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MOMerizing】專訪我是榮幸Jamie:不被角色定義!在母職與自我之間、在居家界線裡找到最舒適的平衡

曾為工業設計師,目前為自由接案者的 Jamie 以日常實踐證明母職與個人成長能並行,她選擇不迎合標準答案,而是在細節裡感受幸福,為自己與家人找到舒適步調。
成為母親,是否意味著個人的全面讓步?在傳統的母職角色裡,許多女性往往主動或被動式地成為一種全然奉獻的狀態,個人的需求與興趣不知不覺地退讓。但對 It’s my pleasure | 我是榮幸 Jamie Yao 而言,母職與保有自我並非二選一的選擇題,也不存在對立的分野,而是在成為母親後,仍能了解個人的自我期許與需求,依照自己的步調與價值觀行事,勇敢地不被社會輿論、媒體標籤等外界眼光所定義,而這也是一連串持續心態調適與轉換的過程。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擁抱成為母親的自我


「我是一個理性和感性相互拉扯非常嚴重的人。」總是期望自己浪漫一點的 Jamie,還是習慣在務實的基底下設想完最糟的情況才敢放手一博,無論是否成為母親,Jamie 從不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也不喜歡讓家人擔心,因此在訪談的開頭,她就提出了個人非常核心的觀點「把自己照顧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她也笑稱,當了媽媽的她似乎不小心把懶惰的特質放大了,而她口中所謂的懶惰,其實僅是沒有特別為了孩子的健康而特別製作健康食品、不特別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而刻意為孩子報名上課,選擇自身與孩子都感到自然、沒有壓力的方式相處、學習與成長。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很容易會被外界審視或是定義,有時我也會被稱為親子部落客,所以反而是外界的標籤會讓我覺得我已經是個媽媽,不然其實我覺得我只是一個有小孩的人。」Jamie 坦言先前對於這樣的標籤所有在意,會試圖撕掉標籤,然而現在的她也逐漸能夠和母職和平共處,不再去證明什麼。
​​​​​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因為我覺得大家對於母親或多或少有個既定印象,我覺得這也是讓我學習不要過度受到外界影響的機會。」Jamie 認為無論是什麼人生角色、生小孩與否,甚至如何與孩子相處,都僅只是選擇而已,沒有孰優孰劣,自然就沒有身份平衡、不平衡的問題,「反正現在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然後把它做到你想要的樣子就好,這樣就是最好的自己。」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Jamie 的生活信念從來不是追求極致完美,而是找到與自己最合拍的方式。她不勉強自己遵循某種迷思式的理想,而是透過觀察與實驗,慢慢摸索出一條最適合她與孩子的路。


從育兒到居家風格皆遵循的生活哲學


提及對自我價值、親子教養的見解與態度,Jamie 一言以蔽之,「舒服、適合可以說是我的個人小準則吧!」Jamie 如此形容,這不僅適用於她的個人工作職涯選擇,也同樣影響她如何經營家庭生活。她認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符合自己當下需求的,而不是為了迎合外在期待或某種既定的框架,這樣的理念也延伸到她的居家空間。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小孩的東西就是在小孩房,我家的客廳、餐廳等空間不會看見玩具或圍欄等物品。」透過這樣的安排,讓孩子學會尊重共享空間的界線。「我會和孩子說,玩具可以拿出來玩,但玩完一定要收回去,這樣才能讓家裡維持大家都覺得舒服的狀態。」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Jamie 說道,自己也曾將孩子的物品放在公共空間,讓孩子自然而然能在空間各個角落學習與玩耍,「可是我發現完全不OK,因為我在家工作,我的生活會被影響。」Jamie 在嘗試了不同做法後,理出了如此原則,而這個方式不僅讓 Jamie 能夠維持舒適的生活質感,也讓孩子從小學會空間的規範。


在細節裡找到專屬的幸福感


即便生活因為育兒而被分割成許多時間片段,Jamie 依然延續從過往一直存在的習慣,彷彿透過簡單的儀式感,在家庭生活裡照顧家人,也不忘照顧自己。「我一直以來都會寫日記,不一定是長篇大論,也不一定是好好地坐在桌前寫,而是當我有想法、有感受時,就會記錄下來。」這不只是整理思緒的方式,也是 Jamie 照顧自己的方式,讓她在忙碌的日常中,仍然能與自己對話。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有時候,一天裡最滿足的時刻,可能不是完成了什麼了不起的工作成就,而是發現自己把小孩照顧得很好,比如他今天吃飽、睡好,然後我幫他剪了指甲,就會讓我覺得充滿成就感。」她笑著說,這樣的日常雖然看似微小,在細節中仍可以找到能讓自己感到愉悅、滿足的瞬間。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她與5歲的大兒子亦建立起屬於彼此的小小儀式:「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做飯,他會幫忙打蛋、洗菜,甚至站在小板凳上攪拌鍋裡的食材。」這樣的參與感,不僅讓孩子建立起餐食需經過準備的概念,用餐時也看得出兒子吃得更津津有味,更讓親子間的連結變得更加緊密,「他會得意地跟爸爸說『這是我做的』。」Jamie 分享道,享受這些平凡的幸福時刻,也是一種忠於自我的體驗。


開放的未來,樂觀的步調


談到未來的生活,Jamie 選擇以開放的心態去迎接變化,「現在的理想狀態,就是等兩個小孩都上學,這樣我會有更多自己的時間。」但她也坦然地說,當那一天真正到來時,她是否真的會如願以償地利用這段時間,還是會無所事事地放空一整天,這些都是未知數。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我沒有一定要做什麼,而是想讓時間回到自己身上,看看當下的自己會想做什麼。」這樣的從容,來自於她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現在的事情做好,下一步自然會找到方向。」她不急著規劃未來,而是選擇專注於當下,讓每一天都能過得踏實而充滿意義。
 
(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蔡耀徵

Jamie 的日常,或許也是許多母親的縮影——在愛與責任之間尋找平衡,在日常瑣事中感受幸福,在不斷變動的生活裡仍然保有自我,而這樣的哲學,讓她的母職之路既真實又自在,也為她張弛有度的生活裡增添了更多的心理餘裕。

Interview & Text|湯侑宸
Photographer|蔡耀徵
Makeup & Hair|Vivienne Wang
Producer|Sunnie Syu

 

#MOMerizing——成為媽媽,依然持續發光!

MOMerizing 是「MOM」和「mesmerizing」的結合,強調女性在「母親」角色背後,依然能夠積極追求夢想與生活質感。媽媽們的光芒,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或自我實現中,都是那樣耀眼。

今年母親節,NOKE 忠泰樂生活與《MOT TIMES 明日誌》合作推出系列主題專訪,陪伴每一位母親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個充滿愛的日子,無論是品味生活,還是純粹地享受當下,都值得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


● 更多活動詳情
NOKE 忠泰樂生活│04.01—05.11 MAMA LAND
● 拍攝場地協力
明日選品 MOT SelectTSUTAYA BOOKSTOREBar DomaniUncanny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