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裡的設計師】在跨界想像中,持續前行—專訪服裝設計師楊妤德
服裝在劇場裡,包裹著演員,是演出視覺注目的焦點,但又不能太過搶戲,如何在功能性與表演性之間,找到個性與說故事的方法,應是劇場裡的服裝設計師首先要考慮的課題,但觀看編舞家黃翊的《第二層皮膚》則是一個相當震撼的體驗,服裝設計師楊妤德的服裝在此成為了裝置作品,身體與服裝的結合激盪出驚人的火花。本次MOT/TIMES特別專訪楊妤德,看這位在劇場打滾了12年的設計師,如何以服裝包裹不同領域的表演想像。
回望今日眾聲喧嘩的台灣島嶼,我們一方面承襲淵遠流長的傳統戲曲,轉身又需迎向西方一波波新穎思潮的戲劇洗禮,紮實淬鍊著劇場裡的創作者與設計群,令眾人無不具備多聲道的靈感汲取,從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舞台語彙。在一片如繁花盛放的線上創作者中,服裝設計楊妤德,以其多方跨域的美學嘗試,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自台南家專服裝科,修習成衣製作的實用功底出發,無意間接觸舞台上飛揚灑脫的靈巧舞者,令楊妤德彷彿闖入異境的愛麗絲,一頭栽進這夢境般的黑盒子世界。北上參加劇場研習營隊、自告奮勇前往設計師林璟如工作室實習,再到擔任雲門舞集的服裝管理,近距離觀察舞者身體,並獲得參與舞作《焚松》的服裝設計機會,楊妤德忍耐咬牙,步步朝夢想邁進,同時刻苦鑽研體系全然相異的設計技法與思維。
2001年離開雲門,楊妤德展開獨當一面的設計生涯,卻立即遭受到來自外在的考驗。困頓與蟄伏,前衛創新的設計理念,遭到合作編舞家駁斥拒絕,讓滿心困惑的她,重新思索服裝在劇場裡的角色定位,甚至萌生退意。創作路途的轉機,直到進入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接觸各路怪人與天馬行空的自由氛圍,長久積累的創意火花才得以迸發閃現。
創作草圖。(Photo credits:楊妤德)
2008年雲門2「春鬥」公演,台灣新銳編舞家黃翊的作品《身音》,於黑暗中燃亮燈光,隨即吸引台下目光。舞台上一列身揹各式裝置、擁有特殊造型的舞者,不但從根本改變身體線條,連帶使動作質地產生變革。而這一切實驗性強烈、近似軟雕塑的表現手法,源頭便來自楊妤德研究所的畢展設計,其後更推出以服裝為核心概念,2010、2011年不同版本的《第二層皮膚》科技藝術實驗計畫。
回顧12年走來的劇場歷程,琳瑯滿目的跨界挑戰成果豐碩,服裝設計楊妤德出入舞蹈、戲劇、現代南管戲曲等不同表演形式,持續鞭策自己走向更遠的創作之境。今夏,她將與身兼戲曲武生與導演二職的馬寶山合作,嘗試把新編京劇《三顆頭》搬上舞台,投身那曾令導演尤金諾.芭芭驚豔的浩瀚藝術。箇中學習與體驗,以及長久身為劇場設計者的心得,皆在楊妤德不慍不火的談吐中,娓娓道來。
Q:當初就讀台南家專,卻突然跑去接觸舞台服裝設計,是因為什麼緣由?
A:家專畢業,我就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舞台上表演的服裝,因為看到舞者在跳舞我就好有感覺,那種舞動中的身體讓我特別心動,可是我自己會同手同腳,光是高中軍訓課的一二、一二齊步走就整慘我了!那時候也是因為要做報告買了林懷民老師的書《說舞》,讓我開始接觸舞蹈。巧的是,畢業前夕我在學校書店看到《表演藝術雜誌》,那期封面是日本舞踏家大野一雄,裏頭有篇服裝設計林璟如老師的訪談,讓我發現原來服裝也可以做這個領域,當下就立刻打電話去雲門,詢問聯繫璟如老師的方法。後來老師要我先北上參加周凱劇場基金會辦的研習營,才願意讓我去工作,那時候對劇場一無所知的我,整整一個半月的課程真是惡補,從戲劇欣賞、劇本研讀、舞台、調燈,樣樣都要學。
Q:從量產成衣到舞台裝設計,這幾乎是兩種不同領域,你遇到什麼狀況?
A:一開始就很震撼!開頭老師要我打一個人體原形版,可是一個小時過去、兩個小時過去,我什麼東西都沒有弄出來,因為過往學的服裝製作技巧是另一體系。現在做高級時裝的老同學還會笑我,因為成衣縮放都是以0.3、0.5公分來跑,舞台裝卻是用英吋(2.54公分)為單位來處理,一旦加上舞台距離與拉遠因素,所有設計都必須傾向誇張化,包括製圖數據也都是放大的。
兩年半的工作室學習,讓我從最基本的緊身衣機器、染色慢慢摸起,同時讓我在打版上逐步開竅,發現身體是活的,掌握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過程。即便因為整體劇場環境不好,最終只能演出少數幾場,但為了使舞台作品能順利opening,一切努力都值得,就像舞者短短的表演生命,背後需要大量練習和進步,我想這就是藝術價值。
Q:相較於在時尚服裝產業,設計師幾乎擁有全部決定權,你認為劇場裡的服裝設計應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A:我自己的心得是,還是必須回到作品本身為第一優先,透過與不同設計群溝通協調,從中找到可發揮空間,同時還要考量這樣的服裝風格,能否有效結合其他設計元素。畢竟劇場工作是一個TEAM WORK,不單是我自己的SHOW TIME,若不能彼此配合,只要有些微的燈光偏差,就會改變整件衣服原定的舞台效果。
Q:後來在雲門舞集的任職經驗,對妳的創作帶來什麼影響?
