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面對社群力時代,該如何思考演唱會設計及互動體驗?專訪天團 MUSE 御用創意總監與燈光設計師

第二場《2019 臺北流行音樂國際論壇》,以「跨域整合:創一個超越想像的未來世界」為題,邀請到2018年重量級英搖天團 MUSE 新專輯《Simulation Theory 模擬理論》巡迴演唱會的製作團隊:Metaform.Studio 創意總監 Jesse Lee Stout,以及 Sooner Rae Creative 創辦人、燈光設計師 Sooner Routhier,分享他們超展開的聲光歷險記。把握論壇後寶貴的時光,MOT TIMES 搶先專訪到兩位才華洋溢的演唱會職人,聊聊他們的私房故事和精闢觀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 Jesse 和 Sooner 的靈感小宇宙吧!

Jesse Lee Stout 與 Sooner Routhier 兩人參與了MUSE《Simulation Theory》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製作。(Photo Credit:Matthew Reamer)
 
Q:當初是怎麼走到演唱會製作這條路?是否經歷過任何重大轉折?

Sooner:與其說是我的選擇,不如說是這條路選擇上我。誰能料到我會從北佛蒙特(Northern Vermont)鄉間,走到今天的位置?中學時我開始接觸音樂劇表演,有一次騎腳踏車去學校途中,看見一個正在製作劇場道具的婦女,只見她剪下可樂瓶頸部、裁成一片片花瓣,竟然就拼成一面閃亮的「花鏡」!這是我對劇場道具產生興趣的開始,直到看了第一場演唱會後更讓我確定這是我想做的事。後來在大學裡,一個燈光導演造訪我工作的校園劇場,意外發現我竟然熟記濾光片(Lighting Gel)編號,比方139代表綠色、80是藍色等等。驚訝之餘,他也決定請我下一周到他的燈光公司實習。不久我就轉成兼職燈光技術員、隔年轉正職、畢業後負責整個燈光部門,然後是第一次巡迴演唱會...。總之,我就是試著把握每一次的機會。


Metaform.Studio 的創意總監 Jesse Lee Stout(左)以及 Sooner Rae Creative 創辦人、燈光設計師 Sooner Routhier(右),在採訪攝影時展現了俏皮的一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Jesse:一直以來我都脫離不了「創作」。只要能自由創作,在什麼產業、用什麼媒介,對我來說倒是其次。一開始我曾經當過廣告童星,後來對塗鴉產生濃厚興趣。本來大學時選擇念影像藝術卻發現很難維持生計,後來當DJ或MC的朋友為了辦銳舞派對(rave),請我幫忙視覺設計,之後才決定到研究所讀平面設計。期間我陸續接觸電影海報、書籍設計,直到 Rihanna 當時的創意總監看到我為樂團朋友製作的影像而邀請合作,更拓展了我的設計領域。另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是與 Sooner 首度攜手合作的 THE WEEKND 演唱會,那是我第一次當演唱會導演;而與 MUSE 合作《Simulation Theory》更是關鍵:我從以往單純的專輯視覺、攝影,到挑戰用一個核心概念貫串 MV、攝影、服裝、電玩遊戲等所有視覺呈現。
 

THE WEEKND 威肯「The Starboy: Legend of the Fall」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Ralph Larmann)
 
Q:在所有參與製作的演唱會當中,有沒有最喜歡的一場?
 
Jesse:大多數都很喜歡,但有幾場我真的希望沒人會記得(笑)。

Sooner:從「設計」來說,很難說有最喜歡的,因為每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而父母很難區分自己最喜歡哪個。但是《Game of Thrones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現場音樂會是我感到最開心的「導演」經驗,至於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巡迴演唱會,則是在過程中讓我最享受,就像樂團充滿「暴動感」的特質一樣,我們跑上跑下每天裝設不同的燈光設備,這讓我感覺充滿能量。



《Game of Thrones》巡迴音樂會(Photo Credit:Todd Kaplan)
 
Q:對兩位來說,藝術似乎是重要的靈感來源。是否有特別欣賞的藝術家呢?

