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顛覆-專訪韓國當代藝術家Je Baak、Kim Yeon
約翰‧柏格拆解觀看的結構,讓「眼見不為憑」與當中所內涵的權力關係赤裸直接地在衝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在約翰‧柏格之後,對於「觀看」我們還擁有多少論述的空間?有趣的是,在「消失的視點」一展中,兩位性格迥異的韓國藝術家Je Baak、Kim Yeon──前者清醒,要求觀者思考;後者夢幻,要求觀者感受,如此相異的兩人,卻都不約而同地將觀看的權力,回歸到觀者自身。
「我像是來自外星球,一直在作夢的人。」
─Kim Yeon
1968年生的Kim Yeon一頭長髮,說起話來輕聲細語,在還沒見到Kim Yeon之前,她的《光之旅》、《河濱》、《秋葉》等作就已洩漏端倪,讓人完全能想像一位溫婉女子漫步在河畔,時光皆靜止安好,「我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太多的人,像是一個來自於外星球,一直在作夢的人。面對我的作品,請不要思考太多,只要去感覺。」
船是Kim Yeon 作品中的重要符號,透過拋模與敲打,讓光影自然折設於牆面上,宛如水的波紋。圖為《光之旅》。(Photograph by 翁子恆)
作品《秋葉》處理水面下的空間,細膩深刻。(Photo credit:MOT/ARTS)
這位來自外星球的女藝術家,約莫是生活在一個多水的國度,以自然光影、流水展開她的心靈輿圖,透過不銹鋼、高密度樹脂凝止她生命中某個神祕的片刻,不只是自然物切片式的再呈現,也保留了水的流動感。Kim Yeon不只處理水面之下,凝結河流瞬間的空間,同時也處理水面之上,光的空間,提及對水的強烈偏好,Kim Yeon說:「我非常喜歡水,水對我來說有潔淨、生命力等種種意象。不管是創作的過程,或是單純地凝視水,都讓我有淨化自己,甚至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
「我希望能清醒地,不斷去提問。」
─Je Baak
有意思的是,對比於外星人Kim Yeon的感性、夢幻,1978年生的Je Baak毫無疑問地是個極度清醒的地球人。Je Baak的作品無論是「The structure of」或是「循環論證」系列,都去除了功能性,讓經驗與視覺產生懸置,他擅於用最濃縮的方式,讓社會上各式各樣被隱蔽的現實都得以在作品中出現。觀看Je Baak的作品是個奇妙的經驗,影像並不訴說意義,意義在觀看的角力與複雜的社會關係中體現,而Je Baak只是提問,反覆質問一切有為法,一切現實皆如夢幻泡影,是變動,而非確定。
展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The structure of」系列。有別於Kim Yeon作品中「水」的平靜寧和,Je Baak則是疏離又危險地,提醒觀者萬事萬物一體皆有兩面,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他的遊樂設施像在深海中漂浮無知無覺的深海魚,有美麗的偽裝來吸引誘餌,也如同現代城市,用光鮮亮麗的外表來吸引人們,但其實內在是很空洞的,Je Baak指出遊樂園裡的人們,深層的恐懼伴隨狂喜,他說:「玩(尖叫系列)遊樂設施只有短短幾分鐘,這短暫的恐懼或許還能讓人享受害怕所帶來的快感,但請你想像一下,若你被困在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你會如何自處呢?」以「The structure of」為名,可以是恐懼的結構、快樂的結構……,Je Baak保留了詮釋的空間給觀者。
而兩位性格如此不同的藝術家,相遇於「消失的視點」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以下MOT/TIMES貼身專訪Je Baak、Kim Yeon,讓兩位聊聊自己與創作,讓我們對觀看的實踐產生另一種角度的思考。
Q:先談談你們自己,與各自創作的特點?
Je Baak:我有廣告的背景,後來到英國念傳播傳達設計。我認為,廣告也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式,但藝術不一樣的是,更能展現創作者自身,表達我真正想要訴說的事情。乍看之下,我的每個系列都很不一樣,但其實這也是我想表達的──為什麼藝術家的創作一定要被拘泥在一種形式呢?以及,到底誰是我們心智與行為的主宰呢?
