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轉變的風城】如何用藝術翻轉近八十年歷史的鐵道老倉庫?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變身前衛大膽的藝術實驗基地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在於能顯示人真正的情感、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該如何從自身文化探尋,讓藝術走進人的靈魂、走進城市各個角落?

 

近年來新竹市動能的轉變,不論是東門市場的年輕創業家進駐、將軍村開幕、「或者」進駐舊城區、以及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的蛻變。

 

一座歷史近八十年的新竹站鐵道倉庫,緊鄰在鐵道旁,在鐵道發展的過程中,鐵軌與陸橋將新竹切出了新舊城區的兩個平行世界。新竹鐵道藝術村該如何透過藝術,讓空間再次回到人的生命裡?能否藉由藝術策展探索這座風城的過去與現在,縫合城市的紋理?

  
(Photo Credit:新竹市文化局)

鐵路老倉庫變身城市藝文廊道!用藝術之眼讓常民生活與藝術接軌
 
「其實新竹有許多藝術家,只是過去沒有一個完整的據點,這些在地藝術家只能往台北或是國外跑,導致這些能量分散。」策展人智邦藝術基金會的李育萱,作為七年級生、土身土長的新竹人,除了中間幾年到國外念書,人生大部份時間都待在新竹,她對於新竹近年來的轉變感受很深。
 
2016年,智邦藝術基金會進駐、重新改造鐵道藝術村,讓鐵道藝術村不再只是看火車的據點,空間經營結合藝廊、咖啡廳、親子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昔日的鐵路老倉庫搖身一變成為新竹後站的藝文廊道。其展覽活動內容養分多來自城市文化,從2016年的「換新—老品牌的想像實驗計畫展」;2017年的「地圖上的巷弄風景-繪地圖概念展」;2019年3月的「悠遊貢丸米粉湯-鹿鹿走走看新竹」概念繪本;到九月初開展、描繪城市當下正在發生的「新竹現象」,希望讓在地和旅人用藝術之眼重新探索風城的樣貌,讓常民生活與藝術接軌。


策展人智邦藝術基金會的李育萱,作為七年級生、土身土長的新竹人,除了中間幾年到國外念書,人生大部份時間都待在新竹,她對於新竹近年來的轉變感受很深。(Photo Credit:李育萱)
 
「大家都說新竹很無聊,但在走訪當中會發現其實很有趣,透過日常生活互動的觀察,或是用雙腳探訪,就會發現這座城市是有溫度的,但又有自己的文化樣貌在成長當中。」
 
從新竹火車站到鐵道藝術村的距離只有750公尺、不到十分鐘的步行時間。從火車站下車後,沿著後站標誌前進,眼前是新蓋好的新竹轉運站,續往前行,感受到的是不同於前站熙來攘往的靜謐感。
 
紅磚、杉木衍架、水泥瓦建築外觀,推開鐵道藝術村的大門,挑高寬敞空間映入眼簾。建於民國30年的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天花展現了屋頂衍樑結構之美;但二戰期間受到美軍轟炸,導致部分屋頂被炸毀而重新修復。現在的藝術村屋架形式呈現兩種不同模樣,似乎也象徵著這座城市在大時代裡的新舊交接。


新竹火車站後站通往新竹轉運站的現代藝術風格走廊。(Photo Credit:新竹市政府)

 
新竹鐵道藝術村建於民國30年,紅磚、杉木衍架、水泥瓦的傳統建築外觀,室內天花也展現了屋頂衍樑結構之美。(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科學園區帶來大批科技移民,舊城區的商圈轉移,一座城市形成兩個世界
 
過去十年,新竹因為科學園區,帶來了大批科技移民,在舊城區外的東區長出了科技聚落,因應新移民的生活機能逐漸發展出新商圈。
 
而老新竹人感受最深的是新竹舊城區及火車站前的商圈沒落,從2016年護城河岸旁的誠品書店結束營業;今年三月新竹火車站前的五層樓三角窗金店面,幾乎整棟樓撤光;到今年八月底Sogo站前店的熄燈,屬於在地人的地標與回憶,隨著商圈的轉變而一一消逝。
 
