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n Normal 作品以黑白色系為主,展覽動畫《黃昏市場》卻見紅條紋塑膠袋,作為情感提示:「一個小朋友去買菜,身後有奶奶的陪伴,一個簡單的塑膠袋也代表著交換的過程、一個容器、一個開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第一次在市場裡遇見 Norman Normal,那個 88 號小攤位就在街口轉角,只有一盞老燈、一面鏡子、還有簡單的桌椅與亮著「理髮」的老燈箱,以前在專業髮廊美髮的他,這三個禮拜只帶上慣用的剪刀、吹風機與工具,一身輕便的等大家上門。
市場叔姨們本來就親切健談,可 Norman 溫暖隨和、經常同理共感的狀態,又讓他們把日常說得更深了。於是換來的器具中,你可以看見竹篩承著關於家庭的《重量》,手套裡關於那些別人看不見的《距離》,勺子上關於媽媽與孩子關係的《忙碌的母親》,沒有華麗的外型,只有深刻的故事。
《裡容院》不只是理髮的交換行為,也交織出每個人內在「裡」難以割捨或面對的人生。
Norman Normal 2021年8月在東三水街市場駐點「作伙來剪頭毛」,用剪髮與市場的人們交換他們日常使用器物。(Photo Credit:新富町文化市場)
(Photo Credit:新富町文化市場)
從蛋盒系列作品到《裡容院》與市場人們交換生活器皿,每個定格都是一幀故事
這次以器皿創作的概念,最早可以回溯到 2017 年 Norman 的紙蛋盒系列作品,他說「人跟雞蛋很相像,雞蛋脆弱、易破碎,人也是,有脆弱的一面,蛋盒裡一格格窗景就像人生的片段,所以我從開始到結束一個個的畫出來」,匯集而成就是《過程》,後續又接著創作了《關係》、《結束》,分別講述成長階段所經歷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人在年華老去後的樣子。
本次也展出 2017 年 Norman 的紙蛋盒系列作品《過程》、《關係》、《結束》。圖為《過程》,訴說人由精卵子相會形成生命的那一刻,一路成長到死亡的過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黑色線條裡,擷取了人們心裡共有的重要片段,但卻一點也不煽情,反而在歡笑時平淡以待,在痛苦時戲謔人生。一如三年前的展覽《窺愛, 與_之間的臉色》,映照著關於愛情的臉龐,畫中人卻神色淡然,張望的情緒與態度都藏在細微的眼神表情裡。每一幅黑白都像一次定格,我們彷彿跳脫了情緒,仔細的瞧見人性的樣子。
視覺創作者、髮型師 Norman Normal。(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結束》刻畫人的老年生活,「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老去是很可憐的事,也不想要經歷,但我們怎麼也無法抹去,所以我想用很搞笑、很戲謔的方式,用比較開心的狀態去面對」(Photo Credit:PeilingLin)
如此超然的狀態,與他長年從事美髮、習慣觀察人性有很大的關係,但有趣的是,這次《裡容院》計畫竟是他首次結合視覺創作者與髮型師的身份,駐點三週為客人們剪髮、採集器皿與故事。有人拜訪,他便傾聽閒聊日常,無人時,就默默在攤上觀察著整個市場。
Norman 本來就喜歡逛市場,但他來都不是買菜的,經常是拍拍照、感受一下這裡的氛圍;這次駐點三週,也認識了許多市場的朋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最後,那些交換而來或自己尋覓搜集的器具,被輕輕灌入白色樹脂,有些畫上市場裡的小趣事,有些則是因器物所聯想到的生命經驗,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半樓仔上隨意的擺滿了容器,個個承裝著故事。
檯面上許多老燈具都是他的蒐藏,特別喜歡有歲月痕跡的物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以塑膠工作手套為容器創作《距離》,必須要蹲下來看才能見到裡頭的事,「我們在看別人的關係時,你或許覺得他們生活幸福美滿,但換個角度看,也許有很多問題是你不知道的。」(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運用榨果汁器具搭配鏡子創作的《窺探》,盛放水果處頂部畫的是魚販、底部是水果攤,兩個人拿著自己的商品,像望眼鏡一樣互相觀望,作品由來是Normal發現「市場的老闆之間會窺探彼此,觀望別人的生意,每個人看起來都不在乎,其實大家都很在意喔!」