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之美是多之美,是共同扶助之美。」日本民藝大師柳宗悅曾如此描述工藝。對照《鍛.練》展覽與相關跨域計畫中,融入金工、陶瓷、數位等高超技巧的混種創作,格外能突顯出工藝的包容與互助特質。

繼走訪展場、專訪背後推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的張仁吉主任之後,MOT TIMES 再度邀請到參與計畫的三位關鍵人物:金工藝術家曾永玲、數位自造學者李建佑、陶瓷工藝家陳瓊茹,進行一場你來我往的對話交鋒。究竟,三位老師如何攜手完成這回創意加乘?顛覆了哪些框架又獲得什麼啟發?又看到哪些待釋放的火苗?
Q:永玲老師和瓊茹老師在工藝領域耕耘數十年,請描述自己的創作風格?

曾永玲(後簡稱曾):其實我的創作跟個性有關,因為我是摩羯座嘛(大笑)。摩羯上半身是羊、下半身是魚,嚴肅的時候就想要自由、浪漫一點。在工業設計系任教,知道設計師必須根據需求設定目標、遵守設計規範,但這對美術背景的我來說太過約束,所以在創作裡比較想要兼顧(自由和規範)。這幾年與畫廊合作的作品(《秋》、《葉影》系列等),就是先用雷射切割再鍛敲、打摺,好平衡我的理性跟感性。
 
陳瓊茹(後簡稱陳):在垃坏工廠待了十年、陶藝技巧漸漸成熟之後,我開始反思如何與市場上的作品做出區隔。所以後來開始去(工藝中心)學木工、石雕、玉雕(如親手製作《焙茗》的茶具、鳩尾榫接合之柚木收納箱),大量結合異材質。造型上也選定簡單俐落的設計,反映自己簡單過生活的期待,以及追求至純、至精、至簡、至美的終極目標。

  
左為金工藝術家曾永玲,右為陶瓷工藝家陳瓊茹。(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Q:如何看待這次跨域計畫?自己扮演的角色?
 
陳:我主要是參與工作坊學習數位技術,但遇上陶瓷材料特性的問題,也會主動幫忙解決。
 
李建佑(後簡稱李):數位科技是提供工藝家一個新的工具選項,而我定位自己是「Agent」的角色,協助工藝家將想法丟進程式,看看會產生什麼效果。這次計畫就是透過 3D 掃描,將永玲老師的作品輸入電腦,產生對應的數位模型;也幫瓊茹老師擴大「Design Solution」的範圍,讓她以更快的速度、有更多方法來解決創作問題。
 
曾:對,擅長用程式語言解決工藝創作者問題的人,可能產生一種新的職業!有時候我們以為創作是個人的,但面對那麼多新技術、新材料,仍然孤獨地創作工藝的話,不就跟工業革命 4.0 沒發生一樣嗎?即使不可能吸收和消化所有新事物,但可以跨領域跟專家們合作!相對而言,工業設計師也不能只在電腦上做設計,卻不參與製程。因為這不但少了樂趣,也會錯失過程中意外發現創意的機會。
 
李:沒錯,設計跟製造被分家很久了,設計師的確看不到製造過程,但現在數位製造又把兩邊拉在一起了!


數位自造學者李建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Q:整體來說,發現數位製造為工藝帶來哪些助益?如何在導入數位科技時,維持傳統工藝的價值和特質,例如手感肌理?

