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今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必訪!專訪林舜龍:用4,000根竹子打造的空間 ,溫柔喚回曾經落難的孩子

每三年一度的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不僅可以看到來自各國藝術家的精彩作品集結,更有山光海色與藝術為伴!即使是在非藝術祭期間,也能吸引許多人去朝聖,更別提難得的藝術祭會期間!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 2019 年來到了第四屆,而有一位台灣藝術家,默默地從正式開辦前就與藝術祭結緣,參與了每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展出!他是林舜龍,今年的新作《跨越國境・波》在小豆島展出,以超過 4000 根竹子打造成彷彿海膽的外型,呼應今年藝術祭的「海洋生物」主題。

林舜龍以《跨越國境》為題進行創作已有多年,特別是 2013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上首度亮相的《跨越國境・海》,以漂流木打造出巨大的棋盤腳果實造型,他習慣稱為「種子船」;完成後廣受觀眾與當地居民喜愛,後來甚至登上日本的美術教科書。

而在 2016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林舜龍交出了看似與種子船完全不同的作品《跨越國境・潮》:196 個小孩泥像立在小豆島的海灘上,象徵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世界小孩」。

從 2013 年的《跨越國境・海》、2016 年的《跨越國境・潮》到 2019 年的《跨越國境・波》,不同作品之間隱隱相連,怎樣的線索將它們串在一起?MOT TIMES 這次特別專訪了林舜龍,讓藝術家親自現身說法!

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照片中戴頭巾者)參與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作品《跨越國境・波》,並與當地參觀的小朋友在作品前合照。(Photo Credit:林舜龍)

瀨戶內海由日本的三個大島:本州、四國、九州所包圍,是日本最大的內海,與沿岸地區合稱為「瀨戶內」。 瀨戶內海自古就是海上交通的重要路徑上,在 1960 年代以後,區域內更因經濟高度發展而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工業開發,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面對污染與人口老化等議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總策劃北川富朗提出「海的復權」概念,要翻轉瀨戶內區域「被遺棄」的狀態;而林舜龍在 2013 年參與的作品《跨越國境・海》(種子船)以八八風災的漂流木為素材,在概念上很近似,都是要用藝術來「翻轉」。

「跨越國境」的種子,如何種下?
林舜龍在 2010 年就參與了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只是當時是以「資料展」的方式,在豐島的「島廚房」展出未來作品的藍圖。當時構想的作品,是打造一艘漁船、從台灣開到日本,變成「移動的美術教室」,然後在瀨戶內海「跳島」巡迴。

2013年第二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時,因為漁船本身的限制和預算等考量,加上回應當時北川富朗提出的「航海」和「遷徙」的概念,創作概念從「漁船」變成了「種子船」。當時,林舜龍想到以前航海都是隨著洋流和風向而行,於是決定用「海漂植物」棋盤腳作為主題、漂流木為素材。

 
打造種子船的過程(Photo Credit:林舜龍)

即使確定了種子船的概念與素材,一開始的構想和最後的成果仍然很不一樣:原本想做成直徑三公尺大小,最後變成了直徑九公尺!林舜龍解釋:「因為漂流木有它本來的個性與形狀,我們是依據這些來組構。」順應自然材質的結構,自然而為,是林舜龍的溫柔。

直徑三公尺和九公尺會打造出完全不同的空間,三公尺的空間人也可以進去,但只能容納一兩個人;九公尺的可以進去八十個人,在裡面可以表演、辦活動,像一個小劇場。使用空間的方式,也因著空間尺度的不同,而有所轉變。


種子船(作品名《跨越國境・波》)內就像一個小劇場,許多表演在其中發生。(Photo Credit:林舜龍)

在台灣與日本間來回遷徙的種子船
準備2013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時,林舜龍與團隊先在台灣石門進行試組裝,再到豐島重新搭建展出。當屆藝術祭展期結束後,雖然豐島居民希望作品能留下,但終究還是無法成真。最後,瀨戶內所在地的香川縣傳回了好消息:當地政府決定購藏這件作品,於2016 年,決定種子船將永久設置於高松港現址。