(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他在這裡特別放了個圓鏡,你看到了自己,還是上頭的魚販?(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忙碌的母親》在大湯勺中畫著市場巷裡的母親,等待孩子放學回家的場景。Norman 回想起小時候在雜貨店長大,媽媽無法接他上下課,也是這樣等著坐幼稚園娃娃車回家的他。守著攤子等待,是許多市場家庭的共同記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玻璃中畫著一個爸爸牽著小孩,上頭被樹脂蓋過而顯得模糊,「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很多親情關係已經漸漸模糊、淡忘,但內心底層都知道,其實與家人依然緊扣著,在容器上面隨著記憶慢慢疊起來而模糊,可是如果你翻過來看,我們心底還是很清楚的。」(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杵臼與玻璃杯》是由製冰室愛嬌姨送來的缽與她朋友給的玻璃杯組成。兩件物品都與她們的身份無關,但一個堅固、一個脆弱的特性,恰巧的就像冰塊既堅硬又易碎,Norman 畫下愛嬌姨在店門口拿冰塊的樣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PeilingLin)
展覽特別在桌底打燈,就像 Norman 逛市場時經常注意到腳下的濕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從小喜歡藝術,在理髮與創作之間的掙扎
說起來,Norman 現在藝術家與理髮師的雙重身分並不容易。從小愛繪畫,但父母總擔心孩子走上藝術之路,將來也許是吃不飽的,所以高中時他也就順著家人建議學習美髮。但一路上,Norman 心裡總難以割捨創作的癮,總抓緊髮型設計之間的空檔,就拿起隨身攜帶的黑色本子,把看到的人、相機裡拍下的事物都畫進去,現在已累積了30本以上。到了後來,有時設計助理找不到人,就知道他大概又是跑去 BELLAVITA 噴水池前自己獨坐著畫畫了。
那種支撐內心平衡的狀態時常在墜落邊緣。回想早年隻身來台北,在學校與連鎖髮廊建教合作的日子,Norman 說著說著就微蹙起眉頭,對當時的他來說,創作與麵包拉扯著彼此,沒有選擇學藝術,一次又一次帶來懊悔與埋怨,「小時候,我常把這種負面情緒給家人,是直到長大回頭再看這一切,才覺得當初如果沒有我媽,我創作的路徑也許會完全不同。」
藝術家 Norman Normal。(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一天》蚵仔麵線店老闆給的箱子,蓋子一格格就像一日不同的段落,Norman將老闆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等待客人的過程畫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將88號攤位租給Norman的房東,聽到他要來創作不但非常支持,也帶來家裡樸實好看的鍋子,「這鍋子原本塑膠把手的柄,她覺得器皿很美,可是柄太醜了,就在家慢慢的削掉,給我的時候手上貼滿了ok繃,割到滿手都是血,很用心的交付給我。」完成品如同一處洞穴,像是老闆們等待的過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他解釋,自己屬於對於創作一絲不苟的性格,如果走上科班訓練,或許會糾結於每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但美髮過程裡遇見種種人與故事、為藝人設計髮型而走訪世界各地的人情世故,卻讓他從不善表達的男孩,逐漸成為能侃侃而談、懂得察言觀色,理解人們行為反應背後意義的理容師,也讓創作表達轉向著重紀錄下當時的感受、人的心理狀態,
「現在畫畫的過程中,我不會去想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的,比較直覺性,如果有了那些包袱,或許我就不是我了。」Norman 說。
自畫像《等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市場裡的人,不只有充滿人情味的刻板印象,走進關於他們內心經歷的故事
曾經歷內在衝突與和解的過程,這次在東三水街市場,Norman 走進市場的方向,與過往創作者看見的人情味不同,他沒有刻意要窺探人心過往,只是像朋友相談,手指輕輕的梳過髮梢打量,但每刀髮絲落下的過程卻如卸下負擔般,讓市場裡的人不知不覺說出很多關於自己、關於現實與夢想的故事。
