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工業設計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簡稱 ICSID)在 2007 年為歡慶 50 週年所訂定的「629 世界工業設計日」,除了藉此號召世界各地共同來響應每年的設計活動主題外,也希望能以這個特別日子,鼓勵民眾對於設計有更多的認識與互動,並傳達設計串連生活的無限可能。

而目前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自然而然──臺灣 × 荷蘭社會設計展」,便是以關懷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出發,透過 19 組荷蘭及台灣設計師們貼近生活的作品中,闡述「社會設計」溫暖、激勵人心的一面。

該展策展人、同時亦曾遠赴荷蘭進修的設計師徐景亭(上圖),從荷蘭城市,因設計而有所改變的種種跡象,體會一波波由設計師逐漸切入社會角度、關心土地的新設計浪潮。故此次社會設計展中,分別以「大地」、「援助」、「關懷」、「共享」和「生技」五大主題,帶領觀眾進一步欣賞、並瞭解設計之於生活的各種實用形態。


例如展中亮點之一、由 Luc van Hoeckel 與 Pim van Baarsen 兩位荷蘭設計師合力設計的《救護車遊樂園》(Ambulance Playground),不僅為小朋友創造出一座專屬天地,還能將報廢的零組件重新賦予它們嶄新功用。雖然礙於實體作品體積因素無法於展場現身,不過觀眾仍然能從圖像與記錄影片中,感受到作品散播歡樂的溫暖,進而領會設計師們「取之於生活、回饋予社會」的魅力。







在 6 月 29 日,也是「工業設計日」當天,台北當代藝術館還會有更多參展設計師親自分享他們在設計領域的經驗及創作交流,讀者們不妨也一同來體驗社會設計的奧妙吧!
編輯/黃心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