先從二手資料進行田調,當中包含文化局已經累積的前期調研。後來我們從頭開始進行一手調研,包含拜訪地方組織如自治會、物業管理、市場處、里長和攤商,我們也邀請專家學者,從公共藝術專業這塊提供他們的觀點。
後面就是藝術家進場,他們會去挖掘想合作的對象或攤商,可能透過消費方式或交談拉近關係,過程滿有趣的。出版主題扣合「環南的餐桌─市場旬味」,所以希望編輯角度聚焦365天的市場工作型態,後面就交給淨瑋發揮,最後他們投入很多,也挖掘到特別的故事,有些甚至也放到我們展覽內。
計畫中的四組藝術家性質都非常不同,請問當初邀請他們參與創作的原因?
洪宜玲:這個計畫需要兼顧案場複雜度和拓展民眾參與,所以我們從這兩個方向選擇想合作的藝術家。走路草農/藝團背景是農家子弟,對傳統市場較熟悉;陳永賢老師之前與新富町文化市場合作過兩次,同時也熟悉如何與攤商交流;原型樂園創作主題主要從市井小民出發,可以帶來表演藝術的展演;三明治工從事共融和社會實踐,很適合這次的主題。
以出版紀錄藝術計畫背後,打開大眾對批發市場的想像
出版品的策畫上,淨瑋希望帶給讀者什麼內容和感受?
董淨瑋:出版品包含兩本書《市場日日》、《市場瞬息》和一本別冊。在企劃和設計編排上,希望可以打破人們對市場的認知,所以選擇受訪者或編排上,會刻意讓它活潑。別冊跟公共藝術相關,所以有另一個編輯梁雅婷來做企劃和圖文整合,內容是把作品的公共藝術生活化,可以看到藝術家創作還有基金會人員進場的過程,有點像看幕後心得的感覺,比較沒有距離感,這是只看作品無法看到的部分。
呈上,《市場日日》側重人物呈現、《市場瞬息》則邀請四位攝影師記錄四季中的市場,請問您如何挑選受訪者、文字編輯、攝影和《市場日日》的四位創作攝影師?
董淨瑋:《市場日日》這本執行最困難的是在訪談這端,因為前期找受訪者就碰壁很多次,採訪時間也常會因為攤商工作狀況臨時有變動,所以找來的文字編輯要有很多經驗,攝影師跟受訪者的互動性也要很強。受訪者部分我們會先詢問他們有沒有意願受訪,我們也發現通常攤商的第二、三代比較能快速理解我們在做什麼,所以對象大多是中青世代。
《市場瞬息》四位攝影師每個人原本的拍攝風格就不一樣,會分別負責拍攝一個季節的當令食材,他們對我來說都有一些共同特質,就是好奇心很重、樂於挑戰。後來他們執行時,想像和創作的成分很高,跟當初企畫的不太一樣,但這不是一件壞事,反而讓我有很多收穫。
凝聚在地共識沒有捷徑,但我們想點燃一個開始
兩位期望展覽、專刊能在後續創造什麼影響力呢?
洪宜玲:很難說透過展覽或專刊就可以凝聚在地共識,因為最大的意義都是過程裡的發酵,包含凝聚共識、產生互動。這個計畫其實捲動很多人,但我覺得我們的產出跟成果,會點燃一個開始,後續讓大家慢慢知道那個地方很適合買菜,大家會因為這樣跟環南而建立新的接觸。
但有沒有辦法產生群體互動或是共識,我覺得有困難度,需要各個單位去努力和發酵,應該也不是只在我們這個計畫就有辦法達成的。
《環南的餐桌—365天的市場旬味》出版計畫緣由
本計畫源於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第一期)B案,由臺北市市場處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興辦,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執行,藉由各種藝術形式與行動,認識環南市場的現代過往、發掘共生的百工群像、觀察特殊工作型態與作息,採集市場裡無價的在地知識與常民智慧,轉化為五感體驗與生活美學的推廣方案。其中出版計畫呼應主題,企劃兩本專刊《市場日日》、《市場瞬息》與一本別冊〈藝場人生〉。
以時間為發想,從市場中最主要的兩大元素「人」和「食材」的角度來看待市場,發現對市場搬運工、攤商和採購者而言,這裡有著每日固定的作息和買賣生活的運作,故以《市場日日》為題企劃;對食材而言,環南市場只是它們從產地到餐桌的其中一站,整個過程是短暫且變動的狀態,《市場瞬息》將以攝影創作者的視角呈現。而〈藝場人生〉別冊,特別收錄本藝術計畫如何進入市場生活的過程側寫。
本計畫源於環南市場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案(第一期)B案,由臺北市市場處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興辦,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劃執行,藉由各種藝術形式與行動,認識環南市場的現代過往、發掘共生的百工群像、觀察特殊工作型態與作息,採集市場裡無價的在地知識與常民智慧,轉化為五感體驗與生活美學的推廣方案。其中出版計畫呼應主題,企劃兩本專刊《市場日日》、《市場瞬息》與一本別冊〈藝場人生〉。
以時間為發想,從市場中最主要的兩大元素「人」和「食材」的角度來看待市場,發現對市場搬運工、攤商和採購者而言,這裡有著每日固定的作息和買賣生活的運作,故以《市場日日》為題企劃;對食材而言,環南市場只是它們從產地到餐桌的其中一站,整個過程是短暫且變動的狀態,《市場瞬息》將以攝影創作者的視角呈現。而〈藝場人生〉別冊,特別收錄本藝術計畫如何進入市場生活的過程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