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比利時,鬼才藝術家楊‧法布爾首度來台
今年度兩廳院「世界之窗」以比利時為焦點國家,聚焦在1980年代「法蘭德斯浪潮」(the Flemish Wave)下崛起的藝術家,邀請到當今藝壇赫赫有名的創作者們,包括楊.洛華茲(Jan Lauwers)、基‧蓋西耶(Guy Cassiers)等,當然,比利時當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有爭議性的前衛藝術家楊‧法布爾(Jan Fabre,下圖)也沒有缺席!豐富的展演節目將從9月底持續至12月初。
有意思的是,法布爾作品中的戲劇張力,關於生/死、存在/消失、華麗/頹敗,可以說是來自於其曾祖父昆蟲學家的家庭背景,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的「蛻變」過程非常著迷,這也成為他創作中的重要元素,並貫穿他的素描、裝置、錄像,以至於戲劇、舞蹈領域,他的作品中強烈的「對照」特質,同時展現在編劇、編舞、導戲、舞台設計的才華上,本次來台演出的兩個舞台作品《死亡練習曲》(2010)、《藥讓我活下去》(2012)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法布爾作品中的戲劇張力,關於生/死、存在/消失、華麗/頹敗,可以說是來自於其曾祖父昆蟲學家的家庭背景,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的「蛻變」過程非常著迷,這也成為他創作中的重要元素,並貫穿他的素描、裝置、錄像,以至於戲劇、舞蹈領域,他的作品中強烈的「對照」特質,同時展現在編劇、編舞、導戲、舞台設計的才華上,本次來台演出的兩個舞台作品《死亡練習曲》(2010)、《藥讓我活下去》(2012)也不例外。
如同法布爾過去創作備受爭議的輝煌經歷,在《死亡練習曲》與《藥讓我活下去》中,時間、身體、生命、慾望依舊是他表述的主題,多重領域的創作經驗,讓他的作品強烈、華美、魅惑,充滿吸引力。《死亡練習曲》是法布爾為法國舞者安娜貝兒˙尚邦(Annabelle Chambon)打造的獨舞作品,舞台上繽紛的花海環繞透明棺木,舞者從棺木甦醒,打破生/死邊界,死亡亦是重生;《藥讓我活下去》則以幽默的方式,勾勒出愛滋患者在死亡邊緣的生活樣貌,呈現性、暴力、愛,與自身病痛的驚險對決。
法布爾的作品將在11月登台演出,此外,兩廳院「非常比利時」仍有多檔節目精彩地融合了視覺、舞蹈、戲劇、音樂等表現,詳細資訊請上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