這幾個系列的作品都在問類似的問題──我們所習以為常、所信仰的價值,究竟是出自於我們自身,還是我們被教育出來的? 比如我有一個系列的作品是將過去被崇拜的希臘雕塑上黏貼漂洗過的韓國鈔票(圖右),去除金錢的符號,還原鈔票最本質的「紙」的型態。透過這個作品我想問的是,當我去思考誰是我們生活、思考、行動、價值觀的主宰,比如金錢,也不過是一張我們所創造出來的紙,但為了這個我們所創造出的怪物,人們爭奪、打鬥、死亡,我們反過來被我們所創造之物箝制了,所有的束縛來自自身,是不是阻擋了人接觸到事物更本質的價值呢?我的作品不是要給一個答案,因為我也同樣對這個提問的答案感到好奇。
Kim Yeon:我一直都是以雕塑作為最主要的創作。坦白說,創作雕塑的過程真的非常辛苦,但也很幸福。我曾經教導失明的小朋友做美勞,用泥土、沙子來創作,我用這樣的媒材來創作再自然不過了,但對看不見的小朋友來說卻非常困難,那瞬間我意識到身為一個看得見的人,我真的非常感恩。
這次帶來「消失的視點」展出的作品,以不鏽鋼、高密度的樹脂為媒材,對我來說,這系列作品與其說想要再現自然,其實更想要在室內空間中,重現我面對自然的感覺,紀念我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片刻。
Q:身為一個看得見的人,我們睜開眼睛就在觀看,觀看能夠讓我們主動地與世界產生連結,製造意義。你們如何看待「觀看」這件事?
Je Baak:我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家庭,特別是我的祖母是很虔誠的佛教徒。「禪宗」對我的創作影響很大。不管是錄像、影像、雕塑,我從不事先預想作品最終的呈現形式,我想做的,都是表達我在現實生活中所感受、理解到的事物,在過程中,讓意義顯現。禪宗所說的「戒貪嗔癡」,其實就是放下既定的成見,才能產生新的觀看方式。
比如「循環論證」(右圖、下圖)是我透過觀看者主動轉變角度,再轉換蒙德里安的系列作品。某次我在紐約辦展覽時,順道去了MOMA看蒙德里安的回顧展。在成為藝術家之前,我其實非常享受看畫的樂趣,成為藝術家之後,我進到四面掛滿蒙德里安作品的空間,感到非常痛苦,我強烈地感受到他是如何在畫作的結構中,執迷地追尋『絕對的美』。有趣的是,這是一個可以拍照的展覽,當時的觀眾排成了一個行列,來捕捉作品的正面。但當我站在作品前,側了一步,就發現蒙德里安所執著的色彩、網格、比例,當主動/被動、觀看者/被觀看者的權力關係被翻轉後,絕對的價值與完美在瞬間就被消解了。我先是拍了某區塊的蒙德里安的作品,再透過重覆,創造出「循環論證」。每件作品使用不同的框,也跟觀看的視角有關。
我在3天的時間裡,拍了1000多張各種角度的蒙德里安,後來館方還把我趕出來,因為他們覺得我真是太奇怪了!(笑)
Kim Yeon:我很喜歡韓國的一位高僧,他的哲學思考「空、無」的概念深深地影響了我的創作。我的作品大多以「實」表現「虛」,透過拋磨、敲打,與永不摧毀的材質──不銹鋼,希望能更強烈地表現自然現時現地、轉瞬即逝、難以捉摸的光影變化,在加上觀看者流動的視線的介入,才是我完整的作品。
此外,「船」是我很重要的創作符號,是自我的隱喻,船/水的組合指涉的既是自我/他者,也是文明/自然,但對我來說,這兩者並不是截然二分的存在,而可以是一個和諧的整體,訴說的是雙向的關係,而非單向的閉門造車。如果能讓觀看者感覺到和我一樣的感受,這會是我最大的幸福。
Q:若讓兩位完全自由挑選,你們想要置身在哪個城市之中生活與創作?
Kim Yeon:我沒有特別喜歡哪個城市,對我來說,創作只要有舒服的空間就可以了。(編問:會想跟大自然一起嗎?)不會想在大自然中創作或生活喔。我的這幾個系列,是因為我想念那些在城市中比較不容易獲得的感覺,一年到大自然中幾次,會是很單純、很美好的經驗。我還是比較習慣在像首爾一樣的城市生活(笑)。
Je Baak:我也是首爾。過去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回到首爾後覺得很新鮮。這幾年首爾的藝術氣息很活躍,韓國藝術家們無論是到國外發展,或是在國內進行創作,都帶有強烈的世界觀,非常有趣。我的作品多半是來自我的生活經驗,我的家人、我對所處社會的所思所想,題材也大多來自都市生活,所以我目前會想要待在首爾生活與創作。
Q:未來計畫?
Kim Yeon:我先前的創作都試圖要停駐某個片刻,比如微風穿過林間、溪水川流過河床的瞬間。我未來想做的新的嘗試是,讓觀者能在作品中感覺到持續性,像是生命力的流動。我希望觀者看我的作品可以是輕鬆的,不要想太多事情,因為我也是自由、單純、直接地呈現我面對自然的感覺。
Je Baak:我創作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我會持續地進行各種不同的嘗試,無論是平面、影像、錄像、雕塑,我都希望觀看者不只是「看」我的作品,而是看過後能夠提出疑問,顛覆觀者對生活週遭一些理所當然的想法,並與我溝通,產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