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Wood:我們販售的不僅僅是一份商品,更是一種生活風格
既是可書寫的卡片,也是可裝物的提袋,這是GreenWood設計出的第一件商品《Post Bag》,鮮豔的色彩與雙重功能的貼心設計,為GreenWood吸引了一群喜歡與眾不同且帶點趣味設計商品的消費者,而後開發的《Passport Wallet 》,則是因為實用的功能取向,反而更受到台灣人的喜愛,不過,「比起生產創新的商品,我們更希望經營一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品牌特色。」接受MOT/TIMES採訪時,GreenWood的品牌藝術總監盧冠儒笑著這麼說著,確實,成立不到一年的GreenWood,發展至今頗為順利,然而,除了繼續延伸擴展現有的商品品項外,如何更加強化品牌形象、增加品牌能見度,確實是在現有的設計品牌戰場中,所應持續努力的方向。
Q:請簡單介紹GreenWood Lab的創立?
溫海豪:我和阿儒(盧冠儒)是高中同學,所以我們其實認識很久了。後來我們兩個跑去不同大學念產品設計,畢業後,阿儒轉為從事平面設計,和他在實踐的同學一起經營品牌設計公司,我則去澳洲遊學打工一年,期間阿儒來雪梨找我玩,邀我加入他的公司,於是我們又一起工作約3到4年,直到去年我離職,決定創立一個品牌,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構想,阿儒看過之後很感興趣,便也離職加入,所以GreenWood Lab其實是去年9月才正式成立,直到年底才開始對外販售品牌GreenWood 的開發商品,目前台灣的通路有誠品書店、光點戲院、以及25 TO GO等。
GreenWood的藝術總監盧冠儒(左圖)以及行銷公關溫海豪(右圖)兩人相識多年也合作多年,工作起來默契十足。 (Photo Credits:GreenWood)
Q:所以GreenWood雖然成立不到一年,卻擁有不只一個銷售通路?
盧冠儒:因為以前品牌設計的背景讓我們很孰悉品牌行銷模式,鋪設通路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不難,相較來說,過去幫客戶企劃更難,因為我們必須說服客戶,現在只要說服自己就好,我們反而花更多時間在產品開發。
Q:GreenWood的商品的確挺特別的,最初便決定用紙做皮夾嗎?
盧冠儒:對,我們一開始就決定做袋包品牌,加上Ocean(溫海豪)家的背景是箱包代工廠,對這類商品有一定程度了解,而且我覺得台灣消費者對袋包的接受度很大。
可折疊的購物袋《Post Bag》是GreenWood第一個開發的商品,以美國生產的特殊紙材製造,不但百分之百防水、防破,還可回收,弄髒後只須用濕布擦拭即可,相當環保。(Photo Credit:GreenWood)
Q:你說台灣消費者對袋包類接受度很大,這滿令人驚訝的。
盧冠儒:真的嗎?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台灣消費者或許不容易接受太新的服裝設計,但其實很願意買特別的袋包,所以台灣的袋包選擇很多、市場也頗大,不過我們希望做出和市售商品不同的設計。
溫海豪:我們最開始的概念,就是製作一款「可以摺疊」的包袋,因此嘗試挑戰了很多材質,例如皮革或布料,但怎麼做都覺得和市售成品差不多,最後我們決定使用特殊紙材,可是這又面臨了究竟應該選日本製還是台灣製的素材?後來,我們找到現在使用的這款、由美國生產、名為TYVEK特殊紙,同時在產品中加入平面設計的概念,設計成信封的樣子,多了一道印刷程序,用以和一般皮包做區別。
盧冠儒:但比起創作新商品,我更重視品牌形象,例如我們這兩天自己拍攝新商品照片,拍到早上6點才睡覺,就是為了能完整呈現我們理想的形象,希望最後GreenWood的消費者購買的是我們營造出的生活風格,而不只是商品。
《Post Bag》折疊後,搖身一變成為航空信封,可用油性筆塗鴉,甚至貼上郵票寄給遠方的親朋好友,作為旅途中的紀念禮物。(Photo Credits:GreenWood)
Q:現階段的GreenWood產品都在台灣生產嗎?
