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從在商業裡游刃有餘,到在設計裡摸索本心——專訪設計師張記豪

出國是許多設計師為自己充電的方式,而當時間尺度拉長成在異國的留學與工事,那從校園裡、職場中到日常生活的種種刺激,更將在設計師腦海內產生難以複製的化學效應。MOT TIMES 在此邀請設計師張記豪,分享他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簡稱 SVA)留學的日子,以及畢業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裡,經過一次次的求職、轉職,慢慢地趨近自己的心之所向,更透過重返校園的虔心學習,在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RISD)拋開業界既有框架,開啟忠於本心的「設計2.0」。

就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幾年後,為何想轉到國外求學?


張記豪:我在台灣學習工業設計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平面設計,當時發現自己對平面更有興趣,也知道以平面設計領域來說,紐約的發展和學習機會比較多,所以開始研究如何轉學到 SVA,並在畢業後留在紐約工作。SVA 的設計養成更趨近教導以商業實用性為主的設計,相對於以個人出發的設計創作,SVA所學習的更加接近實際設計職場工作方式,是針對客戶需求,再透過自己的創意切入點提出解決方案的設計方法,我當時認為在這邊就讀的話,對建立自己的平面設計基礎會有比較大的幫助,而且我很欣賞的設計師 Paula Scher 也在此教書,因此我一開始就鎖定申請 SVA。只可惜 Paula Scher 只教大四生,而我升上大四那年她剛好退休,就這麼擦身而過了。
 
設計師張記豪。(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SVA 從校園氛圍到師生關係等,有哪些令你特別驚豔的地方?

 
張記豪: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老師對學生的的態度,SVA 的老師們並不是教我們關於設計的系統化知識,而是作為設計前輩,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源或建議,並盡力幫助我們,讓人感覺備受支持。另外,由於 SVA 的教授們多是業界設計師或老闆,能帶進當下業界比較實用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在畢業後能直接跟產業接軌。學生們上課時都會卯足全力,爭取到教授的公司實習,每天不斷思考如何精進自己,整體競爭氛圍非常濃厚。
 
Brooklyn Botanic Garden 品牌識別,曾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 Award: Best of the Best)最佳概念設計和紐約藝術總監俱樂部金獎(Art Directors Club: Gold Cube)。(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以 ”New York City grows fast, we grow differently.” 為品牌概念,傳達布魯克林植物園百年來以不同的方式與大城市一起成長。(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以 ”New York City grows fast, we grow differently.” 為品牌概念,傳達布魯克林植物園百年來以不同的方式與大城市一起成長。(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用動畫來傳達布魯克林植物園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快速發展的城市中成長。(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商品延續設計系統,用唯一不同的彩色、有機形體去傳達Brooklyn Botanic Garden 在紐約市中的定位。(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商品延續設計系統,用唯一不同的彩色、有機形體去傳達Brooklyn Botanic Garden 在紐約市中的定位。(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在 SVA 時,有哪位教授的設計方法,影響你之後所想專精的設計領域嗎?

 
張記豪:我在大四時修了一門由 Natasha Jen 帶領的課,Natasha Jen 跟 Paula Scher 都是 Pentagram 的合夥人,她很重視深度的研究分析,會花大量時間對於主題做研究、並透過我們個人的觀點找到特別的切入點,希望做出來的設計跟主題有強烈連結,而不只是漂亮而已。這種思考模式影響我直到現在。因為當時課堂上所做的研究大多聚焦品牌設計,也開啟我對品牌設計的熱情,求職時更希望盡可能往品牌設計的方向走,希望能更大地去嘗試和發揮我在學校學的技能。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Super Normal 品牌識別。(Credit:Chi Hao Chang)
Super Normal 是一個宣導路殺議題以及提倡建立生態橋的品牌概念。使用以高速公路和跨越高速公路的生態橋為發想的客製模板印刷字體,並將相同的視覺語言放在客製插畫上面,創造出拯救與傷害野生動物的對比。(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從 SVA 畢業後,你曾先後到 MRM//McCann、The Working Assembly、Instrument 等公司任職,現在則到了 Fay Design。這些工作經驗中有哪些讓你留下深刻印象?

 
 
張記豪:畢業之後,我必須在三個月內找到正職工作,否則簽證到期就只能回家。但我畢業那年(2020)不巧 COVID-19 疫情爆發,設計公司紛紛取消招募計畫、甚至在裁員,所以當時壓力真的很大。後來在學校一位老師幫忙下,我找到廣告公司 MRM//McCann 創意部門的設計工作,負責操刀數位廣告。只不過廣告公司是以文案為主、設計為輔,我覺得發揮空間有限,所以後來便先轉到 Gratel 的實習職務,再到綜合型設計公司 Instrument 專門負責平面設計與廣告的團隊。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Instrument 的工作內容涵蓋產品、廣告、平面設計,像是我過去經驗的總和。合作的公司大多是比較知名的科技公司,像是Apple, Atlassian, Notion等。我一開始進去時幫 Apple TV 做不同電影主題的視覺,後來也協助某間 IT 公司設計品牌系統。這個案子負責的設計師不多,讓我相對有主導空間,過程中跟文案、策略等專業工作者一起合作產生的火花也非常珍貴。
 
