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湳洞金水361. 新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META Design轉化台電退役材料成燈光藝術裝置
位於水湳洞的複合式實驗空間金水361. META Space,近期推出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透過頂樓的燈光裝置、物件創作、再生材料開發等內容,傳遞台電人文內涵與永續實踐。
上月在「META Motion 2024|無用之用:___ 」展覽中,重新詮釋廢棄物可能性的META Design,於1月4日至2月9日在水湳洞為台電打造的實驗空間金水361. META Space,推出了從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中衍生的展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近幾年來META Design攜手台灣電力公司,與台電文創走訪台灣各地發電廠、變電所、材料倉庫、訓練所、營業區處等台電場域,探索職人們的第一現場,運用廢棄木橫擔、電表、礙子等材料,開啟一系列多元的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印度詩人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

META Design從泰戈爾思想中汲取靈感,在金水361.的空間中策劃了此次新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獻給每位默默努力的人們。除了一樓融合台電意象的台電人文咖啡廳與文創商品展區,展覽的亮點作品,還包括位於頂樓的「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燈光裝置、展售台電退役零件的「雜貨電」、讓民眾可以走入的變電箱改裝裝置、以廢棄礙子製作而成的「礙子石」再生建材等等;透過藝術裝置、空間設計、物件創作及再生材料開發等多種方式,META希望能向人們展示台電深厚的人文內涵與永續實踐。
延伸閱讀>>
老屋化為循環永續的實踐場域!瑞芳「金水361. META Space」以台電退役材料打造空間、傳遞職人精神
宛若台電倉庫的咖啡廳
金水361.的空間設計靈感來自台電的材料倉庫,META運用了450根退役木橫擔打造一、二樓獨特的咖啡廳與文創商品展區:一樓吧台透過一落落木橫擔綑綁堆放的形式,呈現台電材料倉庫堆放材料的意象,用以展現第一線工作現場的謹慎樣貌;吧台上方的燈具創作,連結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水湳洞十三層遺址與陰陽海為主題。
一樓的核心吧台區。(Photo Credit:META Design)


二樓座位區則以退役材料創作的家具為特色。META Design以空間為尺度,運用台電的老建築和退役材料,將這些日常卻不易察覺的元素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開展一場新的藝術實驗,旨在打造一個深具台電人文價值與永續思維的溝通場域。
頂樓亮點燈光裝置「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META以變電箱的切割餘料為媒材,在展覽頂樓創作了一座燈光裝置,精心設計的結構將散亂的材料精準堆疊而成,並在內部安置燈光,於夜晚散發溫暖的光芒;這不僅是對台電第一線員工敬業精神的致敬,也是對其長期貢獻的象徵。燈光裝置點燈時間為營業日晚上5點至9點,與觀眾共同分享這份光明。
頂樓由變電箱切割餘料創作的燈光裝置。(Photo Credit:META Design)
燈光裝置在夜晚與周遭水湳洞街區溫暖的燈光相呼應。(Photo Credit:META Design)


展售台電退役零件的「雜貨電」
「沒有想清楚的資源再運用,只是將廢棄物變成另一個廢棄物。」META團隊認為不需要將所有的廢棄資源都用商品設計的方式來轉化,路上隨處可見的電力設施,早已默默植入我們的生活記憶之中,將這些零件直接變成家裡擺設的物件,透過重新定義,便能讓民眾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並擁有它們,從而加深對台電與電力設施的理解和情感聯繫。
雜貨電展售各式台電退役零件。(Photo Credit:META Design)
(Photo Credit:META Design)


廢棄礙子轉生成台電特色建材「礙子石」
為了維護供電的穩定與安全,台電定期替換下來的退役礙子,變成每個材料倉庫堆積如山的待去化廢棄物。META Design將這些退役礙子切片、破碎,並將其製成深具台電語彙的特色建材「礙子石」,這些材料不僅有機會重新回到台電未來的建築空間,也象徵著台電的環保與永續理念。
廢棄礙子變成台電特色建材「礙子石」。(Photo Credit:META Design)

不同造型的礙子有不同功能,展覽也展示切面呈現出礙子的造型。(Photo Credit:META Design)



台電退役材料再生計畫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Live as a light」
展期|2025.01.04 - 02.09
時間|週三至週日 12:00~19:00(一、週二休展)
門票資訊
‧全票 200元
‧兒童票 100元 (7-12歲)
‧6歲以下兒童免票入場
‧台電員工憑員工證現場購票,享95折優惠
‧憑當日門票於 金水361. META Space 消費一杯飲品,加購任一甜點可折NT$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