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真實,還是記憶真實──專訪攝影家陳敬寶
而關乎回憶的靜態影像能如何被詮釋?台灣首位獲得日本東川獎(Higashikawa Awards)海外作家獎的攝影家陳敬寶,以「迴返計畫」系列作品呈現了數幅於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地再現回憶的劇場式影像,透過身體、情境的模擬,傳達當地小學生及家長回憶中的片刻風景,望著那些成長經驗裡似曾相識的清晰圖像,思維的邊界卻似乎愈顯模糊,記憶到底是靜止的事實?還是自我認知下不斷建構的真實?
在跨年後不久的濕冷週末,我們在台北東區和陳敬寶聊起他自出生地馬祖開啟的攝影創作路程,以及前往紐約接受攝影教育的經歷和自身的攝影創作觀念,言談間也令我們不禁思索,當攝影從光學作用、時間標記或事件紀實的功能裡獲得解放後,還有哪些是影像自身亟待發掘的思維主體。
Q:如何得到人生的第一部相機?
A:第一台相機是我哥哥的 Canon AE-1,那時哥哥在國外唸軍校,那台相機就給我用,可是印象中,每次底片拍回來只有幾張照片,後來我才知道那台相機會漏光(笑),所以我後來一直有器材焦慮感,可能跟那個有關聯。
Q:何時開始以影像從事創作?
A:其實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畫畫,也有心要朝這個方向走,進師專(台北教育大學)後就開始畫油畫、素描、水彩或寫書法,攝影當時對我而言是做資料蒐集用的。真正開始把攝影當做創作,是 1989 年畢業回馬祖教書後,那時除了那台壞掉的 AE-1 之外,攝影家周慶輝帶我去買了第一台相機,當時有一個同鄉在《新新聞》雜誌當文字記者,他知道我對攝影有興趣,就介紹周慶輝給我認識,周帶我去博愛路買了 NIKON FM2、28mm 的鏡頭、加上閃光燈,這是我最早的照相配備。
檳榔西施系列是陳敬寶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也最具議題性,這個系列可說是他創作中的試金石,直到現在仍在持續發展中,未真正地拍攝完成。(Photo credit:陳敬寶)
Q:現在常用哪種規格的相機拍照?
A:創作的話,目前都用 4×5 或8×10 大型相機。
Q:能否談談在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求學對你的影響?
A:我還蠻喜歡那個環境的,唸了 3 年畢業,我去紐約前的半年開始拍檳榔西施,後來暑假的時候又回來拍了兩、三個月,在拍檳榔西施之前,我曾在台北拍了一套照片,叫做「台北女郎」,後來我把這系列照片帶到美國去,在課堂上秀給同學看,當時老師提到這系列讓她想起蓋瑞‧溫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的作品,後來發現還真有點像,蓋瑞‧溫諾格蘭德的攝影書《Women are Beautiful》裡頭就是他拍的一些女性。在拍這套台北街頭的女孩子時,我是不看觀景窗的,因為那一陣子唸了一些陳傳興的文章,覺得攝影就是川流不息的時間跟廣大無垠空間的切片,讓我覺得一個好的構圖其實是很無聊的構圖,所以就透過盲拍的方式,讓一些隨機的東西進來。
陳敬寶以盲拍的方式捕捉台北街頭女子的身體形象與姿態,對當時初到台北來教書的他來說,這些就像是他對這個大社會的微小觀察,充滿好奇地想要去理解。
Q:有沒有特別欣賞哪位攝影師?
A:我很喜歡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亞(Philip-Lorca diCorcia)的作品,他拍街上行人的系列作品就像是把真實的世界轉換成劇場,我認為攝影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面向是它真的記錄了現實,而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亞在這個面向上處理得很好,他保留了攝影記錄真實的面向,從這個基底上又翻轉真實的意義。還有一位 20 世紀初紐奧良的攝影家 E.J 貝洛克(E.J Bellocq),他用玻璃版拍攝了紐奧良 Storyville 一群性工作者,他的照片之所以被發掘,是另一位很重要的攝影家李‧佛瑞德蘭德爾(Lee Friedlander)在 1950、60 年代到紐奧良拍攝爵士樂手時發現的。
陳敬寶欣賞美國藝術家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亞的作品,不管是預先建構的導演模式拍攝或城市裡的瞬時快拍,都具有一種舞台式的戲劇化質感。
Q:從「肖像─檳榔西施」、「天上人間」到「迴返計畫」等作品,在題材上的轉變頗大,可否談談這些想法的緣由?