為新創公司 Notion 做的網路影片和實體街頭廣告,是 notion 的第一個campaign。用不同的情境傳達現代要擔任多重角色的人們如何用notion來整理、完成生活中的各種事情。(Photo Credit:Notion, Chi Hao Chang)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在 Instrument 工作一年後,我想嘗試到更小型的環境工作看看,便到了 Fay Design。不同於過去待的多是中大型公司,Fay Design 加上我只有三位設計師,跟一位創意編碼(Creative Coding)工程師。相較於大型設計公司,小型工作室在案子的執行上有更高的自由度,許多作品都是由我自己獨立負責大部分的工作,最後發表以前再與老闆討論。與在大型設計公司那種一次十幾二十人的團隊的合作模式很不一樣,在小團隊會少了一些開會的時間,多了一些專注在自己創作的時間。而除了平常的商業專案,我也曾其他團隊裡的人一起做一個可用動作追蹤攝影機來追蹤身體動作,並投影到牆上畫面,讓畫面隨著身體律動而有所改變的藝術裝置,或是讓人可以自由在簡易網格系統創作、排版的App。類似這樣的案子我就覺得非常有趣。在工作室的好處,就是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不受到商業考量限制的創作,也是許多在紐約的設計師很希望能在職涯中能得到的機會。
 
 
 
 
Lobe 是一間位於加拿大的實驗性聲音空間,以4DSOUND的科技提供參與者沈浸式的冥想體驗。我們以聲音、聲波科技作為發想,設計出可透過電腦App切換的不同logo型態,以及以簡單的線條元素組成的視覺系統來傳達小空間中的聲音控制與變化。(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知道記豪近期重返校園攻讀設計研究所,請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

 
張記豪:我大學時期就計畫在進入職場3~5年後,趁著擁有實務經驗,卻還沒被業界定型的時機,到研究所進修。畢竟在一個地方待太久,邏輯很容易就被環境定型,因此我畢業後特意待在不同型態的公司,現在則在設計方法與業界差異極大的「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攻讀平面設計研究所。透過這次進修,我想盡己所能拋開過去的束縛,多多實驗設計的可能性,也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好設計」,而不是認為具有商業價值的設計就是「好設計」。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以你在業界及羅德島設計學院的作品來說,這兩個地方的設計思考有何不同?

 
 
 
張記豪:SVA、業界的設計邏輯是抽離自我,服務客戶;羅德島設計學院則重視設計師的思想與個人經驗。過去很多人會說「藝術是為自己創作,設計是為他人創作」;羅德島設計學院則希望我們進一步思考,為什麼這樣的概念會成為設計標準?設計真的只有這種標準嗎?在這樣的教育下,我也會重新思考,過去受到西方現代主義影響,以簡潔形式表達抽象意涵的「國際化」設計,真的就是最好的嗎?會不會反而扼殺了許多設計的可能性呢?
 

如果要以實際作品來看的話,我過去幫某品牌操刀識別設計時,主要的設計流程就是先跟客戶討論,了解品牌服務內容,再找出品牌與競品之間的區隔,並透過這個區隔做出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像是我曾發現某家品牌的競爭優勢,在於利用多維度篩選系統,幫助客戶找到所需數據,我便從此延伸,透過3D化的平面設計標籤,表達出「多維度篩選系統」的概念,進而設計出完整的品牌識別系統。像這樣的設計流程對我來說是很習慣的一套商業設計方法。

至於我現在的設計研究則是朝「非商業」的實驗性路徑走,像是我最近研究17世紀哲學家約翰·洛克作品《人類理解論》,以及20世紀的日本織品設計。我想用西方理性的邏輯思想,解釋日本文化如何把對大自然的理解,轉化為深沉的美學。執行上則是嘗試結合數位影像、實體印刷,做出沉浸式藝術裝置,也以AR、VR技術做互動藝術,讓自己在不被限制的環境下,嘗試更多沒接觸過的技術,藉此實驗更多平面設計的可能性。總括而言,在研究所時期,我們很被鼓勵去做「不以大眾喜好為依據」的作品,畢竟大眾品味源於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學校則希望我們從頭思考,什麼是對我們自己而言真正有意義的。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在資訊爆炸、社群發達的如今,您認為當代設計師的責任與挑戰為何?


張記豪:平面設計的功能在於將抽象想法轉譯為能被他人理解的語言,在此過程中設計師必須篩選資訊,進而影響人們對於某個議題或團體的看法。而在科技、社群媒體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能力會被放大,如果設計師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服膺企業或權力者的需求,平面設計就會變成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畢竟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掌控資訊散佈能力的並不是設計師。在設計越來越容易被看見的年代,設計師們怎麼去理解自己的價值,甚至去打破這樣的權力結構是很值得去探究的事情。

而人工智慧出現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設計師意識到,我們需要找出自己的聲音。畢竟,從自身思想創造出的設計,遠比模式化的設計更難被AI取代。當代設計師身在資訊爆炸、社群發達的時代,需要理解到平面設計對於社會文化的影響力,也更需要了解個人思想的重要性。
 
(Photo Credit:Chi Hao Chang)
 
張記豪 Chi Hao Chang個人網站

現居紐約的台灣平面設計師,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曾任職於 Fay Design、Instrument、Gretel、Chermayeff&Geismar&Haviv。目前就讀於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平面設計研究所。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最佳概念設計(Red Dot Award: Best of the best)、Young Ones ADC 金獎、義大利 A'Design Award、IDA 國際設計大獎年度最佳新設計師(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等。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