A:那時候每天早上都好開心,可以去看舞者上芭蕾課,久而久之就能察覺舞者的身體質地。從身體線條到手指細微處,好像舞者內在需要具備相對應的情境,才能順利駕馭不同類型舞蹈,每次看他們跳舞作《薪傳》裡的〈渡海〉片段,都會讓我格外激動。像這樣一個觀察過程,也激發我在服裝設計上的靈感,思考如果身體可以有各種使用方法,舞衣上也應能有更多樣化呈現,而非僅僅只是塑造出漂亮外形。
楊妤德於研究所時期的流動創作。(Photograph by 黃翊)
Q:離開雲門,進入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就讀,似乎是你創作生涯一個很巧妙的轉捩點,而且因為曲家瑞老師在媒體上的活躍,讓大家格外注意到這個系所。
A:連續幾年工作下來,我覺得筋疲力竭,所以我選擇把自己抽離那個環境,去接觸整體設計、建築設計,體驗不同圈子的創意思維,跑去念書也應該算是一個充電過程。進去念的時候,曲老師正好成為我們所長,而且這個所也剛好處在一個實驗階段。老師很霹靂,講話非常直!學期一開始,我的首次創作作品就被她的評語擊垮信心,直到最後一堂課呈現,才終於贏得曲老師讚賞。她確實給了我很大幫助與思考空間,還好我有撐到最後一堂課(笑)!
Q:幾乎是緊接在這個充電時期之後,妳和台灣編舞家黃翊合作,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身音》,帶給觀眾一系列罕有的,近似身體裝置的舞衣,請妳談談這個創作過程。
A:《身音》這個作品,源自於我的畢展設計。那時候我想找編舞家幫我的作品編創和串聯,自己還特地跑去北藝大貼徵舞者公告,但一直沒有消息,後來經由編舞家張曉雄老師介紹,才認識黃翊。研究所畢業設計的平台,讓我像是終於找到力量,能將心裡長久積壓的為什麼都爆發出來。那一系列作品,我想實驗當感官知覺遇到不同造型時,動作會發生什麼改變,像是在舞作《身音》海報上的魚骨裝,以人體各關節的活動度為依據,來進行立體排序,表現出一種視覺的律動和節奏。另一套美人魚裝,我拆解樂器銅鈴塔,讓舞者在動作時可以發出聲音,藉此展現美人魚用優美嗓音換來的雙腿。畢展現場,幾個來看的劇場朋友都給了不錯回饋,蠻多人認為那是一個很成熟的作品。
後來做《身音》,我和黃翊還去了台中大肚的樂器工廠,找到了一些像棘齒、雷板、鯕骨裝、手風琴、Qtutu等有趣樂器。編舞過程中,黃翊和舞者發現平常先編好舞,再搭上服裝的方法不可行,因為這是一個從服裝設計反推的創作。之後黃翊為了提供我做更多肢體與服裝實驗,我們又合作了兩個版本的《第二層皮膚》,進一步嘗試把服裝跟科技、機械結合,還玩了會隨溫度高低變化的染料。實驗過程辛苦,結果也不一定能如預期,但一次次地累積了操作經驗與思考深度。
編舞家黃翊與楊妤德合作的作品《身‧音》,以「皮膚」的概念延展,融合各種樂器與金屬環狀物,跨出身體界線的想像,某種程度上也呈現了新世代對於近年來方興未艾的「賽柏格身體」議題的看法。(Photographs by 劉振祥)
Q:在過往拾念劇集《大神魃》製作中,你接觸《山海經》的中國神話題材,設計出許多具有強烈東方元素的視覺造型,今年5月你踏入京劇領域,擔綱新編戲曲《三顆頭》服裝設計,其中有什麼收穫嗎?
A:我覺得很戰戰兢兢,因為京劇是一個那麼有文化傳統和象徵符號的藝術,就像人家說「寧穿破,不可穿錯」。合作過程中,導演馬寶山和編劇邢本寧給了我很多幫助,像導演提醒我京劇唱念作打的飄逸,與芭蕾的飄逸非常不一樣。一開始我讓演員露出小腿,反而忽略了京劇表演重心是下沉的,讓我又回頭檢視自己的設計。我也試著把京劇原有的服裝元素,諸如代表王公貴族的翎子,賦予一個現代化的穿戴形式。設計上,導演的豐富經驗提供我很大發揮空間,我們的理念蠻接近的,不使用強烈豔麗色彩,轉而以大地色來做整體搭配。
拾念劇集《大神魃》於2008年兩廳院新點子劇展演出,2009年參加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Photographs by 許翔)
Q:這一路走來你怎麼處理創作上的瓶頸或不同意見,以及如何幫自己尋找靈感?
A:這幾年我自己的心態也在調整,在劇場擔任服裝設計其實溝通和包容度很重要,因為面對這麼多不同創作者,大家在美學的認知與風格都不一樣。當然面對一些環境的怪象,這幾年我也漸漸學會反擊(笑),會比較直接堅持自己的想法。收集靈感方面,平日我喜歡看童書、畫冊、動物影集,也喜歡去逛市場,市場中充滿生命力流動,集合各種嗅覺,味覺,聽覺,視覺的饗宴.我們附近有個上過電視的魚販,看那個年輕人在「話魚仔」(台語叫賣魚),真是一場活靈活現、即興且充滿能量的秀。
Q:妳認為劇場最迷人之處在哪裡?
A:劇場的當下和立即性非常吸引我,持續接觸不同團體、跟不同的人合作,每次都能讓我找到新動力,持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