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國合作打造天后級演唱會?專訪日本 ON THE LINE x 加拿大 Moment Factory 三位國際級音樂產業大師
MOT TIMES 在論壇後採訪了 ON THE LINE 的社長西茂弘(訪談中以西代表)、以及 Moment Factory 東京辦公室執行總監 Francesco Fiore(以 F 代表)與多媒體總監 Mariano Leotta(以 M 代表),論壇時來不及分享的,趁專訪時一次聊個夠!
左起:Moment Factory 多媒體總監 Mariano Leotta、Moment Factory 東京辦公室執行總監 Francesco Fiore 與 ON THE LINE 社長西茂弘。(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Q:Moment Factory 在全球各地有多間辦公室,整體而言組織是如何運行的呢?
F:我們公司在今年有一個滿大的策略轉變。在加拿大蒙特婁、也就是我們總部,還是會負責80%左右的內容生產;而在現有的巴黎和東京這兩個據點,原本主要是做業務支援、法務和行政等工作,但我們希望在三年內讓巴黎跟東京辦公室都可以獨力完成大型的計畫。
在紐約,我們則和跨國公司 Cipriani 合作一個活動型的據點,明年在新加坡的辦公室也會開張。
最大的改變是,原本 Moment Factory 服務的對象是以客戶為主,之後開始要轉型為全方位的娛樂公司,也就是自己主導、自己企劃的模式。如同西先生在早上的演講提到的一樣,原本的B2B型態要轉變為B2C,可以直接接觸到觀眾。
西:我先前也有和 Moment Factory 他們討論過,雖然他們現在有很多客戶,但說不定也會遇到沒有工作的情況。以前B2B的公司沒辦法做B2C,是因為數位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接觸不到觀眾;但現在已經不同了,即使本來是做B2B的也可以很容易就得到觀眾的資訊,所以應該要去做才對。
Q:什麼契機促成你們(日本的 ON THE LINE 和加拿大的 Moment Factory)合作?
西:大約三年前,我在洛杉磯的機場看到 Moment Factory 的作品,覺得很棒,那時就萌生了希望邀請他們合作的想法。其實在《namie amuro Final Tour 2018 ~Finally~》(下稱《Final Tour》)前的一次巡迴中,就已經請 Moment Factory 製作了演唱會中的開頭片段,算是一個「測試」,為了要知道跟他們合作是否可行、會出現什麼問題。因為測試的結果很好,決定《Final Tour》一半以上的歌曲都由他們製作。
Moment Factory 在洛杉磯機場的作品。(Photo Credit:Moment Factory)
Q:Francesco 曾在 ON THE LINE 工作過,但對 Mariano 來說,安室奈美惠的《Final Tour》是你第一次為日本音樂進行製作嗎?
M:先前我在亞洲的製作經驗主要是為中國的藝人如鄧紫棋,安室奈美惠的演唱會的確是我第一次在日本進行製作。我得說,流行音樂是全球共通的語言,只要你有基本的音樂知識,然後對於歌詞必須要花時間了解──但這點不管是跟哪一國的藝人合作都是如此,所以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Q:合作過程中是否因為文化不同而遇到困難?
西:因為 ON THE LINE 時常與國外團隊合作,所以並沒有太大的文化衝擊。不過過程中覺得特別好的優勢,就是在晚上的彩排完之後、列出需要修改的部分給 Moment Factory,在我們睡覺的時間剛好是蒙特婁的工作時間,所以我們睡醒後就能看到 Moment Factory 已經改好了,反而是因為時差而十分順利。
另外一個合作順利的原因,我一開始就決定不會要求 Moment Factory 去做微調,如果覺得他們的呈現不適合這首歌,那就整個放棄,而不是這裡可以、哪裡要調整。我覺得微調應該是創意人的工作,這我就不會去插手。
其實平常跟日本團隊合作時,常會討論需不需要微調,不過我認為 Moment Factory 在影像方面比我更專業,所以做了這樣的決定。
ON THE LINE 與 Moment Factory 合作的安室奈美惠最終巡迴演唱會《namie amuro Final Tour 2018 ~Finally~》。(Photo Credit:ON THE LINE + Moment Factory)
M:我覺得和 ON THE LINE 的合作十分順暢,不管是他們或是安室的團隊都對我們很尊重;以往我們在美國或中國時,不一定能得到這樣的尊重。
我想謝謝西先生,這是我所有的工作經驗中受到最多尊重的一次,他們確實是將我們當作有經驗的公司來對待,溝通也很清楚,這在產業中很難得,可以說這是Moment Factory一直以來希望能有的工作模式。
演唱會產業的工作步調非常快,需要在很有限的時間裡下決定,常常我們會碰到前天做好的決定很快又被推翻,但是在這同時我們已經在製作了,所以碰到像西先生這樣真正可以做決定的人很幸運。此外,我知道在日本公司裡通常會有明確的階層,一個決定要經過層層關卡,但我們合作時也沒有遇到這樣的情形。
我們整個團隊(近40人)飛到日本進行三星期的現場工作,另一個讓我們在現場有如此充裕時間的是瑪丹娜。因為負擔團隊現場工作的成本很高,所以其他藝人多半給我們五天到十天的時間,但這和三星期的時間所能達成的成果與品質完全不同。
我還想補充,當我們飛到現場的時候,整個演唱會的內容都已準備得很好、很明確,這讓我很驚訝;當然,這也讓我們工作起來更順利。
Moment Factory 參與製作的瑪丹娜 2015-2016 「Rebel Heart」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Moment Factory)
Q:西先生提到進行《Final Tour》的製作時,要求每首歌要有完全不同的呈現,這是否增加了難度?如何尋找靈感?
