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餐時刻回溯,夜晚比白天更美?
看似學生的實驗製作卻處處充滿驚喜的詩意,這是今天將在水源劇場連演三天的《早餐時刻》。
編輯/張慧慧
極簡的舞台上只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三台攝影機與一個投影白幕,還有兩男一女俊美如電影明星的舞者,以充滿流動感的肢體表情,看似隨性的走位,偶爾交換身分,手持攝影機互相拍攝,即時畫面投影在白幕上,螢幕前後相映成趣,看似學生的實驗製作卻處處充滿驚喜的詩意,這是今天將在水源劇場連演三天的《早餐時刻》。
極簡的舞台上只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三台攝影機與一個投影白幕,還有兩男一女俊美如電影明星的舞者,以充滿流動感的肢體表情,看似隨性的走位,偶爾交換身分,手持攝影機互相拍攝,即時畫面投影在白幕上,螢幕前後相映成趣,看似學生的實驗製作卻處處充滿驚喜的詩意,這是今天將在水源劇場連演三天的《早餐時刻》。
《早餐時刻》是本屆台北藝術節唯一的舞蹈節目,拆解早餐的英文為「break」和「fast」,以破碎的片段,多重隱喻地表現當代社會的疏離與慾望流動,劇情(如果它有劇情的話)大概就是她愛 他,他又愛他的故事。這故事聽起來非常熟悉?沒錯,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曾明白的指出,「這根本是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的一夜狂歡劇場版!」
但是這個有意思的概念,電影蒙太奇般的拼貼手法搬上了舞台,卻也考驗著觀眾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兩男一女的舞蹈,肢體與眼神的拉扯,從早餐時刻夢遊般地回溯前晚的慾望片段,碎裂也缺少組織,強烈建議將前往看表演的讀者坐中間位置前三排,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可以杜絕早餐時刻瞌睡蟲的來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舞者外,芬蘭音樂家馬庫斯‧佩索能(為了配合早餐主題在舞台上穿著睡褲)以提琴弓「拉」電吉他,一會兒陰鬱、調性詭譎,一下又是慵懶、性感的爵士樂,也十分契合早餐的剛醒未醒的模糊狀態,為沒有對白的舞蹈劇場,細密地包圍了舞者們與觀者的情緒起伏與朦朧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