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7國17組藝術家以小見大,獨特時空尺度延展豐沛創作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7國17組藝術家以小見大,獨特時空尺度延展豐沛創作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7國17組藝術家以小見大,獨特時空尺度延展豐沛創作

基隆美術館《第 25 小時》自即日起至12月1日登場!齊聚17組跨國藝術家創作,其中包括與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藝術家共製的大型互動裝置等,皆以藝術家們日常特殊生命經驗出發,觀照個人與社會議題。

非常規的生命經驗,溢散出第25小時感知


展覽主題「第25小時」則源自策展人黃郁捷、林裕軒與幾位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藝術家們不約而同都談起經歷過一段特殊的生命經驗後,包括疫症、災害、人生階段等,藉由大規模裝置、影像、互動等形式,描述彷彿在日復一日之外,延伸出另外一個時空,能夠裝載那些伴隨改變而來,滿盈、尚未歸類,且無法言喻的情感與行為。本次展覽現場,是從傳統文化中心轉型而成的港口美術館「基隆美術館」,以「藝術委託行」為核心概念,結合美術館空間規劃與展覽內容,打造一座屬於基隆人、台灣人,甚至世界各地訪客的美術館。
 
《第25小時》主視覺。(Photo Credit:基隆美術館)

策展人黃郁捷表示:「經歷一場疫情後,確實有種時空被扭曲的錯覺。但除了談『事件』本身,我們還能怎樣理解這種生活被迫重新調整的經驗,該如何從中細緻地提取和描繪個人感受,以小見大地去回應這種具大規模關聯性的轉變,是我一直希望可以在這檔展覽中呈現的。非常感謝幾位參展藝術家不吝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給予我們策劃這展覽的靈感。」
 
台灣藝術家林冠名〈床〉。(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馬來西亞藝術家楊健生〈玻璃百葉窗 002〉。(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策展人林裕軒亦分享:「年初在日本 Tokyo Arts and Space 進行駐村計畫時,我進行了關於災難的研究,從兩國間面對自然災難的應變方法,再到對於人造災難(勞動與政治)的解讀,成了我在思考展覽《第25小時》的雛形。」
 
台灣藝術家陳為榛全新創作〈家飾〉透過材料與質地玩轉日常風景,當物件使用上誤用另人莞爾時,企圖引出「何謂正確」的思考。(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他亦分享在日本與藝術家下道基行(Shitamichi Motoyuki)碰面時,交流了面對災難與政治上的詮釋,下道基行曾提到:「在地震發生的時刻,作為以攝影為媒材的藝術家,我是否應該拍攝災難的影像?」最終他以另種方式創作了〈Bridge〉這件作品,而這樣的思考途徑,也讓策展人反覆思考台灣作為一個「災難」頻繁的地方,能否以策展這種方式來想像我們的時空?
 
日本藝術家下道基行的工作坊計畫《看不見的風景》。(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下道基行工作坊計畫《看不見的風景》展覽現場。(Photo Credit:基隆美術館)
 

17位藝術家描繪時空抽象變化


兩位策展人認為,這些經驗或是事件,足以改變習慣,給予熟悉事物全然不同的意義,而展場就是將各種時空抽象變化具體的場所,讓觀眾可以隨著作品的節奏,思索都市空間的結構分界、身體勞動的記憶,以及現代社會之下,那些藏於表象後的另一種真實。
 
香港藝術家曾家偉攝影系列作品《瀑布》以城市大樓為主題,分別拍攝於香港、首爾、鹿兒島、上海及東京。(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香港藝術家曾家偉攝影系列作品《瀑布》。(Photo Credit:曾家偉)

展出藝術家來自法國、德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香港與韓國共 7 個國家、17 組參與,包括車在民、陳為榛、丘智偉、鄭栖英、Clédat & Petitpierre(Yvan Clédat & Coco Petitpierre)、黃博志、高雅婷、鄺鎮禧、賴科維、林冠名、毛利悠子(Yuko Mohri )、Olaf Nicolai、下道基行(Shitamichi Motoyuki)、鈴木悠哉(Yuya Suzuki)、曾家偉、亞魯、楊健生。
 
