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如何放大設計思考的格局?設計師也是文化的形塑者!專訪前IDEO設計師李盛弘

知名設計公司IDEO執行長Tim Brown,曾在TED演講中鼓勵設計師放大思考格局時如此說道:「用不同的方式來看設計,而不要太聚焦物件的本身,以更多的設計思考為途徑,我們就會看到影響更深遠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用設計解決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是解決問題的人,這是人類演化與生存的本能,但在進入工業時代之後,設計被分門別類,成了消費主義的工具,產品設計師也變成一門專職的行業。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產業結構也在改變,設計也需要進行創新!產品設計專業領域的界線變得模糊,面對全球暖化、教育議題、安全性等問題,以人為本的整合式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來解決社會問題,幫助產品設計的影響更深遠,成了當代產學界跨領域的新顯學。
今年夏天,我們遇見了2019光寶創新獎的評審之一李盛弘,他就如同Tim Brown口中「設計師要放大思考格局」的活生生範例。
 
他是前IDEO設計師、也曾是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擁有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和電機工程學系雙學士學位,從學生時期開始就在國際設計獎上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德國紅點(Red Dot Design Award)金獎(Best of the Best)等獎項;出社會後,他開始從事設計顧問( Design Consultant)工作,曾擔任許多國際設計競賽評委,包括: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和國際設計獎(IDA)等。
 
李盛弘不僅是一名產品體驗設計師,也是教育家、創客,從台灣教育體系被一路培養,在進入IDEO工作之前從來沒有出國留學,卻一步步踏上國際舞台,他究竟是如何辦到的?趁著李盛弘返台期間,他接受了MOT TIMES專訪與我們暢談人生精彩的設計之路。


李盛弘不僅是一名產品體驗設計師,也是創客及教育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Q:你認為作為一名產品體驗設計師,在現今社會裡,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李盛弘:我覺得設計這個詞,把它當作動詞,設計師是一個外在作用力。真正好的東西是經過淘汰、慢慢演變出來,而不是說我要硬加一個東西、改變什麼,所以我覺得真正好的設計是在無形中,讓使用者不易察覺,但又會自然地覺得這個設計很重要

舉例來說,就像是7-11的招牌下面會有不同的圖示,分別代表了ATM、洗手間、WIFI、停車位等,這個設計很小,但卻不會因為增加這個功能就影響整個招牌設計,更多的是用現有的東西去改變,變成一個文化的形塑者。
 
Q:體驗設計的流程與一般工業設計流程的不同之處。
 
李盛弘:一般工業設計師眾所皆知的是透過設計產品作為中心,就拿蘋果手機來舉例,工業設計師會去思考產品的材質,要如何耐用、耐摔,可以撐得夠久,耐摔,這是工業設計的固定流程;體驗設計則是以人為中心去思考,人拿到手機會怎麼打開包裝、開啟後第一個訊息是什麼,更多是以人為核心去思考流程。
 
我們常常會講到設計思考驅動創新的三個圓圈:對顧客的吸引力(DESIRABILITY)、技術與能力的可行性(FEASIBILITY)、可持續的獲利(VIABILITY),這三個缺一不可,要如何體現就要找到對的人、組成對的團隊,互相彼此互補,在過程中創造有意義的價值。
 
就像我很崇拜的導師Jane Fulton Suri,她是設計調研專家,也是IDEO的夥伴,她不是設計背景,但透過觀察人的細小動作做出設計研究,釐清人的行為邏輯,她讓我明白我們不只是設計領袖,而是要用設計去領導人們,用設計去推動對話互動,設計師除了用畫圖方式與設計交流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李盛弘重新設計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Q:你在國際設計圈獲獎無數,透過不斷參賽累積了作品集,你是如何維持你的創作熱情與能量?
 