Jesse:我通常會依照當時(手邊案子)需要,接觸合適的藝術風格。不過,我一直很欣賞燈光藝術家 Dan Flavin、James Turrell、 Olafur Eliasson,還有歐普藝術家 Julio Le
Parc,最近則是很喜歡蔡國強的作品。用 Hershey's 巧克力包裝設計服裝、將流行文化融入雕塑感的設計師 Jeremy Scott,還有將日本「摺紙」元素轉化為設計方法的三宅一生,也相當有趣。
 
Sooner:我比較是從身邊接觸到的所有事物裡尋找靈感。例如剛剛在展示間看到的燈具(Tom Dixon 的 Mirror Ball Pendant)和眼前這張紅色三角形構成的椅子(Konstantin  Grcic 的 Chair One),就十分吸引我。另外我也會用 Instagram 追蹤許多藝術家、平面設計師、動態設計師。


吸引了 Sooner 目光的,就是德國設計才子 Konstantin  Grcic 的經典之作「Chair One」!(Photo credit:Magis)
 
Q:希望透過視覺和燈光,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情緒和體驗?Instagram 的出現,影響又是什麼?

Jesse:我希望能讓觀者偏離日常,瀕臨感官體驗的極限,甚至感受到危險和隨之而來的生命力,例如 MUSE 演唱《Uprising》時用到的噴火器。但過於注重 Instagram 的擴散效果,只為了保留足夠時間給觀眾拍照,則將讓演唱會顯得單調而無聊。而且 Instagram 使用者也喧賓奪主,取代了現場觀眾的重要性,這跟演唱會的初衷背道而馳。
 
Sooner:燈光十分重要,例如要凸顯親密感就需要內斂的燈光。每首歌都會在我腦海中浮現相應的色彩,所以我會在融入整體概念的前提下,將色彩和曲目配對。Instagram的確讓一致的視覺變成必要條件,即使只用一個招牌當拍攝背景,上傳的照片也要能讓粉絲立刻辨識出演出的樂團。
 
Q:論壇中 Jesse 提到「教育客戶」的必要;Sooner 也談及「信任」的問題。可否請兩位再深入說明與客戶溝通的主要挑戰?

Jesse:常有客戶希望模仿 Vimeo 或 Youtube 上看到的特效,卻不清楚運用新科技需要經過反覆測試和彩排。而 MUSE 過去不曾在演唱會中安排其他表演者,所以當樂團成員反映,希望能照常調整演出時,我說:可以,不過因為牽涉編舞的更動,所以需要時間。同時,我也必須強化他們採用新方法的動機,讓他們感到振奮和認同。
 
Sooner:即使現在,我仍然覺得在溝通上還有進步空間,就像現在專訪要描述燈光一樣,用文字表達很難(笑)。燈光對不熟悉的人來說,相對抽象,但對我來說燈光是「具體」的,我很清楚如何運用它、會呈現什麼效果。
 
Q:《Simulation Theory》專輯概念相當完整,演唱會也採用相同故事線鋪陳嗎?如何穿插經典曲目呢?從這次與微軟合作的VR電玩遊戲來看,「互動」似乎是關鍵的元素之一,那麼演唱會當中也有導入互動式體驗嗎?


MUSE《Simulation Theory》世界巡迴演唱會(Photo Credit:Todd Moffses)

Jesse:過去我會依照歌詞發展視覺概念,但這次最核心的是《Simulation Theory》所傳達的世界觀。所以當 MUSE 經紀人表示某些歌曲跟表演不合時,我堅持回歸整體概念而非遷就特定歌曲。而我不會說 MUSE 的演唱會有所謂互動設計,因為互動應該是有情感連結的,光是引導觀眾用手機觸動事件並不夠。況且「互動」代表參與者要有改變演唱會設計的自由,這會造成混亂。
 
Q:對於「新科技」,Sooner 優先考慮適合度,而 Jesse 則嘗試在 MUSE 演唱會中導入全息投影。這次雖然不能如願,但未來會再考慮嗎?

Jesse:不管我喜不喜歡,新技術總能塑造有趣的回憶、更特別的生命經驗,例如 MUSE 演唱會中的 VR 體驗。未來我會再嘗試全息投影,不過我覺得人們每天面對太多螢幕,應該思考如何(用其他方式)將觀眾融入演出,而不只是讓觀眾站上舞台而已!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