台灣藝術家高雅婷〈以母之名〉。(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7 件亮點作品


毛利悠子|Piano Solo - Ohara

代表今年威尼斯日本館的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Yuko Mohri )擅長收集日常生活的各種零件,建造成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看似不協調的機械裝置皆是精心安排,展出中的〈Piano Solo - Ohara〉構思於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疫情期間她獨自居住於琵琶湖山中小屋進行創作。
 
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作品〈Piano Solo - Ohara〉。(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展場中麥克風收入預錄的自然聲響與現場環境音,透過自動演奏轉成即興鋼琴演奏曲,然而麥克風無法精準收錄展場聲音,而是盡所能地擷取聲音頻譜,導致產生失準與延遲的狀態,點出自然和人工之間的不協調,與窗戶人車繁忙的基隆港景色,產生有趣對比。作品會隨展場而有些微調整,本次為至今最大型展出。
 

當海浪聲響與展覽現場聲音交織轉譯成失準與延遲的鋼琴音色,在在凸顯人工與自然的不協調。(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Clédat & Petitpierre|蔓舞奇境 The Plantamouves 

法國雙人組 Clédat & Petitpierre 的互動雕塑作品〈蔓舞奇境〉曾在法國龐畢度當代藝術中心、上海西岸龐畢度中心、澳門等地展出,此次為此作在台灣首度展示,也是整個展覽量體最大的作品。藝術家擅於空間與身體的探索形式,本次從一株顏色鮮豔奇異的藤蔓植物蔓生整座展廳,牆上電視裡的舞蹈教學影片邀請大人小孩一起共創,當人們加入肢體動作、自由穿戴多彩配件,也成為啟動作品的關鍵,並藉由玩樂重新思考身體、空間與自然的多樣變化。
 
法國雙人組 Clédat & Petitpierre 互動雕塑作品〈蔓舞奇境〉(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Yvan Clédat 與 Coco Petitpierre。(Photo Credit:藝術家與法國龐畢度中心、Photography by 基隆美術館)

黃博志|一週八天 Eight Days a Week 

台灣藝術家黃博志新作〈一週八天〉啟發自藝術家母親「我沒有空」的自嘲,調侃超時工作而小腿腫脹的自己如「藍色大象」,唯有一週有了八天才真正擁有空閒和時間。黃博志過去曾在不同展覽因緣際會寫下台灣、中國、韓國與香港的故事,他發現無論是自己的母親,或是深圳的吳姨、韓國小型成衣加工店舖的金太太、香港投身反迫遷運動的何先生等,這些跨域四個地域的時間和故事,相似又迥異。此外,現場造型風箏由風箏藝術家黃景楨與藝術家母親徐月珍共製。
 
黃博志〈一週八天〉展覽現場。(Photo Credit:基隆美術館)
黃博志〈一週八天〉啟發自藝術家母親「我沒有空」的自嘲。(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黃博志〈一週八天〉。(Photo Credit:黃博志)

Olaf Nicolai|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

由文心藝術收藏,曾於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的德國藝術家 Olaf Nicolai 的作品〈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以探索人類記憶為核心。藝術家擅長在空間裝置內,藉由變化媒材特性,對日常瑣事和既定認知提出微觀論點,利用觀者直覺為支點,放大和提醒觀者特定感知的存在,思考「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如何記憶已經成為過去式的事情?」在這件沉浸式互動裝置裡,當觀眾步入暗間時,用光探索的痕跡將留在另一面由紫外線燈照射的牆裡,彷彿捕捉光和時間。
 
德國藝術家 Olaf Nicolai 作品〈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Photo Credit:藝術家與文心藝術、Photography by 基隆美術館)

鄭栖英|2013, 4 o'clock

南韓藝術家鄭栖英透過多樣媒材,重新探索「雕塑」的定義,並對「形式」與「尺度」進行延伸思考。在這部單頻道錄像中,鄭將人體動作與聲音視作雕塑的一種表現形式。影片中的女性表演者將麥克風固定於腳邊,彎曲身體,以不自然的姿勢在空曠場地裡來回走動,鞋底與水泥地摩擦產生尖銳聲響,透過麥克風擴大回蕩,視覺與聽覺共構感知,強調人體與環境之間的脆弱平衡,揭示單一個體在巨大空間中的不安存在,迫使觀眾直視這份躁動感。
 
