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黃豆看未來島嶼的農業脈絡-專訪其實豆製所創辦人吳佳霖|重回地方,望向明日城市
「其實豆製所」實驗性地讓傳統豆漿店時髦轉身,以獨立咖啡店的環境與精神,重塑台灣依賴農產、且存在已久的日常滋味。圖中為其實豆製所創辦人吳佳霖。(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乘著台灣第一波精品豆漿浪潮!吳佳霖:「如果我們只做商業性的考量,台灣黃豆一定會被拋棄!」
吳佳霖說:「其實豆製所的創立初心,不僅是關於台灣土地的歸屬感,更希望帶起台灣農業(黃豆)從產銷到創新的正向循環。」(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吳佳霖深入台灣黃豆產區,與農民進行互動。(Photo Credit:其實豆製所)
其實豆製所在創立初期在全台灣進行田野調查,逐一走訪耕種黃豆的農家,最後在高雄、雲林及花蓮等地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豆漿是不是能像咖啡一樣,成為一種Lifestyle?
「台灣黃豆最大的執行困難,就是成本;它幾乎以兩倍的價錢遠高於進口黃豆,品質也相對不穩定。長久以來,台灣黃豆的產業鏈其實是斷掉的。像是前幾年的栽種,幾乎都是人工手摘、收成,相對成本高、穩定度差,田間管理比較沒有規格化、系統化,這些都是我們站在使用者角度看到的危機。」吳佳霖這麼說道。
為了突破成本上的考驗,其實豆製所亦用「創意」,助長台灣黃豆原力,除了推出台灣單一豆種的豆漿外,更推廣所謂的「豆食哲思」,陸續發表豆花、豆腐和雙淇淋等豆製產品,未來更計畫推出豆漿優格,讓台灣黃豆的土地精神不斷在承襲中愈發博大,試圖讓產品力量更強大。目前,由於成本考量的現實層面,除了天母高島屋實驗性地挑戰全櫃點使用台灣黃豆產品之外,其他店鋪所販售的台灣黃豆比例,僅佔店裡銷售的20%上下,豆花、雙淇淋大多都還是用加拿大豆。吳佳霖說:「豆漿在日常的滲透力是強的,但它是不是能像咖啡一樣,成為一種Lifestyle?那正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
「其實豆製所」是第一波以台灣黃豆初試啼聲的連鎖豆漿店。(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吳佳霖說:「豆漿在日常的滲透力是強的,但它是不是能像咖啡一樣,成為一種Lifestyle?那正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Photo Credit:其實豆製所)
「其實豆製所」推出單品黃豆漿。(Photo Credit:其實豆製所)
其實六零年代之前,台灣的黃豆是自給自足的;後來開放大量黃豆進口之後,黃豆產業也隨之停擺。近幾年,政府開始推廣所謂的雜糧耕種,終於把黃豆帶進來,也重啟台灣黃豆耕作的齒輪。由於這樣契機,其實豆製所的成立,緩慢地滋養與台灣農業共生的循環機制,「我們雖然不是農業背景出生,無法參與耕種過程,但是透過這樣的供需關係,我們也向農民提出問題點,希望用這樣真實反餽的聲音,讓台灣黃豆的品質更上一層樓,也打開產銷機會。」
「其實豆製所」除了天母高島屋實驗性地挑戰全櫃點使用台灣黃豆產品之外,其他店鋪所販售的台灣黃豆比例,佔店裡銷售的20%上下。(Photo Credit:其實豆製所)
台灣作為一個生態多元及豐富的島嶼,也將其優勢反應在農業上。從雲林出產的「金珠」到高雄的「茶豆」,其實豆製所選擇的不同豆種,分別呈現出以往傳統豆漿所缺乏的在地區域風味;前者瀰漫老一輩喜愛的青草香氣,而後者則以獨特芋香,挑起豆漿飲者的注目。
「今年其實豆製所開店即將邁入第四年,一路走來,我們看到台灣黃豆在栽種上是有進步的;投入的人變得比較多、產業鏈慢慢在擴大,也開始出現『代耕業者』、農機具和選豆設備的採購。這些雖然都在建置中,可是距離一個完全商業化的能力,還是有一小段距離。」這幾年即使黃豆種植面積增加,但在供需仍不平衡的情況下,也導致農民沒有多餘經費添購後端設備,僅能向農會借機具,整個狀態還是反映出產業後端串連整合的問題。
未來30年的理想樣貌?吳佳霖:「城市能慢下來,鄉村能被活化,而農業能永續經營!」
對吳佳霖而言,選擇台灣黃豆除了銷售面的差異性之外,溫潤浪漫的那面土地情懷,也醞釀一種滾動台灣年輕人對農業嚮往的號召力。(Photo Credit:其實豆製所)
「其實豆製所」串連的關係與情感,微妙連結出一種農業與產業鏈的生命共同體。(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余松翰)
《從地方創生,助攻城市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