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A操刀紐約New Museum擴建空間,2025秋季完工:展覽空間倍增,首展《新人類》探索變遷下的人性
OMA在紐約打造的第一座公共建築——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擴建空間將於2025年秋季完工,與 SANAA 設計的原有建築對話,提升公共性並擴大展覽空間。

2017 年,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合夥人暨紐約辦公室總監重松象平(Shohei Shigematsu)與 OMA 創辦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主導的擴建設計雀屏中選,並於 2019 年公布設計圖。近期博物館正式宣布將於 2025 年秋季開幕,並推出一檔探討時代巨變下人性的全新展覽。
OMA 合夥人暨紐約辦公室總監重松象平表示:「擴建計畫體現博物館作為新文化觀點與藝術創作孵化器的開放性。」新建築將以已故慈善家 Toby Devan Lewis 之名命名,以感謝其對募資計畫的貢獻。截至目前為止,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已籌集 1.18 億美元,接近 1.25 億美元的募資目標,其中 8,200 萬美元用於建設經費。

OMA 於 New Museum 建築旁擴增空間,此為渲染圖。(Photo Credit:OMA)

與原有SANAA建築互補:優化動線、擴大展間,提升公共性
這座七層樓高擴建建築共 60,000 平方英尺,內部與現有建築無縫銜接,對齊二、三、四樓的樓層高度,以確保兩棟建築之間連接的流暢性,讓展覽空間倍增,並透過優化垂直動線,如全新電梯、中庭樓梯等,改善無障礙設施、觀眾流動,提供街區視野及呈現特定藝術裝置欣賞,並新增三座電梯,其中兩座專為展間服務。

重松象平提及:「新建築被設計與現有博物館的垂直感相輔相成,帶來更寬廣的橫向展覽空間,建築以開放姿態與周邊社區乃至更廣泛的群體互動。」博物館擴建後的一樓大廳,設有更廣闊的書店、提供完整服務的餐廳,全新入口廣場則將成為一處露天公共藝術展示場域;沿著樓梯向上,還有專為駐館藝術家打造的工作室、一處 74 席的講座空間,以及 NEW INC 的五樓新空間。作為全球第一個由博物館主導的文化孵化器,NEW INC 每年為超過 120 位創意創業人士提供共享工作空間。

博物館七樓的天空廳(Sky Room)將擴大一倍,並保留其俯瞰曼哈頓的全景視野。此外,擴建部分還將增設三座露台,俯瞰包厘街。建築外立面採用層壓玻璃與金屬網材,形成與原 SANAA 設計建築和諧一致的立面,同時增強建築通透感。

New Museum 一直以來將自己定位為紐約當代文化的前瞻性空間。自 1977 年成立以來,博物館不斷發展以滿足藝術家及觀眾需求,並在關鍵時刻擴大其規模。New Museum 館長 Lisa Phillips 表示:「 New Museum 一直是面向未來的博物館——不是保存和記錄歷史的地方,而是創造歷史的地方。」藉由此次擴建,博物館希望加強其作為紐約市多元社群與國際藝術公共資源的角色。


擴建空間首展《新人類:未來的記憶》
擴建後的首場展覽《新人類:未來的記憶》(New Humans: Memories of the Future)將探索藝術家在科技巨變中對「何謂人性」的思索。展覽將橫跨整座博物館,呈現超過 150 位國際藝術家、作家、科學家、建築師與電影人的作品,回顧科技與社會變遷如何重塑人類概念與未來願景。

New Museum Edlis Neeson 藝術總監 Massimiliano Gioni 表示:「『新人類』向我們展示,當代最令人擔憂的問題,實際上和人類自身的歷史一樣悠久。」策展團隊將當代創作與 20、21 世紀的代表性作品並呈、相互對照,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呈現藝術家對人類未來的多元思考與跨領域觀點。
除了這檔展覽,博物館還將呈現多件場域特定委託作品,其中包括雙年展首屆 Hostetler/Wrigley 雕塑獎得主 Sarah Lucas 的雕塑作品〈維納斯・維多利亞〉(Venus Victoria),該作品將展示於博物館公共入口廣場。此外,更多關於全新委託創作、駐館計畫、公共活動、機構合作與展覽詳細資訊,將於未來幾個月內陸續公布。

New Museum|https://www.newmuseum.org/
OMA|https://www.o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