A:實際上是隨著生活環境或心境而有改變,拍馬祖是個開始,因為它是我的家鄉,後來開始拍台北街頭的女孩,是因為剛到台北,注意到路上很多時髦的女孩,拍了一段時間後又注意到檳榔西施,剛開始拍檳榔西施還是用盲拍的方式,後來有一次,有個檳榔西施看到我手上拿著相機,就問我是不是要拍她們,也說願意給我拍,就慢慢開始這系列,檳榔西施計畫有點像是我創作的試金石,對攝影這個媒材有些什麼新體會的時候,就會拿檳榔西施來做測試,所以這個系列拍的時間很長,大概六、七年,期間風格也有轉變。
「迴返」系列是因為回到台灣後,到學校教書,發現自己沒有時間拍照,想了很久,就決定以工作對象(學生)為拍攝對象,還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想清楚怎麼拍。至於「天上人間」這系列是有次到宜蘭,下了高速公路轉進一個村子,看到整個山坡都是墳地,墳地旁就是一整排房子,從那時候開始注意到有一些房子的旁邊是墳墓或小廟,後來就發展出一個系列「天上人間」專門拍與墳墓或小廟毗鄰的人居住的房子,我想透過住所的概念,把台灣描繪成神、人、亡靈共居的一塊土地,而那陣子我父親身體開始不舒服,長時間住在醫院裡,也讓我開始思考死亡這件事情,也是和人到中年有關聯。這些計畫間看起來有一些跳躍,但始終都扣緊了我的生命經驗,而這麼長的時間以來,我覺得可以劃下暫時性句點的只有「迴返計畫」,其他的大概都沒有拍完。
Q:通常如何界定作品是否拍完?
A:這要看那個系列是不是還有我能做的部分,以「檳榔西施」系列來說,我覺得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更多的檳榔西施,另外像「天上人間」系列,我的理想狀態是拍遍全台,可是目前大概只拍了北部而已。
Q:這次在日本、韓國、中國進行「迴返計畫」的機緣是什麼?
A:之前參與了胡朝聖在剝皮寮策劃的藝術計畫,那次是在老松國小操作迴返計畫,因為在别的學校拍攝相對不方便,因此後來就設計了學習單給學生,這是在鄧公國小拍攝時是沒有的,經過聯繫後老松國小有 2 個五年級的班自願參加,分別發給孩子和家長學習單,給孩子是問「過去這一年在校園裡最難忘的事?」而給父母親的,是問「小學五、六年級時在校園裡最難忘的事?」那次回收了很多學習單,後來考量時間,就選了大概 14、15 份,排定一個行程,趁學生考完試到放假這一週的五天,一天拍 3 場,這個系列在剝皮寮展出迴響還不錯。
在那之後剛好日本黃金町有一個社區藝術營造的團隊來台灣觀摩,看到剝皮寮這個展覺得與他們的走向還蠻契合的,就邀請了我跟周靈芝到黃金町駐村,一開始本想在黃金町拍「尋常人家」這個計畫,透過社區的關係拍居民在家裡頭活動的狀況,但是後來想機會很難得,就把老松計畫在日本操作,又想到鄧公國小有一個姊妹校在韓國,每年都會互訪,所以後來也在韓國完成這個計畫,我當時還去申請亞洲文化協會的補助,在去面談之前,上海的影像學者顧錚剛好來台北,他就請我也去上海進行這項計畫。
Q:能否談談你在「迴返計畫」裡所處理的「真實」?
A:在鄧公計畫裡,那個真實來自於真實的觀察,在那個階段有許多影像是我親眼看到的,只是當下沒有紀錄下來,而是用後設的方式再現,它是被再現出來的真實,首先是我的觀察,後來變成記憶,它有一個真實的參照,到老松的階段那個參照被更具體化,所以這套作品同時在處理圖畫、文字、影像等系統,「迴返計畫」就是把藏在腦袋裡捉摸不到的記憶,用跟記憶最有關聯的媒介「攝影」,來讓它變成一張可以看到的影像。
Q:您對於目前攝影在國內發展上的看法?
A:藝術攝影在台灣的發展始終很邊陲,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完整的攝影教育,所以沒有一個好的土壤去養成,今年邱奕堅要在高雄成立攝影系,至少是不錯的開始,廣義的攝影教育可以從媒體或出版來看,把當代攝影藝術引介到台灣的出版這區塊有在做,目前看來最熱的還是日本攝影家,從這個面向看是良性的,如果我們期待更好的發展,就要有更好的學校教育,整體來看我不悲觀,大環境是有比較好,以攝影做為藝術媒介,在台灣以外的地方是熱過了,但台灣還沒有開始溫,會不會溫起來我不知道。
我的創作有意識地在橋接攝影與藝術,我認為有些攝影單純是攝影,可是有些會跨到藝術的範疇,這是我的認知,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而堅持攝影的靜態影像有必要被釐清、理解的關鍵,在於我認為它是動態影像的基礎研究,攝影的釐清會關乎對整個影像的釐清。
Q:對於同時擁有小學老師和攝影家兩個身分有何特別感受?
A:對我來說,當然是期望能專職做創作,但以現階段來說,我沒有私人的收藏家,所以一個能支持攝影這個半專業愛好的工作還是需要的,也所幸我喜歡教學工作,所以「迴返計畫」正好結合了我的興趣與工作。
Q:等到工作退休後呢?
A:我擔心相機已經揹不動了(笑)。
Q: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攝影這個媒材,您會想運用什麼媒材創作?
A:也許會畫畫吧!應該是蠻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