展中紀錄片《市場錄像》記錄下許多與客人閒聊的日常片段,作品寫道「理髮本身是一件非常私密的行為」,髮型師與客人互不認識,彼此因此開始建立起關係。有趣的是,裡頭被選入的片段都是再平凡不過的閒聊,卻拼湊出了每個人心裡共通的語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比如「多餃舍」的老闆其實畢業於復興美工,他說自己也曾經是不顧一切追夢的創作者,但最終在種種原因下選擇繼承家業,一路走到了今天;又或是來市場幫忙女友家「阿虎嬸菜頭糕」的年輕人,頭髮留得長長的,未來早已規劃好要到世界各地單車旅行,存著打工的錢,還在逐夢的路上。每個人的際遇雖然不同,卻冥冥之中有著同樣的感受。
拜訪「阿虎嬸菜頭糕」,Norman 說他們家的蘿蔔糕可是非常香非常好吃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多餃舍」老闆展示出使用多年的木勺,原本直通通的木頭如今兩頭向內凹陷。(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與「多餃舍」老闆交換包水餃的木勺已使用多年,上頭凹陷是長年來摩擦的痕跡,作品完全沒有改變木勺本來的樣貌,只在旁邊創作一張搭襯的「水餃皮」,上頭有一個人靜靜等待,與展中其他運用樹脂創造流動性作品相當不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菜頭糕店年輕人所交換的「竹篩」上頭畫上了一家人的模樣,名為《重量》。「在灌漿時,樹脂會一直從縫隙漏掉,必須來來回回很多次,就好像要抓住家人,但有時候又控制不了,可是總會遇到一個臨界點,最終就會填滿了」Norman 說。(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想想過往的經驗,在人生過程,你會為了麵包放棄夢想嗎?裡頭有很多掙扎,明明知道自己想要做,但為了生活沒辦法,抱著其他的顧慮,我們時常在這之間擺盪。」Norman 說,這裡有好多故事都意外的與他的經驗重疊,市場每個攤販都乘載一家生計,但「家」的背後或許也藏著某個人的夢想與抉擇,放棄的人、追夢的人都相同,終究會回歸到這個影響我們最深的地方。
剪髮不出一小時的片段,反而默默切入那塊很難抵達的人心想望。
藝術家Norman Normal。(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去年(2020) Norman 租下一間工作室,打造成一個既可以創作,又能繼續為客人們剪髮的空間。曾經他也想過不再剪髮、專心地從事藝術工作,但這樣還會是 Norman Normal 嗎?「我覺得我還是得回到自己,必須拿捏創作與現實的平衡,把自己的工作、身份融合,我不再那麼排斥我自己,接受了理髮這件事,反而最後變成我的脈絡」他說。如今甚至與很多理髮客人都成了朋友,也是他們傾訴的對象,不知不覺就參與了彼此人生大半。
曾經的埋怨,現在反而成就了自己。經過這次《裡容院》的淘洗,他說,未來還會擁抱這樣身份的自己,再往前這麼走下去。
三週駐攤結束,下一次的 Norman 還會帶來什麼驚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裡容院》展覽資訊
展期:2021.11.19(五) – 2022.02.27(日) 10:00-18:00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1/31-2/4春節休館)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 新富半樓仔(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近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
展覽推廣活動
01/15(六)14:00 - 15:30
與談人:黃海鳴(策展/藝術評論)、陳毅哲(視覺創作/展覽策劃)
展覽工作團隊
主辦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掀牆 Open Wide
展覽策劃|黃彥超、李茗哲
藝術創作|Norman Normal
■ 2022展覽徵件計畫,開放申請中!詳細內容請見新富町文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