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情感與內在對話,專訪李明維
《織物的回憶》展出現場展示了許多木箱,每一個箱子裡都裝了一件參與者提供的織品,以及一段觸覺扣起的陳年故事。
出身台灣,定居紐約的李明維活躍於國際,2003 年曾於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舉辦個展,參加第 50 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出,並於今年參加第 18 屆雪梨雙年展。這次的「澄‧微」是李明維首度在日本舉辦的個展,主辦單位資生堂畫廊是日本最具指標性的藝文機構之一。展覽呈現《織物的回憶》、《魚雁計劃》、《水仙的一百天》等 3 項作品,觀眾藉由參與作品體會當人們隨著時間不斷變化,記憶和情感也隨之改變的關係,以及既存在又難以捉摸的特質,是資生堂畫廊首度舉辦互動性藝術展覽。
李明維曾於加州工藝學院專攻紡織藝術,《織物的回憶》呈現的卻是向一般人徵得的布製品。展覽籌劃自 5 月到 6 月間徵得 48 件物品,由李明維選出 16 件展出。16 個木箱分別收納了帶著回憶的物件,有小時不喜歡,長大卻愈生情感的布娃娃、祖母為新生孫子縫製的和服、母親為女兒小學開學所做的小洋裝、公公為媳婦入門親手做的外套、姊姊為住院的妹妹所做的填充玩具…...。箱裡躺著縫入濃烈情感的織物,有時帶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箱蓋則附有物件所有人的回憶文字。端坐在每一個木箱前,細細看過物件的樣式,一一讀過心情故事的同時,或許最惦念的是自己記憶的盒子裡,某件久未審視的事物。李明維回憶自己穿了母親親手縫製的上衣,才有上幼稚園的勇氣。這段回憶成了創作該作的原點。
而作品《水仙的一百天》,則是 1995 年李明維為紀念去世的祖母,將一株水仙花當成祖母,帶在身邊生活了 100 天的記錄,隨著水仙枯死接受祖母去世的事實。
《魚雁計劃》邀請參觀者寫信給一直沒能向他表達心意的人,類似日本紙門架構的空間中,有張矮桌,備好筆、信紙、信封,寫完的信可以寫上地址交由畫廊寄出,或留在這個空間裡等待人閱讀,或者留下一封密封的寄不出的信。留在牆上的信,寫著給母親、給女兒們、給老公、給最喜愛的人、給明日之樹、給狗狗,給 10 年後的自己:「相信自己,你辦得到。」給兒子:「謝謝你生為我的孩子。」給孩子們:「要像韓國電影《熔爐》一樣,讓無法隨社會改變的自己存活下去。」給天國的父親,或許寫出和自己一樣的思念與懊悔,然而信已被密封。
《魚雁計劃》邀請觀眾低頭彎腰,進入如佛堂般的日式小亭子,寫信表達心中感悟。
趁著這次展覽,筆者與李明維做了簡短採訪,也希望讓讀者能更貼近他的創作思維。
Q:《織物的回憶》最早是為 2006 年英國利物浦泰德美術館的利物浦雙年展所作,2007 年在台北當代美術館也展過,現在到了東京,您認為在日本徵得的《織物的回憶》,與英國、台灣有何不同?給您什麼樣的感受?
A:儘管存在著地理與國家的差異,整體而言,徵得的故事與物件都非常豐富、感人。
Q:例如資生堂畫廊展出《織物的回憶》的物件中,可以看出日本人惜物與手工的文化,似乎未因現代化社會而喪失。英國與台灣徵得的記憶物件是否也具備同樣特徵?
A:是的,在台灣和英國都是。主要原因是這個計劃的要求,必須是親友製作的私人物件,個人選擇的過程也包含在作品參與的流程中。我認為每個國家或文化,都有人擅長手工,珍惜帶著特殊個人意義的物品。這個作品的訴求主要是人性,而不是國籍。
Q:就現場的觀察,有些觀眾帶著打開禮物的興奮感;有些慎而重之,細細閱讀;也有無法鼓起勇氣觸摸,採取旁觀姿態的人。《織物的回憶》加上《魚雁計劃》兩個互動性作品,顯示出觀眾參與的層次深淺不一,您從不同國家觀眾的參與和反應,觀察到什麼相異或共通之處?
A:每位參與者都透過自身的詮釋去參與及體驗,這在每個城市都是一樣的。
Q:《魚雁計劃》是 1998 年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發表的作品,作品十幾年間展過許多城市與國家,當您閱讀著眾人的心聲,什麼事變了?什麼事不變?
A:在人們的思考與感受方面,沒有什麼真正改變了。我認為大部分的人了解到,回顧人的一生是什麼,並喜歡過比較和平而舒適的生活。
Q:《水仙的一百天》是您的早期作品,同時展出的 3 個作品都個自在靜謐中洋溢出濃烈,甚至可以說是洶湧的情感,十分契合於日本文化中重視的人我之間的「羈絆」,特別在經過 311 大震災,當人們一無所有時最掛念的事。這 3 個作品放在一起呈現是日本策展單位的選擇,或是基於您對日本文化觀察的決定?
A:我與策展人討論了許久,我覺得把 3 個關於記憶與內在情感的舊作放在一起會很有意思,是 311 大震災的緣故,也出自於我自己對日本文化的理解。
Q:提到您對日本文化的理解,《魚雁計劃》與《織物的回憶》的裝置都選擇和式空間,理由是什麼?
A:我絕對是極簡主義者。我也意識到我的裝置必須賦予感官溫暖與美感。我特別喜歡日本、北歐與宋代美學。
Q:您對日本文化的接觸或學習背景是什麼?
A:我的外祖父、外祖母都受日本教育,外祖母曾就讀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外祖父則是早稻田大學法律系。在我的記憶裡,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十分日本化。我個人則非常景仰日本建築、文化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