盧冠儒:對,我們目前都是由Ocean家的袋包代工廠製造。
溫海豪:我們剛開始花很多時間和代工阿姨溝通,因為許多代工阿姨,雖然車了十幾、二十年的皮包,但沒車過紙,而紙和布料不同,很容易出現摺痕,不能完全按照普通袋包的製作順序,所以,我們當時花不少時間在工廠,看著代工阿姨車縫、溝通製造順序和解決問題。
盧冠儒:也幸好我們是透過自家工廠製作,否則像我們這樣的小資公司,真的很難找到願意如此配合生產的工廠。
(Photo Credits:GreenWood)
Q:這次GreenWood參加Pulse London展覽,並獲得品牌Paul Smith採購的青睞,是否能請兩位分享海外廠商對商品的評價?
溫海豪:這次參展除了Paul Smith對我們的產品表示興趣外,還有一間在瑞士開設10年的設計商店,以及牛津當代藝術館(Modern Art Oxford)向我們下單,其他的經銷商也陸續在談。不過因為GreenWood最近才正式在Paul Smith倫敦店販售,對方還沒能給我們太多評價與回饋。
盧冠儒:這次Pulse London展期,我們只有商品到場展出,不過剛好有位在倫敦念書的同學在現場幫忙顧攤,他覺得GreenWood的商品用色鮮豔大膽又材質特殊,在歐洲很吃香,而且因為歐洲已經有太多高級皮件品牌,或許因為如此,很多參觀者很容易被我們的商品吸引。
GreenWood的商品因為用色鮮豔大膽,意外獲得女性消費者喜愛,但這一季他們將色彩調整的更加成熟、中性,希望增加台灣男性消費者的接受度。此圖為GreenWood參展Pulse London的攤位。(Photo Credits:GreenWood / AIA)
Q:台灣消費者和海外消費者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溫海豪:過去我們自己跑市集擺攤的經驗是,我們的購物袋以外國消費者的接受度較高,如果喜歡,他們幾乎二話不說便下手,我們曾經同一天連續接待六組不同國家的客人,都是如此,他們比較願意花錢購買創意,相對來說,在國外可行的銷售方式,則比較不符合台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不過,對於護照夾一類的實用商品,台灣的銷售量反而比較高,但要他們購買300到400元的購物袋時,他們多半會猶豫,另外,台灣聖誕節的銷售量也會比較好,因為台灣人多半願意買特別的東西在特別的節日時當作禮物送人,而不是自己使用。
盧冠儒:而且我們的台灣消費者大約都是28歲以上、經濟獨立的年輕人。
GreenWood的另外一項商品《Passport Wallet 》,是加入特多龍布料夾層的皮夾,尺寸不但可以收納護照與智慧型手機,設計師還貼心地加上一個斜角夾層收納登機證。(Photo Credits:GreenWood)
Q:其中又以女生居多?
溫海豪:對耶!我們的消費群,大概80%都是女生!其實我們原本設定的形象,是比較偏都會男性一點,但在台灣購買的幾乎都是女生。
盧冠儒:所以,我們這一季的新商品也有所調整,大部分的商品顏色較中性,台灣的設計品牌大多偏生活趣味和幽默,但我們設定的形象則希望更成熟一點,不過,其實我們本來就主打小眾市場,我的想法是我們是小資品牌,如果能抓住一個小眾市場的消費者穩固經營,再透過他們口耳相傳,慢慢地擴展GreenWood的知名度,這樣的發展方式比較適合GreenWood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排斥與不同品牌合作,但我們一定會謹慎挑選合適對象,例如,這次能夠進駐Paul Smith和牛津當代藝術館,對GreenWood而言就是件很酷的事。
因為5月參展Pulse London,而讓GreenWood的商品有機會讓Paul Smith的採購看見,進而進駐倫敦Paul Smith商店。(Photo Credits:GreenWood)
Q:GreenWood 2013年的計畫?
溫海豪:我們接下來會和22 Design Studio合作,由他們帶GreenWood的商品到Design Tokyo參展,另外,今年的目標主要是外銷,希望透過銷往海外為GreenWood打廣告,因為台灣的消費者較需透過國際肯定來引起他們的興趣與認同,除此之外,就是尋求台創或政府單位的合作機會,獲得更多海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