曾:金工與數位一直比較無縫接軌。最早在工業製程中,3D 列印叫做 RP(Rapid Prototyping),可以很快列印原型做測試,避免模具完成才發現問題,所以珠寶設計很早就已結合金屬 3D 列印、脫蠟鑄造等技術。
 
李:如果工藝家想創造某種特色或肌理,都能用機器去開發。比如工作坊中的鍛敲,若想讓每一槌力道不同,可以寫程式解決;或像 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電腦數值控制)少了手工痕跡,也可用機器手臂模擬人手的力道。只是,投入的成本需要有足夠需求支撐。
 
陳:以往創作陶瓷都是手繪稿,雖然畫的是立體物件,卻沒辦法實際看到前後左右,必須打樣確認。透過這次教的 Rhino 程式跑出模型,就能用滑鼠拖拉看到所有面向。此時再結合原有的陶藝知識,就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例如角度是否太大會塌掉等等。另外也可以直接模擬在空間中,檢查尺寸是否適中。


曾永玲的《後花園的騷動》,將沖壓預製的金屬器皿加以染色,讓器物表面洋溢自然韻味(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Q:合作中最挑戰的部分是?為何一定要先印陶瓷、再鍛敲金屬來叩合,不能先鍛敲、掃描金屬件、再建模列印陶瓷嗎?

李:雖然在慶應大學的研究室就接觸過陶瓷 3D 列印,但並沒有很深入,這是我第一次探索它的可能性,也是首度與資深工藝家合作。原本是想過用公式去算陶瓷收縮比,將金屬件掃描再去做陶瓷,不過金屬和陶瓷接合處單純才有可能;加上陶瓷燒過很難變形、金屬相對容易調整,所以才調整工序。
 
陳:沒錯。像我其實兩邊都做了調整,先鍛敲讓金屬盡量吻合陶瓷弧線,又為了讓金屬卡進陶瓷的縫隙,再用磨刀微調陶瓷。但那是因為我學過石雕玉雕,知道怎麼用工具。所以工作坊,最後還是決定先做陶瓷再做金工。
 
另外還有練土問題。整批土需練到水分均勻、軟硬一致,避免 3D 列印時斷裂。這要依靠手感,因為即使用濕度計隨機測量,也不能確保土全體的溼度一致。
 
李:怎麼弄得像是少林寺一樣(全場爆笑)。其實,一般的塑膠 3D 列印簡單多了!但正是這些不可控的部分,凸顯了工藝的價值。


陳瓊茹創作的《鼓凳新藝》,運用參數設計打造五種材質元素的表面肌理(Photo Credit: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Q:三位分別扮演跨域計畫的推手或創作者的角色。請問合作前後,對彼此有哪些新的認識?還產生哪些轉變?

曾:他們兩個都是我的偶像!(話畢所有人大笑)因為數位世界能彌補手工太費時、或做不到的表現。就像我摸索好幾年的退休創作計畫,本來想自己傻傻地建模、3D 列印再脫蠟鑄模,卻一直無法上手。沒想到今天訪談前給李建佑老師一看,他說:「我回去寫個程式給妳就好了!」當然,我也有答應建佑老師幫他做結婚戒指啦(現場再度掀起笑聲)。我也很敬佩瓊茹老師的態度,她非常樂於分享,也大膽跳下去嘗試、願意改變。台灣目前只有闞凱宇(MakerBar創辦人)的團隊在做 3D 陶瓷列印,但他們不是工藝背景。如果有更多陶藝家像瓊茹老師一樣,願意參與數位製造、分享產業 know-how,會很有幫助。
 
陳:我最大的改變是跳脫(慣性)思考。之前會被傳統模式束縛,但電腦運算會產生一些「偶然的意外」。像建佑老師的作品《綠色星球》,也是我從未想過的結構。當然還是要了解傳統陶瓷的材料、成形和燒窯,才能做出成品;但數位會讓傳統陶藝不再侷限過去的思維,而走出另一條寬廣的道路。
 
李:其實這個答案讓我滿驚訝的!本來擔心這些技術會形成另一種限制,但似乎對瓊茹老師來說,反而是激發了創意火花!(陳笑著回應:因為我是異類!)


李建佑《綠色星球》,運用數位科技突破傳統創作思維,以大量陶瓷單件構成中空球狀的植栽系統(Photo Credit: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Q:數位製造與傳統工藝,未來還有哪些跨域的可能?