三年前,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曾經策劃「換新—老品牌的想像實驗計畫展」,將在地老品牌重新設計,希望突顯歷史價值,但卻發現科技新移民對於在地老品牌沒有情感與印象;而老品牌面對突然的變革感到質疑與困惑,「那時候我們就在想,既然我們(智邦藝術基金會據點)在科學園區,而我又是在地的身份,是不是可以帶入一些不一樣的觀點,在沒有歷史包袱的情況下,重新去認識這座城市。」
 
以鐵道藝術村為分界,「新竹現象」的藝術實驗,要讓新舊風城交會!
 
育萱於是與有家攝影工作室的張晏瑋(Unya)和Evan Lin合作,有家攝影工作室曾參與2011年文博會「好家,在台灣」策展工作,在視覺設計與藝術相關活動有豐富企劃執行的經驗。這次他們將鐵道兩旁的生活現象與觀察,用藝術方式在鐵道藝術村裡交會,策劃了一場實驗性展覽。


「新竹現象」開幕活動請來DJ表演,讓空間充滿生動活力。(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新竹很有趣的是,這新舊兩個世界平行的在發展,幾乎就是以鐵道藝術村的鐵道為分界。」Unya也是新竹的新移民,因為先生在竹科工作,所以台北與新竹兩地跑,也因此這幾年來有家攝影工作室也做了許多與新竹在地的案子。
 
而Unya與育萱分別代表了「新新竹人」與「老新竹人」,Evan則是代表「外來人(台北人)」觀點,他們在經過九個月時間討論後,將兩個生活圈所觀察到的人類行為,進一步採訪收集後歸納出四個面向來探討新竹:生物現象、氣候現象、社會現象、統計現象。

 
有家攝影工作室的Unya(左)和Evan Lin(右)。(Photo Credit:有家攝影工作室)


育萱(右二)與有家攝影工作室的Unya(右一)和Evan Lin(右三)合作共同策畫「新竹現象」展覽,開幕活動上吸引許多年輕人到場參觀。(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你知道新竹的九降風造就出「烏魚子達人」嗎?你知道在竹科附近有一家大受工程師歡迎、專門男性穿搭服務店嗎?你知道新竹市關新里不只有三高(高學歷、高所得、高生育率),同時也是全台對同志婚姻和性平教育最友善的里嗎?
 
「新竹現象」以幽默詼諧、前衛大膽的表現方式,有別於有家攝影工作室以往給人溫潤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挑選了七個一般人較少知道的在地品牌,用影音方式帶領觀眾重新體悟這座城市。負責攝影的Evan就說:「不想用紀實方式去討論城市文化與現象,因為那會太過嚴肅,反而是希望用比較隱喻的方式,拋出一個餌讓大家去看。」



 








「新竹現象」以幽默詼諧、前衛大膽的表現方式,同時也挑選了七個一般人較少知道的在地品牌,用影音方式帶領觀眾重新體悟這座城市。(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逛完了「新竹現象」,再品嚐一口從新竹香山區風乾的烏魚子,滋潤的口感在嘴裡留香。。(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鐵道藝術村的展覽活動,漸漸成為新竹人藝術交流的基地。(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其實不論是哪一座城市,都可以從這四個面向切入,只是新竹市比起其他城市的觀看角度又更多元些。「如果用歷史角度去切,可能比較沒辦法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但這次我們拋出所觀察到的新竹現象,是一個開放式的選項,不管你是不是認同、是不是真的覺得新竹市如此,我想每個人切入的觀點角度都不一樣。」育萱希望透過藝術展覽引發民眾去感受、去思考所身處的這座城市。
 
新竹鐵道藝術村要當新生代藝術家的陪跑員,一步步從在地拓展到國際!
 
