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生活的流線記憶,跟著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來場台北漫遊。
TIMES 讀者中是否有熱愛英倫搖滾的人呢? 相信你們對英國樂團 Blur 一定不陌生。Blur 在 2000 年秋天所推出的精選專輯 < Blur : The Best Of > 是他們作為 90 年代 Brit-Pop 樂團典範的代表作。
這張由藝術家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所操刀的專輯封面將四位團員的外表簡化為流線黑輪廓,外貌特徵清楚可辨。成了英國樂壇與藝術家合作的經典代表之一,並獲得 2001 年 Music Week CADS 的最佳專輯封面,更受到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廊」的典藏。身為 Blur 資深樂迷的 MOT TIMES,也因而更認識了這位同樣來自英國的創作大師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
這張由藝術家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所操刀的專輯封面將四位團員的外表簡化為流線黑輪廓,外貌特徵清楚可辨。成了英國樂壇與藝術家合作的經典代表之一,並獲得 2001 年 Music Week CADS 的最佳專輯封面,更受到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廊」的典藏。身為 Blur 資深樂迷的 MOT TIMES,也因而更認識了這位同樣來自英國的創作大師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
今年初夏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受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來台,為新落成的忠泰企業大樓廣場創作,這是他在大中華區的第一件戶外公共裝置作品《台北漫遊》( Walking in Taipei )。短暫停留三天的他,在忙錄作品籌備行程中抽空與大家分享這次創作,一起瞧瞧他眼中的台北是怎樣的城市?
對於從小成長在大城市的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而言,都會生活自然而然成了創作靈感來源,在他的創作歷程中,不間斷的以作品描繪人與城市的關係。( Photo Credit : Julian Opie Limited )
Q:這是你第一次來台北嗎?印象如何呢?
A:我經常到亞洲旅行,但只來過台灣一次。上次也是為了公事來台,雖然時間很短,但抽空看了故宮,也享受了許多美食。
Q:談談這次《台北漫遊》( Walking in Taipei ) 的創作過程。
A:《漫遊》系列發展了好一段時間,每次新的創作都帶領我回顧世界、思考描繪世界的方式。藉著畫畫,我看得更清晰;藉著觀看,我也持續在學習描繪,是一段相輔相成的過程。即使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摸索出如何畫下第一筆,或是必須深入了解環境,才能理解如何選擇適合的圖像,我仍必須親眼觀看,我是一個必須看清楚才有辦法畫出來的人。(笑)
Q:這次作品安裝過程,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嗎?
A:這是很特別的工作經驗!行程只有三天,既有時間壓力,加上設置地點位在繁忙又熱鬧的路口,所以得在眾目睽睽下完成《台北漫遊》( Walking in Taipei ) 設置,引起許多人的駐足與好奇。這次的作品在倫敦設計,實體裝置在韓國製作,最後運到台灣安裝,我的技術團隊也和我一起到台灣,進行現地微調的工作,希望能將作品最好的狀態呈現給台灣,雖然緊湊,但最後成果很令人滿意。

隨著人物的姿勢,觀察動作變換的模式,讓觀眾更直接地和作品產生連結。而當你走過作品時,你也成為作品的主體。《台北漫遊》( Walking in Taipei ),創作年份: 2015,材質:單座四面式 LED 模組裝置 ( Four sided LED screen),尺寸: L 286 x W 118 x H 211 cm。( Photography by : 陳又維 )
Q:不同地點的公共藝術作品,是否也會加入在地文化元素呢?
A:當然。每一件新的作品都立基在過往的創作上,再去發展和調整,像這次忠泰企業大樓的委託創作,就讓我如願以償地製作了之前一直很想嘗試的作品呈現方式。《台北漫遊》( Walking in Taipei ) 的影像環繞著菸盒狀的 LED 屏幕播放,呈現如街景一般不斷走動的人群。像是一種戰爭紀念碑式的群體雕像。作品的長度恰到好處地濃縮了群體故事。

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發現人對圖像力量的反應強大,難以抗拒,因此開始發展視覺語言,利用類似的圖像系統描繪臉部特寫。( Photo Credit : Julian Opie Limited )
Q:公共藝術和在美術館或畫廊中差異滿大的,你認為公共藝術對於社會或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扮演何種角色?
Q:你平常怎麼工作的呢?那些事情讓你覺得樂在其中?
除了人像之外,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也用幽默詮釋大都市裡人車、動物與建築間的關係。( Photo Credit : Julian Opie Limited )
Q:你的藝術生涯在 80 年代開始嶄露頭角,目前在拍賣市場上也有很好的成績,這對你的生活有所影響嗎?是否改變了你想做的事呢?
A:我一直都想當藝術家,就這麼一路走來了。我試著不為我的作品或是生涯設定任何框架。我為展覽創作,也為創作辦展。展出作品就是創作的一部份,因為作品在空間中如何配置,跟如何幫作品配色一樣重要。人類一直以各種不同形式進行創作,但藝術家卻更需要清楚知道在現存機制中,如何去展示、溝通和銷售作品。
Q:你的創作生涯已近40年,作品從低限科技應用到高科技,特別是電腦一定是你創作過程和作品呈現的核心工具。對你來說,科技是什麼?

「人們聚在一起,行走在路上」是你不管到哪個城市都能看到的街景,朱利安.奧培 ( Julian Opie ) 用影像、錄像、圖像巧妙描繪不同的都會創作風情。 ( Photo Credit : Julian Opie Limi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