李:我任教的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發展方向之一正是未來工藝技術,關注的循環材料更是工藝師早在使用的,因此在研究或教學上都有很多合作可能。除了進行中的西田社布袋戲等文物保存,未來工藝師的風格和技法也可透過數位科技來記錄、重現,像剛剛現場示範時列印的,就是瓊茹老師的作品再現。將來甚至南投陶技法、鍛敲的力道和間距,都可以量化成數據。
 
對工藝圈來說,會有更多hybrid(混種)的機會,例如傳統工藝思考造型的方式,會受限於一些物理特性,加入數位後就可能突破原來的物理限制,創造新造型。同時當工藝圈越來越多人熟悉數位製造,或許會有工藝者自己發起的「自造者運動」。因為一般自造者是民眾爭取製造自主權,工藝者則是拓展到新的工具時代,目標不同,所以我覺得兩邊會各自發展。
 
陳:數位可以大提升未來的生產效率。以往捏塑要做很多天,3D 列印打樣可能只要半小時。不只是打樣,列印出來後把層高抹掉,甚至可以直接開發為成品的量產模具。如果創作者想做前面提的南投陶刻花,以前是先刻出一個複雜型板,全部描在器皿上,再把鏤空部分刻掉。用了數位,可以直接設定精準定位點(在器物上),一起列印出來。
 
曾:最近銅價大漲,客戶委託的珠寶、首飾卻還是得依約製作,不能加價。所以我最近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把金工設計數位化後,只賣 IP 版權?這樣只要做出幾組實品展示,也不用生產那麼多件作品來鋪貨,地球資源也會運用得更有效益。


三位老師在對談中散發著專業與彼此信任的愉快氛圍。(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Q:台灣的自造者運動有哪些發展方向和瓶頸?數位科技在工藝界普及的困難是?

李:現在陶瓷 3D 列印機大約二、三十萬,未來普及後會更有價格優勢。不過IP(智慧財產權)是必須面對的問題之一,像我們(自造者)已在討論,非自然人的 AI 是否可以受 IP 保護?甚至於「(創作)風格」是否可以申請 IP?這些都還沒有解答。
 
曾:以台灣 3D 的發展,以前動輒上百萬的機器,現在大約只要七八萬。所以工藝中心推廣出去之後,就會影響需求。或是像學校陶藝課程,如果老師們也像瓊茹老師開放嘗試,不只侷限垃坏機、轆轤機、窯爐,而納入 3D 列印這些數位設備,就能從年輕人開始改變。
 
Q:目前國際上,還有哪些結合數位製造/3D 列印、傳統工藝的成功案例?

李:我最常舉的例子是我的好朋友,漆藝家土岐謙次。他的作品《七宝紋胎乾漆透器》,就是構思出鏤空的器形後,用軟體運算出漆片部件,再以雷射切割裁切出來、塗上乾漆、接合完成,非常懂得結合數位工具。


三位老師於《鍛・練》展場合影。(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曾永玲,金工藝術家
朝陽科技大學工設系專任助理教授。
投入金工教學、著作、創作、策展與產品設計約三十年,作品屢見於各大藝術展演。

李建佑,數位自造學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設計組專任助理教授。
專精於設計運算、數位製造,曾師事日本自造者先驅田中浩也。

陳瓊茹,陶瓷工藝家
創立陶藝工作室「皇冠工藝設計」,曾投入南投陶拉坏大師曾樹枝門下、至今已有廿年陶藝資歷。
 

編輯/張譯云

工藝製造現場《鍛.練》

展期:即日起至 6 月 14 日
時間:11:00-22:00
地點:中友百貨 A 棟 10 樓創意平台(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61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因應疫情,展覽最新資訊請見中友百貨公告。

數位工藝自造現場—陶瓷 3D 列印快閃體驗活動

場次:5 月 29 日(因疫情取消辦理)/6 月 14 日 14:00
地點:中友百貨 A 棟 10 樓食演廚房
*第二場次預計於 5/27 開放於中友 APP 報名,目前仍持續關心最新疫情防控狀況,必要時將宣布取消活動。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