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凝視模糊地帶:陳威廷個展《一抹灰》以石版畫、詩集等創作探索存在輪廓 凝視模糊地帶:陳威廷個展《一抹灰》以石版畫、詩集等創作探索存在輪廓

凝視模糊地帶:陳威廷個展《一抹灰》以石版畫、詩集等創作探索存在輪廓

灰,是曖昧的顏色,它懸於黑與白之間,如同一種生命的中介狀態。時間在裡頭失去明確的界線,眾生彷彿徘徊的影子,游移於生與死、那朦朧不清的灰色地帶。藝術家陳威廷最新個展《一抹灰》於南美館一館展至9/14。
旅日藝術家陳威廷繼 2024 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彼岸》後,近期於臺南市美術館一館帶來最新個展《一抹灰》,延續他以詩為創作起點的脈絡,卻不再以回望為主,而是專注於當下的感知,展開一場對生命、記憶與存在的追問。展覽涵蓋繪畫、石版畫與裝置等多元媒材形式,並同步推出睽違十年的同名詩畫集,進一步探索文字與圖像交錯的敘事可能。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graphy:黃覺深)

展名所指的「灰」,是一種模糊卻深沈的隱喻:既是顏色,也象徵著位於明暗、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生命本質。陳威廷邀請觀者進入那迷濛的情感維度,在模糊之間感受生命的真實與重量。
 

在灰色之中凝視生命

 
相較於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彼岸》展覽中對十年創作歷程的回顧,《一抹灰》更為貼近藝術家眼下的狀態。陳威廷坦言,這次的展覽是一次心境的轉向:「如同展名一抹灰,雖然模糊但深刻的情感,生命的兩個分野是出生與死亡,而人活著,就是其中的灰。」這種「灰」的美學觀,呼應著當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內耗與社交焦慮,藝術家選擇不迎合過於正向的思考模式,而是誠實地面對存在的複雜性,透過藝術創作探索「如何自處」這一當代重要課題。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覽從一幅油畫〈Writing Person〉開場。這件2023年於英國完成的作品,標示著陳威廷以書寫為創作的原點。其後接續展示的新作〈Exit〉,則描繪一隻兔子牽引著熊前行,熊在推進的過程中依舊不斷地書寫,像是對創作無止境的渴求。另一件新作重要新作〈The Tale of a Stone〉,則以猴子為主角,靈感混合自自身與《西遊記》中從石頭誕生的孫悟空,不知是在上升還是下墜的漂浮姿態,承載著藝術家對存在邊界的探問、生與死之間的深層思考。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陳威廷)
 
「我們不知道明天會通往哪裡。」陳威廷的畫作並非明確的敘事,而是一種曖昧的寓言:關於可愛與哀傷、誕生與消逝、創造與毀滅的同時並存;那些筆觸沒有訴說答案,觀者於凝視中停留,去觸碰模糊卻真切的情緒共鳴。
 
展場中散布著幾件軟雕裝置與雕塑作品,猴子、熊、兔子、低垂的花朵,這些在畫作中反覆出現的角色與符號低調地與繪畫對話。它們以柔軟的布料或堅硬的材質存在,但那看似童趣、可愛的外表下卻微妙地散發一股不安,宛如一則則大人版的殘酷童話寓言。正如陳威廷近年來持續思考的問題:「可愛的物件,除了可愛還有什麼被留下?」看似無害的造型背後,實際上藏有怪異或巨大的悲傷,這種反差是藝術家對「拉扯」概念的深層探索,反映著成年人內心那些無法直說的矛盾與掙扎。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石版畫的詩意實踐、詩畫集同步發行

 
本次展覽最受矚目的突破,是藝術家首次呈現的石版畫系列創作。陳威廷早在接觸大衛林區(David Lynch)、夏卡爾(Marc Chagall)作品時認識石版畫,埋下興趣的種子。直到近年,他才在東京藝術大學工房裡,在橫尾拓郎的協助下,正式展開石版畫的實驗。不同於其他版畫類型的製程,石版畫依賴直覺性的筆觸與細微層次的疊加,過程充滿等待、錯誤與修正,成為最貼近「一抹灰」核心情感的創作形式之一。
 
(Photo Credit:陳威廷)

作為展覽中展示的第一幅石版畫,〈Exit〉是藝術家創作思索的轉折點。從多色彩的混合到畫紙的觸感,陳威廷嘗試讓作品帶有「翻書的懷舊感」,勾勒出一直以來透過創作所描繪的溫度;在無數次的嘗試、刪去與重新組合中尋找平衡,最後呈現的是一種流動、充滿可能性的未完成,呼應出他所探討的生命本質:沒有絕對,唯有在不斷調整之中,尋找暫時的安放。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graphy:黃覺深)
 
透過此次個展,陳威廷也發表了睽違十年的詩畫集《一抹灰》。他將累積多年的手寫詩作重新整理、打字、編選與刪減,最終集結 30 多首詩作構成新書。詩與畫並不互為註解,而是各自低語,如同並行的兩條情感軸線,彼此呼應卻不重疊。書籍以幾張照片揭幕,一張既像黃昏又像日落的照片,以及彼岸花的影像,隱約呼應著此次展覽的核心主題;文字以「出口?入口?都是不重要的」為開頭,詩作內容則圍繞藝術家不同面向的情感與內在狀態,彷彿在向讀者訴說:生命並無標準答案,我們都將在那過程中尋找屬於自身的灰色片段。
 
(Photo Credit:陳威廷)
(Photography:黃覺深)
 

與酒吧、餅舖的跨界合作

 
除了展覽本身,《一抹灰》也藉由合作計畫,將藝術帶入日常生活場域。與臺南酒吧 Hērá 合作的石版畫〈Summer Night〉,靈感來自陳威廷首次造訪該空間的記憶:攀上階梯、抵達宛如山丘的場域,酒吧在他筆下成了夜的縮影,在此相聚的人們像是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悲喜之間交織閃亮。
 
(Photography:黃覺深)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另一件合作作品則與臺灣百年餅舖郭元益推出中秋限定禮盒封面,作品〈Moon〉以石版畫描繪一幅日月難辨、眾生奔走的宇宙景象,象徵節慶背後不斷循環的能量與歡騰。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一抹灰》像是一首長詩,它並不追求敘事的完整,而是讓觀者在灰色中停下腳步,去感受等待、內耗與渴望,那些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風景。正如那搖曳的草地藏著風吹過的意象,空椅子承載的回憶與思念,在一抹灰色中,我們似乎能看到某種真實的輪廓。
 
 
陳威廷個展「一抹灰」
展期|2025 年 08 月 15 日(五)至 09 月 14 日(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一館 展覽室A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至下午18:00(週一休館,週六延長至21:00)
酒吧 Hērá 衛星展與「一抹灰」聯名調酒
於酒吧空間展出三件石板畫作品,並推出「一抹灰」展覽聯名調酒〈浮夢〉
展期:2025 年 08 月 15 日(五)至 09 月 14 日(日)
地點: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60號2樓
時間:晚間 19:00 至 02:00(週三公休)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