採訪當天正好是「新竹現象」展覽開幕日,現場看見許多大約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一起幫忙佈展,其中就有一些是駐村藝術家。
 
近年來新竹市啟動大車站計畫,希望以「新竹之翼」縫合城市的紋理,並串起一條新舊城區的藝文廊道;而「或者」今年七月也在舊城區展店工藝櫥窗,接下來還有「或者」文旅即將在年底開幕;在硬體與推廣展售之外,鐵道藝術村更專注於藝術家的扶植。
 
這四年來新竹市鐵道藝術村透過藝術駐村,培育了不少在學生或是剛畢業的新生代藝術家,「年輕藝術家在摸索過程中,需要陪跑員的角色,在累積創作能量之虞,同時也可以有穩定的合作計畫跟人脈,這是我們跟其他藝術村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我們努力嘗試的地方。」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透過藝術駐村培植新生代藝術家,提供到位的服務與陪伴,就像是一個藝術大家庭一般。(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在地年輕藝術能量,順著鐵軌向兩邊擴散,同時鐵道藝術村也積極向國際藝術家招手,希望拓展到世界去!像是今年七月,鐵道藝術村就與日本ondo 藝廊合作,舉辦台日插畫家展覽,邀請日本插畫家到新竹舉辦見面會,並且計劃明年帶台灣插畫家到日本展出。育萱就說:「當時讓我很感動的是有觀眾跟我說,他從來沒想過在新竹可以看到跟台北類似的展覽!」
 
在藝術發展上,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的知名度雖然比不上台北寶藏巖、台東都蘭,但為了讓國外藝術家願意來到新竹駐村,做了許多努力!不僅提供英文版駐村計劃簡介,方便藝術家快速了解新竹;還給予最長一年的駐村計畫,還提供到位的服務與陪伴,安排導覽活動帶領國際藝術家深入了解在地;同時積極為藝術家尋找合適空間與單位進行計劃與合作,像是日前駐村的德籍藝術家Mario Weinberg不僅在鐵道藝術村舉辦駐村個展,同時還串連了台北亞典藝術書店,舉辦展覽以及拍賣會。


德籍藝術家Mario Weinberg在新竹鐵道藝術村舉辦駐村個展。(Photo Credit: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用藝術拓展城市的新想像!新竹鐵道藝術村也是造夢基地
 
「大家都覺得新竹很無聊,我們希望透過藝術不僅跟在地連結,也嘗試拓展更多面向,想看看藝術在新竹可以長出什麼模樣,同時也想證明新竹不是大家刻版印象中的這樣。」個子小小的育萱,企圖卻一點都不小。
 
對團隊而言,新竹鐵道藝術村不只是年輕藝術家的陪跑員,也是共同的造夢人。
 
新竹現象
展覽日期:108.9.6-108.10.23
展覽時間:10:00~18: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新竹市東區花園街64號)

智邦藝術基金會
智邦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00 年,以推廣文化藝術教育,建立台灣藝術家資料庫,推動藝文社區總體營造,並建構文化創意藝術社群為宗旨。自2016年6月起智邦藝術基金會先以「在地藝文」、「親子共樂」兩大主題參與鐵道藝術網絡計畫,進駐經營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將原先定位為地區藝文活動中心的鐵道倉庫,打造成一個親子共遊、共樂、共享、共同成長的基地;2018 年起,則開始朝國際駐村方向發展,增加國內外藝術交流,將多元的藝術養分注入地方,並以育成的概念支持駐村藝術家舉辦展覽、課程以及各種藝術推廣活動,扶植藝術創作能量。

有家攝影工作室
Hem是瑞典語的家,希望能夠莫忘初衷,一切來自於我親愛的家人,為別人拍照也為家人拍照,攝影之於自身是種溝通的方式,對內對外都是。其營運內容與創作方向以影音視覺為主,希望藉由攝影、影音、動畫製作,帶給人們溫潤的視覺感受,在視覺設計與藝術相關活動有豐富企劃執行的經驗。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