M:其實這不會比較困難,為每首歌創造出不同的想像世界反而有更大的自由。也因為這次是最後的巡迴,所以一開始就決定很大的一部分是向安室的過去致敬,所以有很多素材可以參考。
整個籌備期大約是三個月,要完成十首歌的製作十分足夠;而在我們飛到日本後,因為三星期的時間很充裕,我們實際看到舞台的效果後推翻了原本〈Can You Celebrate?〉這首歌的設計,所以這首歌是在日本重新製作的。
Q:進行《Final Tour》的製作時,安室奈美惠本人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意見?
西:開始準備的初期,我就會和她討論、決定大方向,開始進行之後就不會有太大改變。因為彼此合作很久了,安室也知道我很想跟 Moment Factory 合作,所以也同意。
Q:對你們來說,一場好的演唱會最重要的是什麼?
西:第一是團隊合作,第二是藝人和觀眾兩方都能滿意。
M: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舞台「活起來」,以音樂為基礎,用各種技術來打造出震撼、充滿活力的演出。
F:對像我們這樣的創作者來說,就是要徹底了解藝人的音樂,不只是在歌詞的層次,而是要了解一首歌的意義、想要傳達什麼,否則不可能打動觀眾的心。
《namie amuro Final Tour 2018 ~Finally~》(Photo Credit:ON THE LINE + Moment Factory)
Q:能否分享你們作為觀眾去參加演唱會最感動的經驗?
西:因為我的身分比較敏感,所以這個問題比較不好回答(笑)。
F:年輕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被感動呢,因為現在做這個工作,所以也很難單純以觀眾的角度去享受演唱會。年輕的時候我最喜歡 The Police,但是沒有機會去演唱會;1997年的時候,我去了主唱 Sting 還有 U2 的現場演出,不過我比較喜歡 U2 的。
M:讓我最「震撼」的是一個來自烏克蘭的美國樂團 Gogol Bordello,他們的演唱會很瘋狂,例如舞台上的大鼓被丟到觀眾席,主唱還拿酒瓶砸頭等等。雖然我很喜歡他們的音樂,不過那時候看到這樣的演唱會也是嚇到了。
還有我在佛羅倫斯看的 Radiohead 演唱會,我還記得我哭了整整一小時吧。佛羅倫斯夏天的景色很美,那時他們演出了很多首《OK COMPUTER》專輯的歌曲,我每首都知道、但那張專輯不是我的最愛。我最喜歡的是〈KID A〉,當他們真的表演了〈KID A〉我就整個呆了。
演唱會的設計本身很簡單,但燈光非常精準講究,我想就是這場演唱會讓我想要進入這個產業。
Q:在你們欣賞的藝人當中,是否有特別希望可以合作的呢?
M:當你開始準備一場演唱會的時候,那個藝人就會變成你的最愛了。就像我以前不是嗆辣紅椒(Red Hot Chili Peppers)的粉絲,但為他們製作的時候,你必須要挖得很深、變得很了解他們,你會很自然投入其中、然後有了情感連結。對我來說,通常是最「浪漫」的那首歌,像安室的話就是〈Can You Celebrate?〉,我平常根本不喜歡這樣的歌,但在演出的時候真的會令我起雞皮疙瘩,還有〈NEVER END〉也是。
《namie amuro Final Tour 2018 ~Finally~》(Photo Credit:ON THE LINE + Moment Factory)
西:我的夢想已經實現了呢!就是和 Michael Jackson 合作。
F:因為我原本是做音樂創作的,那時候已經有實現我的夢想了,就是和我很喜歡的樂團(The Orb)同台演出。
還有一次是我在ON THE LINE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在做「Hello Kitty Live」,某次在歐洲的演出前突然發生很嚴重的技術問題、甚至有人因此被開除,因此非常急著要找到人解決問題。剛好我認識 George Michael 的經紀人,他就給我一個人的聯絡方式說他可以處理,那個人來了之後果然也幫忙解決了很多問題。演出開始之後我們才有時間閒聊,結果發現原來他當了樂團 Depeche Mode 十幾年的技術總監!我就想說:「怎麼會找一個這麼厲害的人來幫我們做『Hello Kitty Live』啊!」後來他就叫我「Hello Kitty friend」(笑)。
▌延伸閱讀
-論壇精華分享:ON THE LINE x Moment Factory 三位國際級音樂產業大師拆解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