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專訪藝術家張博傑《Relight+日_夢_遊》:煥新窗花工藝、從跨域藝術體驗時間與回憶溫度 專訪藝術家張博傑《Relight+日_夢_遊》:煥新窗花工藝、從跨域藝術體驗時間與回憶溫度

專訪藝術家張博傑《Relight+日_夢_遊》:煥新窗花工藝、從跨域藝術體驗時間與回憶溫度

以臺灣窗花為創作主軸的新媒體藝術家張博傑,耗費一年多田調、跨域共創,推出藝術計畫作品《Relight+日_夢_遊》!透過文件展、沈浸展和走讀活動三大內容,再現工藝溫度、連結窗花與人和城市間的深刻記憶。
過去曾為玻璃代工王國的臺灣,除了出口玻璃藝品到歐美,1950-1980年代間也盛產了大量的海棠花、十字紋壓花玻璃,隨著時代變遷和裝潢的需求改變,窗花玻璃工藝逐漸沒落,那陪伴許多臺灣人童年的透明海棠花便成為乘載過往美好年代的象徵之一。
 
藝術家張博傑創作臺中歌劇院駐館作品《Relight+日_夢_遊》。(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覽主軸聚焦臺灣曾盛行的玻璃窗花工藝。(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以建築和新媒體藝術為背景,著迷於手作的溫度和創作時與人之間的連結而投身鑲嵌玻璃工藝的藝術家張博傑,自2018年創立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品牌以來,便以臺灣窗花為創作主軸,將其融入燈飾或生活物件,甚至是轉化為「聲音」,致力讓消失中的窗花再次走入我們的當代生活之中。
 

煥新窗花、再次點亮年代記憶

 
作為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2023-2024年的駐館藝術家,張博傑從過去與聲音藝術的跨域創作延伸,加入影像、裝置和民眾參與的思考,耗費一年多的時間田調、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共創,創作出實現多種可能的展覽《Relight+日_夢_遊》。「窗花是我們日常中很親近的存在,是充滿回憶的載體」,張博傑在過去這幾年來創作鑲嵌玻璃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無以名狀的感受,他希望能將這些無形而深刻的情感透過此次藝術計畫好好地呈現。
 
藝術家張博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ight+日_夢_遊》共有三種空間體驗和呈現形式,包含兩個不同內容的展覽與走讀活動:以日常為題在留白計畫blank plan展出的《Relight+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凸凸廳呈現的沈浸式展覽《Relight+夢》,以及由張博傑帶領漫遊老城街區的《Relight+遊》。
 
展覽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場域呈現。(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ight+夢》:與光、與時間的對話

 
在歌劇院凸凸廳展間的《Relight+夢》,張博傑形容這宛如洞穴般的圓弧空間像是蟲洞或是子宮,時間的起點、記憶的初始就在裡頭發生。此區與三組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創作出共七章節約45分的沈浸式展演,空間中的聲音出自於聲音藝術家許雁婷,她透過黑膠唱盤播放的形式,將製成黑膠的玻璃圓盤上的花紋轉譯成單音再編成樂聲;影像藝術家黃偉軒利用3D建模中的點雲技術掃描玻璃,將那凹凸紋路化爲數據並放大成虛實交錯的3D奇幻世界。
 
張博傑認為點雲的顆粒呼應了類比時代的顆粒感,這對他來說像是灰塵的聚集和擴散,其勾勒出的浩瀚世界隱藏著臺中的東宮戲院、星河路等時空場景,渺小人類身處這夢境般的空間中,或許能體驗到一些獨特的感官感受。(圖1,3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圖2,4 Photo Credit:李雨軒)
跨足機械裝置、數位製造和光電控制的跨領域創作團隊「雜波ZAP」為展覽創作一座互動式裝置。(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裝置的燈光忽明忽暗,宛如會呼吸的生命之樹。(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藝術團隊雜波ZAP則在空間中央以30多盞窗花玻璃燈,打造出一座大型裝置,藝術家賦予燈泡生命,裝置隨著聲音和影像時而閃爍時而暗滅,跟著章節遞進,觀眾也可以靠近裝置和麥克風互動對話,情緒在空間中流動,這座裝置也將以動態光學的展示給予回應。
 