李盛弘:我覺得比賽是一個很好的鼓勵機制,但對我來說比賽是一個過程,更多是享受設計後面帶來的立意跟好處,是不是幫助到別人?作品是否受到認定進而去消費購買?我覺得維持創作熱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享受過程,不是為了工作而去做,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讓這個設計可以帶給別人好的感受,所以我週一到週五在IDEO上班,週六教書,禮拜天就做我的Side Project,我的目標就是每一年都要有一個作品出來,可大可小,但這是很有意義的東西。
 
Q:你在國際設計圈獲獎無數,透過不斷參賽累積了作品集,透過這些獎項,也讓你有機會打開國際市場,就你的經驗,國內與國際設計圈的最大差別是什麼?
 
李盛弘:我是台灣培養出來的學生,我覺得我們的教育體系很好,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太侷限在自己的圈圈裡,沒有跟別人交流,而在國外則是鼓勵打開心胸,跟別人交流設計,就像我有一個比利時同事,他根本不會想參加比賽,因為他覺得為什麼我的東西要別人認可,變成活在那個泡泡裡。
 
亞洲學生很多都是Follower(跟隨者),但在國外是我要挑戰你,我要有自己的論點。我也曾經是乖乖牌,剛開始我的同事都是國外回來的,他們就很自然地去發展設計的可能,但我一開始會害怕,不知道要怎麼寫,不知道怎麼去溝通,因為我不了解人,我只了解我的產品、我的技能,因為過去我們在學校體制缺失了「軟技能」跟「商業發展」,而我們在學校往往學到的是「技巧」而已。




李盛弘今年前往德國參與駐地設計師專案活動,與珠寶設計師、工業設計師等合作,體驗在地生活與文化進行創作。(Photo Credit:李盛弘)
 
Q:你怎麼看目前台灣產品設計產業的發展?
 
李盛弘:現在講的設計大多是玩造型、玩材質等,我覺得是很好,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這些東西的背後,是不是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因為我看到很多設計師為了設計而設計,卻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跟需求,只是新樣貌的湯匙或筷子,若無法真的解決我們的需要,反而是製造出更多的浪費。
 
Q:你加入IDEO後,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李盛弘:過去我們都覺得設計師,就是遇到一個問題就去解決它。但進入IDEO之後,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做討論,過程中可能會有爭論,甚至是吵架,但這個時間對於設計來說是好的,因為當我們在討論、思考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做東西了,做好模型後再回來測試再討論,變成一個循環,調整出最好的結果。


李盛弘重視設計過程,藉由反覆討論與思考,找出對的問題並解決它。(Photo Credit:李盛弘)
 
Q:你是IDSA唯一亞洲評審,這次也受邀擔任光寶創新獎評審,你在評選作品時,你會看的幾個關鍵點是什麼?
 
李盛弘:同學們有很多想法,但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概念,可是卻沒有做模型、沒有使用者訪問、沒有使用者測試,怎麼知道這是可行的?所以我很重視過程(假設、研究、洞察、驗證),而不是只看到後面的結果,這樣就有點失去當學生的優勢,因為到了業界很多時候沒有這個機會跟時間;第二個是我很在意,你是不是解決對的問題,就像今年有很多無人機作品,可是我覺得有沒有這個需求?如果一直在做加法,就會違背我前面提到的,設計應該是在無形中,讓使用者自然地接受。
 
Q:對新進設計師,或是想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你想對他們說的一句話。
 
李盛弘:找對的問題去解決它,設計師要建造的不只是商品或是解決之道,要建造的是一個平台,讓更多機會跟可能性發生。




李盛弘將德國設計駐村的經驗記錄下來,集結成一本設計書與大家分享。(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關於李盛弘
是一名設計師,擅長從各種領域汲取知識和靈感,通過豐富的視角與跨領域團隊協作為客戶開創新價值。李盛弘熱衷於研究設計及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及其如何與社會相整合,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他開發問題解決方案的方式。李盛弘曾擔任IDEO設計師、Continuum設計師、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任副教授、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委。他的設計作品曾贏得包括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美國Core77設計獎、德國紅點(Red Dot)金獎(Best of the Best)和德國iF獎在內的諸多國際獎項。李盛弘擁有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和電機工程學雙學士學位,目前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管理與工程碩士學位,擔任MIT AgeLab 設計師、MIT xPRO課程體驗設計師、研究助理與美國工業師設計協會波士頓分部(IDSA Boston)副主席。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