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生物氣候建築「法國M.I.N.E.創新中心」:以設計擁抱太陽、空氣、水,燒杉板立面創造俐落溫暖的靈感空間 生物氣候建築「法國M.I.N.E.創新中心」:以設計擁抱太陽、空氣、水,燒杉板立面創造俐落溫暖的靈感空間

生物氣候建築「法國M.I.N.E.創新中心」:以設計擁抱太陽、空氣、水,燒杉板立面創造俐落溫暖的靈感空間

法國數位與生態創新中心 M.I.N.E.以生物氣候建築理念進行設計,建築充分連結太陽、空氣、水等自然資源,以供應能源、通風、灌溉,並大量選用當地木材與數位製作建造,創造簡約亙久的可持續設計。

建築運用燒杉板作為外牆材,持久固碳防潮的特質,大幅延長使用壽命、友善環境。(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2024 年底竣工啟用的數位與生態創新中心 M.I.N.E.(Maison de l'Innovation Numérique et Ecologique),在以巴黎為據點的法國建築事務所 Guillaume Ramillien Architecture 設計下,以獨特稜鏡狀挑高量體面世,中心致力於應用數位工具、推廣當地資源與技術的創意培訓為主要用途。
 

法國數位與生態創新中心 M.I.N.E. 草稿。(Photo Credit:Guillaume Ramillien Architectur)

法國數位與生態創新中心 M.I.N.E. 位於火車站對面。(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一樓為面向城市的開放展示空間,溫暖淺木與玻璃窗帶來通透開放的感受,寬闊的開口將景觀引入建築內部,裡外創造更多互動,予人溫暖氛圍。上層立面運用燒杉板作為外牆材,不僅提供低調華麗的設計視覺,持久固碳防潮的特質亦大幅延長使用壽命、友善環境。圓角開窗設計軟化建築本身的剛硬感,讓整體造型更加流暢有機。
 

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Guillaume Ramillien Architecture 採用生物氣候建築設計,充分運用基地周圍的自然資源,例如他們稱空間為「太陽的建築」,M.I.N.E.中心以太陽能發電系統;也稱它為「水與土壤的建築」,大坡度屋頂創造一座小花園提供灌溉功能;團隊也形容它是一座「空氣的建築」,大面積窗戶在外牆面覆層遮陽保護下,能夠自然更新室內空氣,自然流通直達屋頂天窗。
 

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M.I.N.E.中心建築毗鄰莫爾旺(Morvan)與沙帝雍尼(Châtillonnais)地區,擁有廣闊豐富的森林資源,因此所有構件均大量使用木材,不僅降低運輸成本,還能支持當地林業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同時,現代木結構技術發展成熟,木材用於大型建築的結構強度提升,木材加工彈性高,可以應對特殊建築形式,例如圓角窗與不同開口設計。
 

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上層結構結合實木柱樑框架系統及大面積 CLT 剪力牆,這些構件運用數位預製技術製造,並設計有與建築立面相呼應的半圓形開孔。此外,Guillaume Ramillien Architecture 也揉合更原始、手工藝的方式展現木材,像是建築採用來自附近森林區域的手工雕刻實心橡木柱,前廣場則運用場地既有建築的舊石材進行再利用,彰顯材料的可持續性與歷史價值。
 

Photo CreditOliver Goldsmith


Guillaume Ramillien Architecture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