裝置設有麥克風,邀請民眾上前與空間和光互動。(圖1,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圖2,3 Photo Credit:李雨軒)
 

《Relight+日》:讓日常物件傳遞溫度、訴說回憶

 
另一個在留白計畫70年代老宅空間的展覽《Relight+日》,可以說是整體計畫的文物展,除了解密《Relight+》一路以來的創作發展歷程,也展示去年民眾參與《回憶的物件》工作坊「記憶的物件」與「回憶的投稿」的創作和展品。
 
《Relight+日》的空間是一棟留有舊時空痕跡的老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桌擺設了一扇十字紋玻璃窗,直指全部計畫的起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記憶的物件」由25個人生故事組成,參與者將對自己別具意義的物件,像是從火場逃生唯一帶出的眼鏡、如家人般的虎皮鸚鵡所啄出的鞋子裝飾、乘載深厚親情關愛的玻璃彈珠等等,透過鑲嵌玻璃技法轉化成一件飾品、折射出一件件生命故事,而手作的過程也讓人們深刻感受到回憶和時間的重量;「回憶的投稿」則以臺灣早期的室內家族合照為引子,透過實地走訪六位投稿者的老家,搜尋帶有回憶的物件、錄製其背後的故事訪談,展示人們和這片土地之間獨特的回憶和連結,那些看似消逝的東西都將再次被點亮,如同空間中溫暖亮著的盞盞玻璃吊燈。
 
「記憶的物件」展示牆上呈現25件參與者的創作,投射出各自的人生故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間周遭牆上也展示「回憶的投稿」的展品,觀者可以掃描QR Code聆聽每一位投稿者的故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ight+遊》:漫遊街區探尋窗花的歷史與蹤跡

 
張博傑在田調過程中,深入臺中舊城區,規劃出一條能感受窗花不同階段發展的走讀路線,9/27和9/28兩日限期登場的《Relight+遊》,將引領參與者從芳華選物出發,沿經臺中最後的原生聚落東勢仔、日治時期的水源地、設有廣播擴音臺的臺中公園、和洋折衷主義建築風格並保有罕見壓花玻璃的蔡內科、傳統小吃聚集的第二市場,以及手作工藝新生的陳雕刻處等等,讓參與者在這些當地日常生活場景中,探索並重新認識傳統窗花玻璃從興盛、沒落到新生這200年間的歷史脈絡,進而連結自己與這片土地之間的關係。
 
在《Relight+遊》活動中,張博傑將引領參與者一同走讀田調時每天走五小時探索出來的路線,發現藏於其中的窗花歷史脈絡,也會分享雕塑大師楊英峰和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與臺中之間的故事。(Photo Credit:林峻永)
 

從玻璃、從光感受回憶的溫度,媒合多種可能展開創作對話

 
對於此次《Relight+》在三種空間的呈現,張博傑認爲都是一種時間的體驗,裡頭展示人的生命歷程中的片段,探討從過去到當下不同階段時間狀態所蘊含的意義;這漫長的駐館計畫中不僅從傳統工藝出發成為跨領域的實驗展現,更在回憶與溫度中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從『我』一人,到『我們』的一段歷程。」
 
張博傑認爲透過了解窗花、透過手作和與人交流,都能摸索到時間的本質。(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ight+日_夢_遊》將會是一個起點,未來在時間的積累下,與不同的藝術家繼續交流、碰撞,張博傑希望能媒合出更多有趣的可能。「每個創作、物質或方法,都是思想傳遞的延伸載體,選擇玻璃倒不如說是我感受到玻璃想要對我說許多話,所有的感觸都是線索,回歸計畫最初只用窗花玻璃,在如此純粹的材料中,我可以聽到窗花對我各種暗示創作的線索,那就是我持續下去的意義。」
 
「讓光再次點亮過去曾經的美好。」(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ight+日》
日期|8/2-9/29(10:00-18:00)
地點|留白計畫blank plan 4F(臺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45號)
 
《Relight+夢》
日期|9/20-9/28(11:30-21:00);9/29(11:30-19:0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凸凸廳(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