鄭栖英以僵硬不自然的姿勢來回走動,鞋底與地板摩擦的聲音經由麥克風迴盪空曠室內。(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鄭栖英〈2013, 4 o'clock〉。(Photo Credit:鄭栖英)

鄺鎮禧|綠燈 Green Lights、紅氈 Red Carpet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常以冷靜和犀利的觀察,提取日常對應事務結構的樣態,在本次《第25小時》委託製作下,他重組日常物件,改變其物質狀態與使用方式,來產生變化對應他對社會的觀察。〈綠燈〉以超過 4000 個綠光水平珠置於 LED 燈板中,借用其顏色將光線過濾成綠色,雖然水平珠會隨著位置展生不同的校準結果,但個體間的誤差並不影響整體的「校正平衡」。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新作〈綠燈〉與〈紅氈〉。(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緊貼於地面上的〈紅氈〉則是擷取紅白相間的防滑磨砂帶中的紅色部分,篩選了防滑砂帶的警戒象徵,呈現如磚紅色地毯歡迎大家進入的意象,然觀者若實際行走卻不一定流暢。藝術家透過改變物件的使用邏輯轉譯空間的調性,引導觀眾產生異於平時的身體感,繼而思考人、物件、空間三者關係。
 
〈綠燈〉與〈紅氈〉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賴科維|一些杯子 Some Cups

台灣藝術家賴科維以燒陶翻製一次性塑膠杯為題,創作擺滿 6000 個杯子的作品〈一些杯子〉,透過燒陶製程轉換塑膠杯本身的特點和材質,藉此表達工藝品與現成物之間的關係。塑膠杯用過即拋的便利性質,與陶瓷用品能永久使用的狀態恰好相反,藝術家拋出思考——現場的杯子是藝術品還是日常用品?生活中使用的塑膠瓷是有價值的,還是沒有價值的?藝術家與陶瓷師傅的雙重身份又有什麼不同?藝術家以「一些」這個模糊、表示少量的量詞命名,點出創作過程中因重複勞動而產生時間體感的壓縮,帶出對現成物、工藝、複製和勞動的另一層思考。
 
台灣藝術家賴科維〈一些杯子〉。(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專場導覽與跨國工作坊


《第 25 小時》展期間除了有策展人專場導覽外,亦規劃多場專家導覽和活動,如專家導覽有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劇場與影視工作者簡莉穎;日本藝術家下道基行也將親赴基隆舉辦「看不見的風景」工作坊,是此工作坊首度跨國舉辦,帶領大家走入基隆街區;驫舞劇場也將策劃 2 場分別為親子和樂齡〈自由步〉工作坊等,可至基隆美術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查詢更多資訊與報名。
 
台灣藝術家丘智偉影像裝置作品〈橋樑之下〉。(Photo Credit:基隆美術館)

《第25小時》
展覽日期|2024/09/26(五)至 2024/12/01(日)
地點|基隆美術館1樓、M樓與3樓(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週一固定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策展人|林裕軒、黃郁捷
藝術家|車在民、陳為榛、丘智偉、鄭栖英、Clédat & Petitpierre(Yvan Clédat & Coco Petitpierre)、黃博志、高雅婷、鄺鎮禧、賴科維、林冠名、毛利悠子(Yuko Mohri)、Olaf Nicolai、下道基行(Shitamichi Motoyuki)、鈴木悠哉(Yuya Suzuki)、曾家偉、亞魯、楊健生(依英文姓氏字母順序)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klvisualar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moa.museum

延伸閱讀
- 藝術家內藤禮個展《生於斯,長於斯》銀座登場! 與東京國立博物館同名聯展,探索自然萬物與生命本質
- 朱銘美術館年度大展《方物》!亞洲20位藝術家以地方視角探索、詮釋「物」的當代意義
- 大卷伸嗣大型個展「自轉和公轉」台北安卓藝術登場!從未在台曝光全新系列及裝置、雕塑、油畫等創作展出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