因為這次是永久的設置,所以重新搭建時選了比較厚實的表面材、更做了防腐處理,花費比較多功夫。雖然如此,沒想到種子船現在所在地可能要蓋體育館,再次面臨「遷徙」的宿命;目前相關單位還在討論,作品可能會遷移到瀨戶內海的某座島上。林舜龍對此有一個大膽想法:「種子船如果可以直接在海上漂過去,畫面一定很吸引人!它本來就是『船』啊。」


2013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上,位於豐島海邊的種子船。(Photo Credit:林舜龍)

「跨越國境」也跨越時空:系列作品的傳承與延續
進入種子船之中,外界的光影、自然的風與聲音都會透過板片間的縫隙而進來,是很奇妙的體驗。林舜龍說:「尤其 2013 年是放在豐島的海邊,本來是很炎熱的地方,進去就變得很涼快,一邊還可以聽著海的聲音,很舒服。待在裡面的感覺就像是在媽媽的母胎內」,母胎是種子船的重要意象。

完成《跨越國境・海》的種子船後,林舜龍在 2016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帶來另一種震撼:由海灘上的196個小孩泥像組成的作品《跨越國境・潮》。2016年時,媒體上大量傳播一張令人心碎的敘利亞男童倒臥沙灘照,林舜龍看了之後「感到深淵一般的痛」,因此創作出這件作品;196個泥像就代表來自 196 個國家的小孩(日本所承認的國家數)。


2016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上,立在小豆島海灘的作品《跨越國境・潮》。(Photo Credit:林舜龍)

《跨越國境・潮》的小孩是用當地的海沙、黑糖、糯米粉等天然素材塑成,這些小孩與象徵著母親的木頭種子船,相較之下非常脆弱。196 個小孩的泥像隨時間而漸漸溶於海潮中,但在泥像全都消失後,林舜龍今年打造了一個不會消失的小孩銅像,延續作品的生命。

種子船的母胎意象,到了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變成了《跨越國境・波》海膽外型、「萬神殿」般內在的空間,同樣也像是一個胎體。從《跨越國境・波》空間裡的陽台,可以看到站在海中的小孩,往海的方向延伸的竹子,就像是要伸往整個世界,將 2016 年時溶於海中的孩子們都召喚回來。


從《跨越國境・波》往海望去,可以看見海中的孩子銅像。(Photo Credit:林舜龍)

在瀨戶內「一半生活一半創作」
林舜龍回憶種子船在豐島和高松截然不同的境遇:「在豐島的時候,居民都會來問候、幫忙、也會送東西;在高松港就是單純的工程,因為高松跟台北一樣是都市,大家都很忙,而且作品所在的廣場旁邊是辦公室和海景豪宅,跟當地的互動就更少了。」

 
左圖:目前位於高松港的種子船(Photo Credit:林舜龍)
右圖:2016 年在小豆島展出的作品《跨越國境・潮》,當地居民也十分喜歡。(Photo Credit:林舜龍)


其實藝術祭的國際志工「小蝦隊」和行政團隊的本營都是在高松,當地在藝術祭時期也會辦很多活動,相對資源比較多;但以林舜龍參與的經驗來說,反而是像資源比較少的豐島,民眾參與程度很高。

林舜龍每次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作品都有許多台灣的志工支持,多半是放暑假的大學生,他半開玩笑地說:「大部分來過一次之後都不敢再來第二次!因為太辛苦了。」

原以為志工的任務就是幫忙完成作品,但其實是「創作跟生活一半一半」,許多志工的任務是跟生活有關,負責煮飯、掃地、跟當地阿公阿嬤聊天交流等。也因為不是只有創作,即使當地居民多半上了年紀,也還是能貢獻一點心力幫忙。

 
參與今年作品《跨越國境・波》製作的小豆島居民。(Photo Credit:林舜龍)

從 2013 年的「種子船」到 2019 年的「海膽」,其實林舜龍的作品中都充滿一種溫柔,充滿他對世界的關懷。參觀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時,除了難得的美景以外,也別忘了細細品味每件作品背後,由藝術家、團隊與居民所付出的心意,讓那份溫柔也在自己心中萌芽吧!

打算去 2019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朝聖嗎?現在還來得及為秋季會期(9 月 28 日 至 11 月 4 日)做準備!林舜龍也與我們分享了他所推薦的其他參展作品,請期待 MOT TIMES 的下一篇報導!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